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麗張生軍魏曉麗成延萍郭麗萍劉小云
(延安大學醫(yī)學院1病理教研室;2附屬醫(yī)院普外科,延安 716000)
?
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病理學綜合性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劉敏麗1*張生軍2魏曉麗1成延萍1郭麗萍1劉小云1
(延安大學醫(yī)學院1病理教研室;2附屬醫(yī)院普外科,延安 716000)
為了解決醫(yī)學院校檢驗專業(yè)的學生病理實驗課主動性差、實驗效果不良的情況,在高校教學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對傳統(tǒng)病理學實驗教學方法與內容進行改革,增加病理學綜合性實驗內容。在兩屆檢驗專業(yè)學生中的應用表明,通過這種改革,學生病理學實驗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均有所增強。
病理學;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綜合性實驗
醫(yī)學檢驗本科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時間基本為四年,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要學習掌握生物學、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和醫(yī)學檢驗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畢業(yè)后從事醫(yī)學檢驗和醫(yī)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病理學是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基礎醫(yī)學課程之一,傳統(tǒng)的醫(yī)學教育未能將病理學教學與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特點有機結合,教學過程中并未將檢驗醫(yī)學專業(yè)和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做以細分,尤其是實驗方面,主要針對疾病的病理改變進行觀察和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的探討,實驗內容缺乏綜合性和研究性,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位置,學習興趣不濃,實驗效果差強人意,達不到預期效果。為了及時改變這一現狀,適應醫(yī)學臨床的發(fā)展,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為了讓學生盡快熟悉并掌握病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在認真分析歷屆檢驗本科專業(yè)學生學習記錄基礎上,大膽嘗試,對病理學的實驗教學進行了初步改革,探索了適合病理學教學特點的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式和方法。所謂綜合性實驗是指實驗內容涉及某課程的綜合知識或與某課程相關課程知識的實驗,其融入了多個學科知識點,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實驗模式,是傳統(tǒng)實驗模式的拓展與延伸[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己查閱相應資料,論證確立實驗方案,自己動手操作完成整個實驗,最后學生書寫整體實驗報告。教師在實驗中起到引導、啟發(f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的的作用[2]。通過對兩屆檢驗專業(yè)學生綜合性實驗的實施與完善,目前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方面已初顯成效。
綜合性實驗是在傳統(tǒng)實驗的基礎上,將多個教學內容整合,在實驗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從文獻的查閱、實驗操作到實驗報告書寫,均由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平臺,綜合性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3]。綜合性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4]。綜合性實驗基本上分為實驗準備、實驗操作、書寫實驗報告三個階段。
1.1 實驗準備
病理學綜合性實驗內容的設計以病理學知識為落腳點,與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知識相結合來分析、解決病理學問題。實驗思路可以實驗病理學的研究思路為依據,學生分析教師每一個綜合性實驗的設計思路,查閱相應的資料文獻,完善實驗步驟,探討實驗可能出現的結果并予討論。這個階段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準備。
1.1.1 教師準備
包括教師集體備課和預實驗。集體備課就實驗的關鍵點、難點,學生的問題,課堂時間的安排等進行討論[6]。同時動物的選擇與喂養(yǎng)等實驗條件教師都需要提前摸索和總結。
1.1.2 學生準備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此次綜合性實驗的流程,掌握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如對病理知識點的掌握、查閱文獻和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培養(yǎng)手術無菌觀念,掌握實驗結果分析的方法。熟悉動物倫理法的內容,學會善待為人類科研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動物[5]。了解實驗病理學的一些技術特點、實驗設計、實驗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查閱相應資料,在查閱文獻階段學生需要具體到自行設計操作流程、設計原理和實驗安排。最后教師對每組學生的實驗整體設計方案首次進行批閱,修改實驗方法步驟,去除不切實際的操作方法,完善每組的實驗設計方案。
1.2 實驗操作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整個實驗操作,其中包括動物的術前飼養(yǎng)、手術器械的消毒、模型制備、術后動物的護理以及后續(xù)的病變的觀察和病理切片的制備等。各實驗小組內成員合理分工,飼養(yǎng)動物,清洗需要的手術器械、包裝及消毒滅菌。
1.3 總結和書寫實驗報告
每組同學總結自己的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尋找實驗過程中的失誤及原因、改進方法等。實驗報告以科研論文的格式完成,內容包括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和正文、參考文獻及學生對本次實驗的總結及建議。正文包括實驗器材、試劑、實驗操作方法、結果分析、本次實驗的結論。教師批閱實驗報告并結合初始時的實驗設計方案給出本次實驗的綜合評分,最后在課堂上總結實驗過程,分析結果出現的原因,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予以答復。至此整個實驗宣告完成。
2.1 綜合性實驗對教師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提高
