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卷 “亮”命題作文
評析:柯曉陽(浙江省慈溪市新世紀實驗學校,教育部“教師發(fā)展獎”獲得者)
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現代漢語詞典》對“亮”的釋義如下:①光線強。②發(fā)光。③(聲音)強;響亮。④使聲音響亮。⑤(心胸、思想等)開朗;清楚。⑥顯露;顯示。
請以“亮”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作;(2)自選文體(詩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柯老師說文題】
“亮”這一命題不僅體現了命題者對考生客觀生活的觀照,其多種釋義導引還極大地豐富了考生的視野,體現了足夠的人文關懷。
命題考慮到文題之于寧波地區(qū)5萬余名考生的普適性,希望所有考生在看到文題后都能迅速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找到適合的素材加以詮釋與演繹;命題照顧到文題的柔韌性,具有較強的張力和區(qū)分度,可供創(chuàng)造的空間較大,且完全不影響考生文字表達水平的甄別;文題以“刻板”的面目呈現,關注考生對詞義的理解能力,區(qū)分度更大。
文題還具有極強的導向功能,就寫作教學而言,要追本溯源回歸理性,還原寫作的本意;就選拔性的考查而言,文題的命制需貼近考生的生活,讓每一位考生都能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有東西可寫,又不能僅限于有東西可寫,還需將“會寫”的考生甄別出來,以最大限度地檢測出考生的寫作水平。
來自考場的第一手佳作
亮
◎寧波一考生
冷風吹,吹落了那一片葉,悠悠地,葉在落入我堅實的手掌之后,飄走,飄向了金門那盞孤零零的彼岸燈。
除夕夜,我在寶島。站在臺灣的最高點,霓虹燈綻放五彩亮光,絢爛奪目一如天邊煙火。我隱約看到天邊那抹微弱的光,那盞孤零零的彼岸燈。
那年世道不太平。
他出門為母親買藥,結果被抓了壯丁。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守著那盞孤零零的彼岸燈,守著它的微弱的光芒。他每日守著瞭望鏡,瞭望1600米外的家。每天看著自家的屋頂,中間卻隔著一灣很淺卻又深不可測的海峽。就這樣望著,殘忍地望著每日的陽光從房頂的這端掃到那端,金燦的光芒在房頂跳躍。他想回家,想將藥交給母親,告訴母親別擔心??墒撬荒?,那一道無法跨越的海峽令他畏怯。夜晚,他就守著這盞彼岸燈。微光映在瞭望鏡上映出點點依稀的金色光斑,映在被急流沖打的礁石上現出圈圈斑駁的光,映在粼粼水面上映出粼粼影兒。黑夜里,他在這個與家相隔1600米的地方,伴著這零星微弱的光,卻看不到家的方向。絕望之中他終于敢鼓起勇氣拿起一個橡皮圈縱身跳下,他游啊游啊,彼岸燈微弱的光線仿佛變得明亮了些,在這1600米的水面上讓他看到了家。他游了一整夜啊,可惜那夜風太大,他上岸的地方是金門。當幾十桿鋼槍對著他時,他掏出揣在懷里的藥給當兵的長官說:“等哪天通航了,還是把這藥給我媽送過去,告訴她,那天我真的去買藥了,只是,沒能回家?!?/p>
燈滅了,光亮不再。
每每想起這個故事,都會泣不成聲。金門的彼岸燈依舊亮著,那么孤零零地亮在1600米外的大陸。霓虹燈依舊熱鬧非凡,刺眼地把那盞微弱的彼岸燈淹沒。
什么時候,彼岸燈微弱的光能淹沒這灣淺淺的海峽?
【柯老師評作文】
這是一篇讓閱卷者耳目一新的高分作文。
1.立意高遠,出手不凡。文章于末段升華主旨,自然而深刻,寫及渴盼祖國統(tǒng)一的愿望卻不著痕跡,高遠的立意令閱卷老師拍手稱好。就立意而言,本文是閱卷現場難得一見的優(yōu)秀作文。
2.選材新穎,小中見大。以寶島游為線,巧妙地引出一個與“亮”相關的故事,將故事演繹得深情而深沉,與傳統(tǒng)的一個故事一個道理的寫法不同,考生巧妙地將故事融入到自己的親身體驗之中。
3.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忌原h(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技法運用得極為嫻熟,開篇的落葉、燈光、煙火,篇末的燈光與海峽,不僅做到了首尾圓合,且將內心深處的渴盼之情渲染得更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