◆張 宗
(山東省臨沂第二中學)
試論學案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張 宗
(山東省臨沂第二中學)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師生一直比較關注的話題。本文試從學案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實施策略闡釋學案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
高中政治 教學 學案教學
學案教學是以學案為載體,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梳理、探索、提煉、構建、板演為主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特點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緊密結合,其過程是教師精心設計學案,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學生借助學案自主學習、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1.課標導航。在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均應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和《普通高考考試說明》為基本依據,逐次展開設計和教學。學案首要環(huán)節(jié)可以是“課標導航”,明確了教學的目標與方向,可對師生起到提綱挈領、有的放矢之效,為展開教學提供重要鋪墊。
2.知識梳理?;A知識梳理是夯實基礎、形成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設計時可將知識問題化,將重要知識細化,以問題、觀點引領學生依據學案回歸教材,全面細致地進行看書、填空、自主構建知識框架等,配合一定的高考典型例題,在學生課前自主完成的基礎上,針對個別薄弱點引導學生適當討論,教師適當點撥,從而基本完成對基礎知識的把握。
3.思維探究。此環(huán)節(jié)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趨勢、學生學情及新課改理念,著眼于讓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設計一些深層次的、難度較高的問題供學生在自主探究基礎上合作探究,并由學生代表展示小組探究成果,師生共同生成相關結論。此舉意在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 “合作探究及成果共享意識”。
4.體系構建。此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相關文件,針對教材重難點、易錯易混點及知識內在聯(lián)系重構為新的知識體系。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布局,可聯(lián)系經濟生活中“經濟全球化”、政治生活中“國際社會”、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樣性”、哲學中的“聯(lián)系觀” “發(fā)展觀”等有關知識進行深度解析,并運用圖表、歌訣、學生黑板板演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又很好地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
5.課堂練習。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盡可能減輕學生課下負擔,就需要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此環(huán)節(jié)需精心設計習題,將高考經典題目、各地典型題目及師生共同設計的自選題目有機融合,著力提升學生熟練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以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6.拓展延伸。筆者經與同事多年嘗試,發(fā)現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聯(lián)系已有知識和社會熱點,自主設計一道開放式思維題目效果較好。如在學習政治生活“公民政治參與”一課時,有學生設計出了“談談‘聯(lián)網+’背景下公民如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這一極具思維含量和開放型的問題。事實證明,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課堂是高效的、充實的。
1.加強分工合作。學案設計要充分發(fā)揮政治備課組合力,材料的搜集與整理、學案形式的優(yōu)化、排版印刷、問題反饋等都需要根據組內人員特點進行明確分工,針對疑難問題要進行充分詳實的集體討論,做到有問題隨時討論隨時解決。這其中,學校教研組長及各備課組長應當做好協(xié)調工作,每一位政治教師也要無私奉獻、積極主動地做好手頭的工作,充分展現團隊合力和凝聚力。
2.構建知識線索。現有教材知識點較多,前后章節(jié)知識多有交叉重復,因此在編制學案時要對教材知識重新整合,將大量的知識關聯(lián)化、系統(tǒng)化、整體化,并結合黨和國家的文件、文獻、領導人重要講話等重新構建清晰、明確的知識線索,以綱帶目,化繁為簡,使學生對知識形成宏觀整體認識。散亂的知識難以使學生形成知識的內化及有序遷移。
3.嘗試分層練習。學案編制中,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維規(guī)律,針對不同基礎學生分層練習:基礎練習,側重于一般的基礎知識、易錯易混的簡單梳理;強化練習,側重于重難點知識和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針對性演練,意在總結解題規(guī)律與方法,鍛煉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拓展練習:往往突出綜合性,結合社會熱點,強調知識的遷移、運用。練習突出層次性,針對學生學情使不同學生能力都能有所提高,這樣既有利于教師對教學質量的有效把握和調控,又有利于使學生有獲得感。
4.突出互動探究。政治學案必須突出時政性、探究性、應用性,學案編制人員要突出德育主題,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運用已有知識分析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實問題。
5.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現代教育十分注重突出學生主體性,因此學案編制也必須充分體現這一點,變老師“教”為主為學生“學”為主,這就對教師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更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準確地將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給學生并內化于學生心靈,因此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真正將思想政治課變成學生人人歡迎的高質量德育課。
[1]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韓進之.教育心理學綱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