綜合性實驗的實施學生是實驗的主體,但是實驗的初始設計以及預實驗,實驗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條件均需教師課前準備完善,教師要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心中有數,更要對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及時合理地應對。熟悉傳統(tǒng)實驗課教學的教師要改變其上課習慣,而且要付出更多的休息時間來開展這樣的實驗更是一種考驗。綜合性實驗的開展,對于鍛煉、提高教師的科研思維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與學生近距離的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在開展實驗中所爆發(fā)出來的熱情對教師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學生活躍的思維對教師的教學與科研也有啟迪作用,真正起到了教學相長。我們開展的第一屆學生綜合性實驗的順利完成很快促成了教研室全體教師的思想統(tǒng)一并極大的鼓舞了士氣,為后期開展更廣泛的綜合性實驗奠定基礎。
2.2 綜合性實驗對學生的影響意義深遠
2.2.1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病理學不屬于檢驗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加之課時的受限,學生學習過程猶如蜻蜓點水。綜合性實驗由于聯系到醫(yī)學專業(yè)的多點內容,而且實驗結果的未知性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由以往的“讓學生做實驗”變成了“學生要做實驗”。學生帶著問題查閱資料,不再單純依靠教師。學生查閱的資料顯示,其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實驗設計的過程中思維的活躍性和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往往令教師贊嘆,有些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超出了教師實驗課題范圍,自行設計出較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方案。小組內成員明確分工,團結合作,積極主動地完成每項實驗任務,最后階段實驗結果的分析以及整體實驗報告的撰寫,加深了實驗內容與多個知識點的聯系,使學生做到融會貫通。同時各小組成員之間的協作是順利完成實驗的重要保障,對于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極有幫助。
2.2.2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有實驗動物涉及的綜合性實驗中,查閱手術路徑,尋找解剖結構,制造病變模型,飼養(yǎng)動物、組織的取材和制片以及顯微鏡下觀察,均要經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這需要小組成員都積極動腦思考,查資料、請教老師,最終獲得解決的辦法。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學到了知識和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完整的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了嚴謹的科研思維能力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實驗態(tài)度。尤其對于一些懶于動手的學生更是一種促進,他們必須觀察自己做好的組織切片并分析實驗結果。同時在動物飼養(yǎng)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耐心與愛心,善待獻出生命的實驗動物,加強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在大學第三學期進行這樣的訓練,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醫(yī)學知識的積累,對于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大有裨益。
2.3 病理學綜合性實驗有待進一步完善
綜合性實驗歷時較長,在排課表時要安排好學生的實驗時間,既要與所學過的內容相銜接,又不能占用其它課程的正常教學秩序,并且一個實驗往往需要多個實驗室之間的協作配合才能完成,這種問題在開放實驗室、學生小組根據時間自行安排實驗后有所改善。病理學綜合性實驗在我校檢驗專業(yè)進行了兩屆,雖然時間較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地點、實驗時間協調不力,教師資源缺乏,實驗資金投入不足等,但是學生做實驗的興趣明顯增強,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查閱文獻、動手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均有所提高。因此教學改革中問題的存在,并不能成為束縛教學改革的障礙,反而會促使我們不斷探索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綜合性實驗。
[1]施鼎方,王土芬.探索綜合性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1):120-121.
[2]馮先玲,周白菡,蔡颯,等.組織學實驗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驗的實踐.解剖學雜志,2012,35(3):401-402.
[3]王麗,王素華,席海靈等.預防醫(yī)學綜合性實驗考核和效果評價.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1,27(2):97-99.
[4]韓宏巖,許維岸.基于綜合實驗設計與實踐的生物類本科生創(chuàng)新技能提升研究.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41(15):7011-7013.
[5]楊國斌.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實驗動物倫理學問題的思考.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0,23(3):10-13.
Comprehensive pathology experiment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for medical laboratory majors
Liu Minli1*,Zhang Shengjun2,Wei Xiaoli1,Cheng Yanping1,Guo Liping1,Liu Xiaoyun1
(1Department of Pathology,Ya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ur medical laboratory students’lack of initiative and poor teaching results in the course“pathology experiments”,we reform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and adopted comprehensive pathology experiments.After two years of such practice,the students’interest in the course and their learning initiative,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have been enhanced.
pathology;medicine laboratory;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R36
A
10.16705/j.cnki.1004-1850.
2015-09-25 〔修回日期〕2016-03-17
陜教高〔2014〕16號文件:2014年陜西本科高校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劉敏麗,女(1973年),漢族,副教授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1541594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