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龔子,張皋鵬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探討影響A型裙造型的因素
陳龔子,張皋鵬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
縱觀整個服裝的歷史發(fā)展,裙子作為常見的服裝款式,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A型廓形的裙子是裙裝中的基本款式,它的結構簡潔,款式寬松,因此具有比較好的舒適感。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A型裙的特點,分析面料不同、裙擺放量和裙片片數的變化所引起的造型變化,通過實驗證明以上論點,這些實驗數據能為以后平面制版提供立體的依據 ,探討出它的風格變化。
A型裙;面料;裙擺放量;波浪數
裙子對女性的形象塑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其中,A型裙跟現代女性的生理構造以及思維理念有著很緊密的關系。本文通過對A型裙的歷史發(fā)展和分類入手,了解其中不同裙裝的風格變化;通過裙裝面料因素的變化對A型裙的結構造型的影響進行研究,試圖了解其中的因果關系;希望通過實驗能得到面料性能、裙片片數和裙擺放量的變化引起裙子造型的變化的結論。因為面料本身具有很多不同的特性,如挺括、輕重、厚薄、彈性、懸垂性等[1]。在進行結構設計時需要充分掌握面料的不同特性來表現設計者的設計構思。A型裙的裙擺放量和裙片片數對裙子造型變化影響較大,通過對面料不同、裙擺放量和裙片片數的變化所引起的造型變化進行實驗分析,并進行比較。
裙裝的廓形非常多,根據外型的形狀可分為X型、H型、Y型、A型、O型等等,每種不同廓形的裙裝都有著不同的風格[2]。本文主要討論的是A型廓形的裙子,A型裙是指上面窄下面寬呈 “A”字造型輪廓以及結構線的裙裝。我們常見的叭裙、大波浪斜裙、太陽裙等都屬于A型裙裝范疇[3]。
A型裙的概念首次提出是由克里斯丁·迪奧先生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在他的 “New Look”系列設計中就有不少A型廓形的裙子。由于在當時的特殊歷史背景下,二戰(zhàn)剛剛結束,人們向往美好和平的事物,迪奧的一系列設計引導著女裝恢復 “華麗,裝飾,女性化”,因此該品牌也一舉成名。
據考古資料所得,A型裙最早的雛形是古埃及文明的羅印·克羅斯服裝,它是最古老的服裝形態(tài)。它的起源眾說紛紜,大部分考古學家認為其來自于遮羞說,它讓人們從原始社會進入到文明世界,讓人們更遵守社會禮儀規(guī)范,對促進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也有A型裙的前身,那就是馬面裙,馬面裙別名 “馬面褶裙”,是漢服的一種,前后一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在側面打裥,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為 “馬面”。馬面裙始于明代 (可能可以追溯更早),一直延續(xù)至民國。
A型裙子分為連身式和半身式,在腰線以上與上衣連在一起的裙子是連身式,腰線往下的是半身裙,半身裙還可分為高腰裙、低腰裙、裝腰裙和無腰裙。根據擺的大小分為大、小A裙,前者裙擺圍度較大,沒有省道,而后者正好相反。而根據裙長分類可分為:超短裙、短裙、中裙、長裙等。對于A型裙裙型、長短等的設計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4]。
