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亞莎
?
再次人工流產(chǎn)患者的心理焦慮情緒及心理護理效果觀察
穆亞莎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再次人工流產(chǎn)患者的心理焦慮情緒及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再次人工流產(chǎn)手術的婦女80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手術前后實施心理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觀察,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的效果。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的SAS評分下降,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心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疼痛程度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再次人工流產(chǎn)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具有良好的臨床護理效果。
【關鍵詞】再次人工流產(chǎn);心理護理;效果
人工流產(chǎn)是終止妊娠最有效的方法,但對患者的子宮傷害大,且繼發(fā)性強,容易產(chǎn)生較多的并發(fā)癥,嚴重時可能造成婦女的不孕不育[1]?;颊咝g前易出現(xiàn)焦慮和緊張的心理,對手術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于術后的恢復。為減輕患者的焦慮心情和的痛苦,選取我院的80例行再次人工流產(chǎn)手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再次人工流產(chǎn)手術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手術前后實施心理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觀察。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4±1.5歲),孕周5~10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觀察,觀察患者手術前后的生命體征。觀察組實施術前、術中和術后的心理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術前干預 術前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交流,對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緒做出評估。根據(jù)患者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心理和情緒,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溝通。針對患者的焦慮心情,護理人員態(tài)度要真誠,及時的傾聽患者的心理的情緒和傾訴,找到患者心理焦慮的主要原因和內(nèi)心的需求,必要時讓患者的家屬也參與其中。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心理焦慮,減少患者面對手術的壓力。未婚先孕的再次人工流產(chǎn)的患者產(chǎn)生焦慮心理的可能性比較大,針對此類患者應當注重保護她們的隱私,并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相關背景知識,對再次人工流產(chǎn)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措施,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1.2.2 術中干預 術中的心理護理的目標是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和術中的疼痛感。護理人員應主動陪伴在患者的身邊,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撐,及時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確保手術的順利展開。術中觀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指導患者使用深呼吸、全身放松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緩疼痛。
1.2.3 術后干預 術后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入病房,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疼痛程度以及陰道流血的情況,并加強對并發(fā)癥的宣教和相關護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術前、術后的焦慮評分、疼痛程度。
1.4 評價標準
采用焦慮心理測評(SAS)[2],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在術后給患者發(fā)放評分問卷,讓患者如實填寫。鎮(zhèn)痛效果評定[3],主要分為4級:0級:無痛,能配合手術;1級:輕微疼痛,可以忍受;2級:中度疼痛,有呻吟和焦慮不安的情緒;3級:重度疼痛,劇烈疼痛,患者術中難以忍受。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
干預前觀察組SAS評分為(45.68±7.95)分,對照組的SAS評分為(45.98±6.89)分,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沒有較大的差異,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由(36.89±8.15)下降到(33.67±5.96),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心理干預后,觀察組28例(70%)疼痛程度為1級,10例(25%)疼痛等級為2級,2例(5%)疼痛等級為3級,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疼痛程度有所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人工流產(chǎn)術雖然可以有效地終止妊娠,但手術存在較大的危險性,術后易引發(fā)并發(fā)癥和術后的疼痛,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患者不孕不育。尤其是對于再次人工流產(chǎn)的患者,子宮受損,且患者害怕術后并發(fā)癥,在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等不良的情緒,增加人工流產(chǎn)手術的風險,對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因此,對人工流產(chǎn)的患者采取心理護理的方式顯得十分重要。心理護理是將臨床的經(jīng)驗和心理學有效結合,針對患者的心理情況,及時進行疏導和安慰,降低患者的恐懼心理和術中的疼痛。本次研究中,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心理干預,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心理焦慮狀況,給予開導、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評分和焦慮評分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讓患者的保持輕松的心情,消除心理焦慮和心理壓力,緩解患疼痛,確保手術的順利展開。
綜上所述,對再次人工流產(chǎn)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焦慮的情緒,提高滿意程度,具有良好的臨床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付青梅.100例無痛人工流產(chǎn)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5):1246-1247.
[2]徐慧.重復人工流產(chǎn)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147-148.
[3]梅銀姣.多次人工流產(chǎn)后對再次妊娠婦女健康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4):5603-5604.
Observation Effect of Mental Nursing And Anxirty in Patients With Induced Abortion
MU Yasha,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induced abortion.Methods Selected 80 women from April 2011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bor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anxiet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Induced abor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6.191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06-0258-03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作者單位: 450000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