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磐石市牛心鎮(zhèn)衛(wèi)生院,吉林磐石132315
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效果的臨床觀察
李淑萍
磐石市牛心鎮(zhèn)衛(wèi)生院,吉林磐石132315
目的觀察并比較莫沙必利及其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82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對照組40例應用莫沙必利進行治療,治療組42例應用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胃排空時間、療效和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后,10例具有食后腹脹癥狀,9例具有嘔吐癥狀,11例具有上腹部不適癥狀,5例具有便秘癥狀,胃排空時間為(215.43±17.28)min;經觀察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2.50%。治療組患者治療后,4例具有食后腹脹癥狀,3例具有嘔吐癥狀,5例具有上腹部不適癥狀,未見患者出現便秘癥狀,胃排空時間為(153.65±16.69)min;經觀察顯效25例,有效16例,無效僅有1例,總有效率為97.62%。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胃排空時間、療效和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促進胃排空時間,顯著提高療效和總有效率,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莫沙必利;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應用;糖尿病胃輕癱;療效觀察
若糖尿病患者未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可出現胃腸動力障礙,導致糖尿病胃輕癱的發(fā)生[1]。此時,患者可出現胃竇無張力、顯著延長胃排空時間和幽門收縮時間等改變,出現發(fā)作性嘔吐、腹脹、惡心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收集2012—2015年82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對照組40例應用莫沙必利進行治療,治療組42例應用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進行治療,結果表明,治療組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筆者收集82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胃輕癱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存在上腹部飽脹感強烈、厭食等癥狀,且鋇餐檢查顯示胃排空時間明顯延長。排除存在胃潰瘍或胃幽門梗阻,合并肝膽和心臟器質性病變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0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莫沙必利進行治療,治療組42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8~67歲,平均(中位)年齡為53歲;病程5~12年,平均(中位)病程為8.0年;治療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齡39~69歲,平均(中位)年齡為54歲;病程6~14年,平均(中位)病程為8.5年。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中位年齡和病程等影響研究結果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飲食控制、降糖藥物治療等常規(guī)治療,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內。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莫沙必利進行治療,餐前以溫水送服5 mg莫沙必利,3次/d;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餐前以溫水送服5 mg莫沙必利,3次/d;同時口服120 U的胰激肽原酶腸溶片,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月,之后按照1.4項下的標準判定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存在情況,同時行鋇餐檢查,記錄胃排空時間。
1.4療效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均完成為其2個月的治療進行療效判定。療效分為3個等級:①顯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胃排空時間恢復到正常水平;②有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胃排空時間明顯縮短,但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③無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胃排空時間均無改善,甚或出現惡化的現象。
1.5統(tǒng)計方法
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組內觀察例數×100%。
2.1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和胃排空時間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10例患者具有食后腹脹癥狀,9例患者具有嘔吐癥狀,11例患者具有上腹部不適癥狀,5例患者具有便秘癥狀,胃排空時間為(215.43± 17.28)min;治療組患者治療后,4例患者具有食后腹脹癥狀,3例患者具有嘔吐癥狀,5例患者具有上腹部不適癥狀,未見患者具有便秘癥狀,胃排空時間為(153.65±16.69)min。
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胃排空時間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
2.2兩組患者療效和總有效率的比較
對照組40例患者中,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2.50%;治療組42例患者中,顯效25例,有效16例,無效僅有1例,總有效率為97.62%。
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療效和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糖尿病已經成為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因糖尿病所致胃輕癱的患者數量會逐漸增多。但是,其發(fā)病機制尚處于探討之中,高血糖、神經病變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為致病的可能危險因素[3]。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可以阻礙胃粘膜微循環(huán),這是糖尿病胃輕癱的主要誘發(fā)因素。莫沙必利為特異性5-羥色胺受體促進劑,能夠激活胃腸道肌間神經叢的5-羥色胺受體,機體釋放乙酰膽堿等激素,促進食道蠕動并提高括約肌張力,達到排空胃和十二指腸的目的;莫沙必利不作用于大腦突觸上存在的5-羥色胺[4],不會由于阻滯神經受體而導致其他毒副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胰激肽原酶為絲氨酸蛋白酶類物質,可作用于并降解血漿中的激肽原,擴張毛細血管與小動脈,增強胃腸等器官組織的血流灌注量,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缺氧癥狀。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胃輕癱,不存在聯(lián)用禁忌,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后,10例具有食后腹脹癥狀,9例具有嘔吐癥狀,11例具有上腹部不適癥狀,5例具有便秘癥狀,胃排空時間為(215.43±17.28)min;經觀察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2.50%。治療組患者治療后,4例具有食后腹脹癥狀,3例具有嘔吐癥狀,5例具有上腹部不適癥狀,未見患者出現便秘癥狀,胃排空時間為(153.65±16.69)m in;經觀察顯效25例,有效16例,無效僅有1例,總有效率為97.62%。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胃排空時間、療效和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與文獻[5]的結論基本一致。
在社區(qū)醫(yī)療實踐中,應告知糖尿病患者預防胃輕癱的預防措施。首先,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胃輕癱的始動因素,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是預防胃輕癱的重要舉措。二要調整飲食。胃輕癱患者均有胃腸道功能障礙,以少吃多餐、低脂飲食、勻漿化食物為佳,每天5~6餐,以控制餐后血糖,促進胃排空,待胃腸道癥狀減輕后,再適當地調整進餐次數。三要調整用藥。胃輕癱時進食后延遲食物排空,這會影響正常發(fā)揮降糖藥作用,血糖波動幅度較大。所以,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要適當調整進餐與胰島素注射時間差,建議注射胰島素15~20 min內進食,胃輕癱癥狀越嚴重,注射胰島素的時間與進餐的時間間隔要適當延長,使胰島素發(fā)揮作用高峰與血糖濃度高峰相吻合,較好地控制血糖。四要警惕低血糖。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存在進食障礙,易發(fā)生低血糖,尤其是使用口服降血糖藥及胰島素者。因此家屬要學會識別低血糖的表現,一旦發(fā)現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應立即停用降糖藥物,使其平臥休息,并給予甜食或送醫(yī)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來緩解低血糖癥狀。五要學會摩腹療法。其基本方法是:排空小便、洗凈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右手疊放在左手上,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多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呼吸自然,以利于胃腸蠕動。
綜上所述,莫沙必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促進胃排空時間,顯著提高療效和總有效率,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1]婁鵬華,龍新勝.莫沙比利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28):64-65.
[2]葉茂,于靜,許輝.達立通顆粒治療糖尿病胃輕癱45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9):215-219.
[3]吳波,鄭長青.幽門螺桿菌、胃腸激素與糖尿病胃輕癱的關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5):1616-1619.
[4]戎士玲,李佃貴,范紅梅,等.涼潤通絡中藥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血清胃泌素及體表胃電圖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24(11):976-978.
[5]薛瑤,劉純倫.糖尿病胃輕癱的診治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3,21(25):3054-3056.
R587
A
1672-4062(2016)07(a)-002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3.023
李淑萍(1974.1-),女,吉林磐石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臨床醫(yī)學。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