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彥 韜
浮華掠盡 質(zhì)樸依然
文 彥 韜
雪花紛紛揚揚,灑落在大石鋪就的山路上,路的盡頭,籬笆院門,籬笆樁,虬枝蔓蔓,滿園紅梅數(shù)點。當大地上一切植物還未蘇醒,連日光都慵懶的時候,紅梅便打破這萬籟寂靜,生生地扎入人們眼簾:冬日即將過去,春暖花開馬上來臨?!皥蟠骸?,攜裹著冰雪的味道,保留著滿身干枯的枝丫,彌漫著嚴寒中歷練的堅毅,帶著那份美好的希冀,撲簌簌地來臨……為春呼喚來了勃勃生機。
“報春”壺,便是曾美鳳將美好希望和智慧融入紫砂的作品,無論是那如鐵虬銀枝般的壺把,還是壺腹上凌霜而開的梅花數(shù)點,亦或是與壺一體的壺鈕和流嘴,無不透露著“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高潔脫俗。持此佳作品茗,冰雪的味道,梅香的意境,加上沁脾的茶香,當真是達到了物象與意象的完美融合。歷來中國文人對紫砂特別追愛,無非是可以在品茗、闊談之間,讓茶香彌漫,享受一份“晴天和日靜賞閑云,雨落敲窗且聽風聲”的閑情逸致。曾美鳳的紫砂壺,其色彩沉著而沒有火氣,像極了文人悠閑、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和內(nèi)斂的為人處世之道。
《報春套壺》 曾美鳳/作
細細觀察曾美鳳的紫砂壺作品,還會被其精致的細節(jié)所驚訝?!吧徎ā眽厣淼幕ò暝煨凸倘环掀渖徎ǖ脑⒁?,但其壺蓋上顆顆蓮子的造型,以及如藕身般的壺嘴,更是令人將蓮從花開到結果都一一浮于聯(lián)想,持壺烹茶,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蓮子的憐惜之意,蓮藕的吉祥寓意,紛紛沁入彼心?!澳档ぁ眽厣砘ê腿~的色彩搭配,花蕊的巧妙嵌入,仿如一朵新鮮欲滴的牡丹綻放于前,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壺鈕的造型,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也為牡丹的雍容華麗而傾倒,俯身其上,更為整把壺增添了栩栩如生之感,觀其整體,花蕊、花瓣、花葉、花莖,以及點睛之筆的蝴蝶,集具象與抽象于一體,雖“超以象外”,卻又“得其環(huán)中”,是平常的意象經(jīng)曾美鳳之手后不平常的結合?!澳瞎稀眽匾嗍侨绱耍下呐まD造型在壺鈕和壺把上的體現(xiàn),瓜葉的鮮翠包著壺嘴,仿佛茶水都可以混合瓜葉的清新自然,壺腹的瓢蟲經(jīng)由葉中爬向瓜身,綠色、天然集于一體,既創(chuàng)造了意象,又讓意象飽滿著制壺人的情感。
《蓮花壺》 曾美鳳/作
《南瓜壺》 曾美鳳/作
《牡丹壺》 曾美鳳/作
觀曾美鳳的紫砂作品,其色彩的飽滿、造型的別致,以及處處彰顯的美感特質(zhì),讓人不禁對這個年輕的創(chuàng)作者刮目相看。問起心得,她總是爽朗一笑,將所有成果都歸結于有幸得到何道洪、凌錫茍、劉小青等多名大師的精心指點。卻對自己的“勤學苦練,對制壺技藝的精益求精”只字未提。經(jīng)曾美鳳創(chuàng)作的紫砂壺,或黑而不墨,或紫而不姹,或綠而不嫩,或灰而不暗,極似其正直、低調(diào)、內(nèi)斂、善良的率真品性。
在紫砂行業(yè)摸爬滾打近二十年,曾美鳳依舊保持著當初那顆質(zhì)樸的赤子之心,專心做壺,用心做人。
曾美鳳
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優(yōu)秀陶藝家,江蘇省陶瓷協(xié)會會員。出生于書香世家,自幼喜愛美術,1997年高中畢業(yè)后進入宜興藝術培訓中心學習。1999年在江蘇美術造型進修后自己創(chuàng)業(yè),先后幸得何道洪、凌錫茍、劉小青等多名大師的精心指點,加上自身的勤學苦練,不斷提升自我,終于練就了一身獨特的技藝。她的作品把智慧融入紫砂,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她憑真本事做事,以正直、低調(diào)、內(nèi)斂、善良做人為本,其作品《曲壺》《蓮花壺》《四方抽角》《葵方壺》《牡丹壺》多次榮獲全國茶博會金獎,贏得眾多海內(nèi)外各界人士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