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 230029
關于瓷畫作者的鑒定
李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230029
談到瓷畫作者的鑒定,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首先,必須做到識字正確。如果我們連題款的字也認錯了,那么鑒定的結果往往是指鹿為馬。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竟連第一關都過不了的話,又何以鑒定?何況鑒定是一件復雜的事,必須多方面的驗證,諸如書畫、印章、時間、地點、字號、籍貫、事跡、師承、文化背景等等。這就涉及到各種文化,包括看得見的有文獻記載的文化,和看不見的隱文化即無文的文化。因此,我們得不斷地充實自己,換句話說,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學以致用;要正確認識自己,既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灰朴谟^察,勤于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在對瓷畫作者的辯論中,曾有反對者說我“好像你是法官一樣的”。其實,法官的境界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理想的境界,因為我們缺乏像法官那樣淵博的學識,以及明確地辨別案件,做出公正判斷的能力。
事實證明,我們的辨別能力至為有限。藏家畢竟是藏家,專家畢竟是專家,兩者的學力是根本不同的(偽專家學者另當別論)。尤其是我們的探索文章,也根本算不上嚴謹?shù)膶W術研究,基本上都是習作或學習心得而已,這當然是拿不出去的,所以我們不必以此標榜,免得貽笑大方。
當然,我并不是說全盤否定藏家。在這一方面,我們雖然只是打雜的工作,也不免有或淺陋,或粗疏,或偏激,甚或錯誤的部分,但大概卻是不錯的,尤其是大家的努力全是好意的。在我們看來,收藏之真正的價值與意義、方向與樂趣,恐怕也就在此罷。
但是,鑒定談何容易!而鑒定的最大困難,那就是對代筆題款中瓷畫家和瓷書家的考定。根據(jù)我對代筆題款的一點研究,我發(fā)現(xiàn)代筆人在題款上有時候不夠謹嚴,甚至嚴重到任意改竄的地步。其情形是很錯綜復雜的,大致是:一、題款沒寫清楚,難于分辨瓷畫家、題款人、定制人或持贈人。二、題款雖然寫清楚了,但是事實上卻往往大謬不然。因為代筆瓷書家的落款并不完全可靠,有時是有錯誤的,即有時把瓷畫家寫成題款人,有時又把題款人寫成瓷畫作者,也有時把定制人持贈人寫成瓷畫家或題款人。此外,這情形也見于瓷畫家的題款中,比如程友石的“周介甫書贈”,真然的“方外蓮溪作于邗上,錫卿弟題贈”,就是兩個最好的例證。因為經過仔細考查,可知其題款并非“周介甫書贈”、“錫卿弟題贈”,根本就是程友石、真然本人的筆跡,可見這些題款的語句,難免會使不明真相的人導致誤判。
加之,這類的題款,涉及的人名眾多,落款錯綜復雜,且資料難得一見,有的人名甚至是第一次出現(xiàn),究竟誰是畫者和書者判斷起來卻困難重重,難以厘清真實情況?,F(xiàn)在只略舉一個代筆人的六件題款作品為例,以見一斑。
一、光緒二十九年淡彩人物疊盒,署款:少云氏書、筱邨氏畫、吟香氏寫、羅仲林繪。
二、同光彩人物六方提壺,署款:少云、吟香主人、湖山居士。
三、同光彩人物方筆筒,署款:玉堂主人題、吟香居士識。
四、光緒三十三年同光彩山水、人物六方提壺,署款:炳興氏作、湖山居士、吟香主人、景鎮(zhèn)徐炳興造(底款)。
五、光緒二十三年同光彩人物四方提壺,署款:小石、云峰氏畫。
六、光緒二十七年同光彩人物方提壺,署款:少云氏作、小石。
以上作品之題款,就書法風格看來,無疑應該都是同一人的手筆。像這樣的作品有幾十件,辨之當如墜五里霧中。經探究以后,題款代筆人似是湖山居士、松石、小石、云甫、少云、味香主人、吟香氏、吟香主人、吟香居士、玉堂主人;被代筆的畫家則是少巖(顏筱云)、筱云氏(顏筱云)、問樵(俞子明)、徐炳興、俞裕元、戴柏章、戴恒豐、少甫、萬長順、譚順義、譚元泰、羅仲林、汪照黎等人。然而,很顯然代筆人的名號太多了,至于是不是一個人,實在可疑之至。這真是令人難以索解的事。我只是改正了些較明顯的錯誤,由于資料不足,沒有比較可靠的資料來做資證,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難于解決。關于題款的考據(jù)之難,情形不同,可想見了。所以以我個人來說,我對作者的判定難免有錯認曲解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瓷畫和題款風格相同的人并不少。不同的是,書法以代筆題款為主,模仿的較少,也較容易判斷(代筆)。而瓷畫則以模仿為主,有的作品如果不看署名就難以判定何人之作。尤其是光緒時的錢仙槎、周筱松的作品,幾乎與汪友棠完全相同。其他模仿比較好的還有:學任煥章的人物,有李蘊輝、胡菎、李友梅;學馬慶云的人物,有公義合、袁凌云、楊紫卿、江炳榮、鎮(zhèn)和祥、王榮發(fā)、高恒生;學楊紫卿的人物,有詹順太、黃金盛、王順發(fā)、楊步云、義順太。另外,還有陶瓷家同名的現(xiàn)象,對于收藏和研究來說,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