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成鳳
(山東省昌邑市石埠小學)
如何讓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并駕齊驅(qū)
◆翟成鳳
(山東省昌邑市石埠小學)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只有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才符合語文學科學習規(guī)律,才能讓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寫作中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有效教學。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部分,是教學的一體兩面,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閱讀是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過程,而寫作不是無病呻吟,堆砌詞語,而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真情實感的過程。只有在閱讀中深刻體會與感受,形成獨特見解,豐富情感體驗,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來;同樣又可以在寫作中將學生閱讀的體會與感受表達出來,這同樣是閱讀水平的一次提升。為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將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起來,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葉圣陶先生提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單說寫作程度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難以捉摸的閱讀?!币虼?,教師要重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來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語言素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1.積累素材。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一定的素材積累,縱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再高,依舊是無法寫出好的文章來。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真實寫照,內(nèi)容包羅萬象,這正是學生積累素材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在閱讀中我們要讓學生展開充分而深入的閱讀,在閱讀中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與作者進行情感共鳴,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經(jīng)驗,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形成專屬的素材資源庫,解決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的尷尬局面,讓學生有更多的話說,更多的事寫,更多的情抒,讓學生的文章有血有肉,更加豐滿。
2.內(nèi)化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提高學生語言駕馭水平這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內(nèi)化是學生通過認知將外部事物轉(zhuǎn)化為內(nèi)部思維的過程,語言的內(nèi)化即是將外在的詞語消化為內(nèi)在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引導(dǎo)學生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由學習上升為習得,進而將文本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真正為我所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讓學生枯燥地就文字來閱讀,而是要善于運用圖片、音頻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引導(dǎo)學生在情境中閱讀,在思考中閱讀,讓學生細細地品味語言。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時,通過為學生營造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這樣學生自然就可以將文本與場景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來體會語言的精練與優(yōu)美,這樣學生在描寫山與水時自然就會運用文本中所學到的語言。
為此,在閱讀中我們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將閱讀的視野引向豐富的課外空間,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結(jié)合起來,在廣泛的閱讀中讓學生接觸到更多不同體裁、不同題材的文章,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聞,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與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與生活閱歷,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運和自如。
學生在閱讀中有著更多的感受與體會,我們可以讓學生用文字寫出來,這既是學生對文本理解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可謂一舉多得。
1.仿寫。學習始于模仿,在遇到好詞佳句、精彩段落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來進行仿寫,通過模仿來加深學生對于詞語的理解與認識,感受到作者用詞的精練與巧妙,這樣更能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水平。如《桂林山水》一課,關(guān)于描寫山之奇秀險、水之靜清綠,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來掌握這一技巧,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寫作水平與理解水平。
2.擴寫。留白是一種藝術(shù),一個省略號、一個意猶未說的結(jié)局都可以帶給學生以無限遐想的空間,我們正可以利用這些留白來讓學生進行文章的續(xù)寫、補寫等。這樣的寫作是基于對文章的理解基礎(chǔ)之上的想象與聯(lián)想,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在學習《窮人》一課時,我們就可以引導(dǎo)學生來續(xù)寫結(jié)尾,這樣的寫作就可以順著作者的寫作思路,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展開,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理解,體會文章的主題,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駕馭水平。
3.寫讀后感。讓學生將閱讀的心得與體會、感受與感想等用文字寫下來,從而讓學生從用詞、構(gòu)思、布局、手法等方面來對文本展開全方位的立體解讀,這正是以學生為主體對文章的全面剖析,自然更加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把握。這既是學生對文本信息的提取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語言的輸出,是集閱讀與寫作于一體的思維活動,更加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整體提高。
此外,還有改寫、縮寫等,將這些多樣的寫作小練筆貫穿于閱讀教學中,可以將語言的輸入與輸出融于一體,讓學生在寫作中與文本再次展開直接對話,依托于文本,暢游于更寬廣的空間,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水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相互促進的統(tǒng)一體,只有將二者密切結(jié)合起來,在閱讀中寫作,在寫作中閱讀,才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寫作水平的全面提高,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語文教學。
[1]黃鶴.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中國校外教育,2015,(02).
[2]郝鋼.閱讀與作文教學并駕齊驅(qū).陜西教育,2013,(05).
[3]陳靜.如何通過文本中的“留白”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考試周刊,2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