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田志逢
“三明治”教學法在局部解剖學中的應用
李文明田志逢
局部解剖學是在系統(tǒng)解剖學基礎上,按照局部研究人體結構、形態(tài)的科學,逐層解剖人體局部。所以實踐在局部解剖中尤為重要,將三明治教學法引進到局部解剖學教學中,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任務驅動的情況下,讓學生真正投入到實驗課堂上,達到掌握人體結構的教學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明治”教學法;局部解剖學;教學改革
[Key words]“ Sandwich”teaching,Regional anatomy,Teaching reform
人體解剖學研究正常人體形態(tài)、結構及功能的醫(yī)學基礎學科。人體結構復雜,名詞繁多,醫(yī)學2/3的名詞都來源于人體解剖學[1],臨床患者往往是局部患病,真正需要醫(yī)生掌握的是各個局部的結構。三明治教學法適合局部解剖學的授課,其基本要求是“學習——實踐——學習”,能很好的讓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而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處于引導和輔助學生學習的位置[2-4]。
1.1課前準備
按照教學任務的安排,首先規(guī)劃整個內容的提綱,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整體內容和學習要求。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根據(jù)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組數(shù),設定幾個具體的任務(每組具體的解剖出哪些結構)。上課之前多次與實驗室負責標本準備的老師進行溝通,精心挑選教學使用標本的數(shù)量及質量,并且根據(jù)分組情況進行標本的擺放。
1.2開始上課
首先帶教老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大致介紹本節(jié)課的主要實踐內容,闡述該局部重要的器官,大致的位置,讓大家知道整體概況和實際意義,然后由帶教老師提出幾個實驗任務并寫在不同的紙條上。由各組學生代表隨機抽取相對應的實驗任務。每個實驗室4個實驗臺,分配6位同學,根據(jù)教學要求,給每個實驗臺的學生分配相應的實踐任務,進行實際操作,不同的組別找不同的結構,確定目的結構以后,并敘述該結構的層次、位置和臨床意義。
教學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方法、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經典的PBL模式,流行的微課,慕課形式等,各有各的適用范圍和適用規(guī)則。
“三明治”教學法,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桑德蘭技術學院[5],當時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學習——實踐——學習”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人們將這種模式稱為“Sandwich”教育模式。后來德國海德堡大學首先將“Sandwich”教育模式引入課堂教學,體現(xiàn)學習——實踐——再學習的人才能力培養(yǎng)理念,從此Sandwich就成了一種課堂教學方法。后來德國教授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交流學習,帶到了中國,每年定期在同濟醫(yī)學院召開三明治教學法的研討會,在同濟醫(yī)學院運用比較成型。
在2011年的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教學培訓學習班中,筆者有幸參加了全國36名來自22所高等醫(yī)學院院校的老師參加的培訓班。真切的體會到了三明治教學方法的魅力,隨即將其引進回來。我校首次將其應用于河南省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重點課題中,教學效果好。之后將其應用于解剖實驗課,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兩年我校開設了本科班的局部解剖學,通過理論學習之后,最重要的是動手操作,以前操作雖然大家很有激情,但是目的性不強,很隨意,部分同學的解剖技巧很好,部分學生的解剖則稍慢,結構很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將三明治教學法引入局部解剖學實驗課堂。通過將Sandwich教學方法運用到局部解剖學教學中以后,學生有了針對性的目的,讓學生完全投入課堂,把自己的能力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引導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6]。
總之,Sandwich教學方法能夠確立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7-8]。
[1]田志逢.淺析Sandwich教學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24):72-73.
[2]田志逢,李占生.Sandwich教學法在系統(tǒng)解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1(14):56-57.
[3]Elizabeth Foster,John Stephenson.Work-based learning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K.: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Trends [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6,17(2):155-170.
[4]陳澍.英美國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其特點[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9):89-93.
[5]張必利,趙仙先,馬麗萍,等.“三明治式”問診教學法在醫(yī)學生問診見習帶教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28(5):53-54.
[6]陳淑玲,張蓓,高淼.高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yè)“三明治”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4(1):102-104.
[7]邱漠河.“三明治”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市場論壇,2015,36(5):85-86,88.
[8]鮑慶紅,王爽,鄒蕊,等.“三明治”教學法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29(3):77-78.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n Local Anatomy
LI Wenming TIAN Zhifeng Anato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He'nan 462002,China
The local anatomy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tomy,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human body according to the local,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by layer.So practi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ocal anatomy,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local anatomy teaching.can let the student in the limited time,there are task driven situations,so that students move up,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to master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R642
A
1674-9308(2016)23-000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3.004
2014年河南省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WJLX2014079)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解剖教研室,河南 漯河 462002
1.3學生分組實踐
根據(jù)抽取的實踐任務,組內成員進行分工:有的根據(jù)教材、圖譜找結構,有的擺放器械,有的拉勾,有的動手操作,形成一個團隊,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學生找到一個結構以后,首先進行組內成員討論,一致確定是目標結構后,就記錄下來。如果遇到不確定的結構,小組內不能達成統(tǒng)一認識,可以詢問帶教老師,經過帶教老師的指導后,再記錄下來,直到完成。這個過程是最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關鍵一環(huán),具體時間要根據(jù)操作的解剖結構而定。一般都在160 min左右。
1.4小組匯報
根據(jù)規(guī)定的操作時間,一般是60 min。根據(jù)操作記錄,每組推舉一名學生作為代表,向老師和實驗室內其他組的成員展示自己組解剖的結構,邊指邊講。待各組匯報展示結束,帶教老師根據(jù)匯報的情況進行總結,有的結構不是很準確、描述不到位或者解剖手法不對的,指導教師給予糾正和示教。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展示自己的信心。
1.5組間交叉學習
各組展示完,老師點評結束。由于剛才展示較快,很多學生并不能及時的記住結構以及各結構之間的關系,這時候可以引導學生互相“串臺”,學生隨機到各個實驗室臺上去觀察,并親自動手感受每一個實驗臺的結構,仔細看看其形態(tài)和位置,真正達到知識的共享。通過交叉學習,學生能夠清楚的,快速的、深刻的掌握該部分的結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6考核
實驗課結束,老師針對本次課的內容和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簡單的總結,重復一下本節(jié)課的重點,找出本節(jié)課表現(xiàn)不是很積極的1~2名學生進行提問,并記作實驗成績,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