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卷首語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本刊編輯部
為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fā)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為目標,改革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量,健全學生人格品質,切實發(fā)揮體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綜合作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保證課程時間,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強化課外練習和科學鍛煉指導,調動家庭、社區(qū)和社會組織的積極性,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堅持培養(yǎng)興趣與提高技能相促進。遵循教育和體育規(guī)律,以興趣為引導,注重因材施教和快樂參與,重視運動技能培養(yǎng),逐步提高運動水平,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奠定基礎。
堅持群體活動與運動競賽相協調。面向全體學生,廣泛開展普及性體育活動,有序開展課余訓練和運動競賽,積極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大力營造校園體育文化,全面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
堅持全面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強化政府責任,統一基本標準,因地因校制宜,積極穩(wěn)妥推進,鼓勵依據民族特色和地方傳統,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學校體育工作水平。
(三)工作目標。
到2020年,學校體育辦學條件總體達到國家標準,體育課時和鍛煉時間切實保證,教學、訓練與競賽體系基本完備,體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基本養(yǎng)成,運動技能和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升,規(guī)則意識、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質顯著增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體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滿活力、注重實效的中國特色學校體育發(fā)展格局。
(四)完善體育課程。(五)提高教學水平。(六)強化課外鍛煉。
(七)開展課余訓練。(八)完善競賽體系。
(九)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十)推進體育設施建設。(十一)完善經費投入機制。(十二)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十三)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學校體育。
(十四)完善考試評價辦法。(十五)加強體育教學質量監(jiān)測。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學校體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加強統籌協調,落實管理責任,并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切實抓緊抓好。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中的責任,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好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各項任務。
(十七)強化考核激勵。各地要把學校體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績考核指標、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負責人業(yè)績考核評價指標。對成績突出的單位、部門、學校和個人進行表彰。加強學校體育督導檢查,建立科學的專項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問責機制。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三年下降的地區(qū)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中實行“一票否決”。教育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學校體育專項檢查,建立約談有關主管負責人的機制。
(十八)營造良好環(huán)境。通過多種途徑,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及網絡等手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新聞宣傳力度,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傳播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健康觀,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學校體育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韓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