在二戰(zhàn)后,迪奧的新形象系列得到全世界女性的追捧,一時間優(yōu)雅成為了迪奧服裝的代名詞,該品牌將這一品牌形象一直延續(xù)至今,在一些秀場上常常能看到優(yōu)雅的A型裙裝[5],該種裙子的風格特點是:裙裝不管是連體裙還是半身裙常常都會采取收腰設計,體現女性的曲線美;裙長一般過膝,有的甚至會及地,裙擺會放的比較大,穿著在女性身上走路時會有一種搖曳的動感,體現出一種優(yōu)雅的感覺。大家都知道,與優(yōu)雅相對的詞就是甜美了,這兩種相對的風格定位不同,優(yōu)雅的風格比較適合成熟女性,而甜美的風格更加偏少女一點。兩種風格定位相差甚大,但是也有可比較之處。在A型裙裝中常常會使用不同面料的拼接,使設計更加靈活,不同面料的拼接也能創(chuàng)造出更加新穎的款式,增加服裝的趣味性。除了使用不同面料的拼接,設計師還會在A型裙中運用多層裙擺的重復運用,該方法既可以運用在優(yōu)雅的禮服之中,也能運用在可愛甜美的少女服裝里面。
服裝的造型與面料的選擇息息相關,要表現出服裝造型體積感和夸張造型,需要選擇比較厚重的面料,要體現出飄逸的感覺則需要選擇懸垂感較好的薄紗面料。設計師可以根據設計需要對不同面料進行選擇以及組合起來使用。
A型裙裙裝不是特別貼體,講求的是外部輪廓能呈現出 “A”字造型[6],因此在面料的選擇上顯得尤為重要,這直接關系到能否表達出設計師的結構設計想法。
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挺括、輕重、厚薄、彈性、懸垂性等都不一樣,首先對面料的物理性能進行測試。我選取了6種不同的面料進行測試,它們分別是:毛料、棉、麻、仿緞、歐根紗、蕾絲。選擇它們的理由在于每種面料的物理性能相差較大,比較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這些面料從厚到薄,有梭織也有針織,分別將它們由1到6進行編號。
面料物理性測試結果統(tǒng)計見表1。
表1 面料物理性能測試結果
由表1的測試結果可知,毛料的重量最重,厚度也最厚,歐根紗的重量最輕,厚度也最薄。這與紡線材料、經緯密度有關,導致面料的厚度、彈性強弱也不一樣。
對上述面料進行物理性能測試,是因為面料不同,它的懸垂性也不一樣[7]。為了證明布料的懸垂性,對上述幾種面料做了以下實驗,用同一版型制作A型裙,由同一人制作,裁剪面料均采用45°斜裁[8],最終效果圖放在1∶2的人臺上進行展示,成品效果圖見圖1。
圖1 六種面料A型裙的成品效果圖
根據圖1的成衣造型可知,毛料的成型效果比較好,其次是棉料。毛料A型裙所形成的波浪數最多,其次是蕾絲面料。毛料的效果好是因為面料比較挺括,而且還有一定厚度,使得A型裙的效果非常好。棉織物的外形也比較美觀,相比毛織物,它的褶要少一些,這跟面料上漿有關。由圖1可知,歐根紗和蕾絲面料的懸垂性最好,這是因為歐根紗面料本身比較輕薄,蕾絲面料因為是針織的,所以彈性很大。仿緞的裙子則顯得比較有質感,所形成的波浪數與麻織物一致。
影響A型裙造型的因素還有裙子的長度,根據前面分析小黑裙,可推測不同長度的裙子能體現出不同的風格。為了證明這一假設,做了如下實驗:根據同一版型,采用在原型基礎上放270°的松量,統(tǒng)一采用45°斜裁,用同一種面料不同長度進行制作A型裙,其長度分別為:36 cm、56 cm、80 cm,這三個長度分別是短裙、中裙和長裙。短裙在臀圍線以下,中裙在膝蓋以下,長裙在腳踝以上。這三個長度用在1∶2小人臺上就是:18 cm、28 cm和40 cm。成品圖效果如圖2所示,從左至右裙子的長度分別為18 cm、28 cm和40 cm。
圖2 同一面料不同長度的A型裙成品效果圖
同一版型不同長度的A型裙在風格上不盡相同,這三條裙子所形成的波浪數差不多,但是由于長度的改變,波浪的斜線與臀圍線垂線所形成的夾角產生了變化,短裙的度數最大,長裙的度數最小。短裙適合甜美風格的服裝,比較輕盈,飄逸;過膝的中裙則有一種優(yōu)雅的感覺,顯得更加簡約,能將整個人的身體拉長,表現出女性的魅力,在一些大牌的設計里常常有這種過膝中裙,上述中的 “New Look”里就有這樣的裙型,只是切展放量不同,切展量變大,所形成的波浪數越多,顯得更加浪漫和具有動感,更加凸顯一種流暢性。圖中的長裙則顯得非常穩(wěn)重,適合運用在一些禮服上。
裙子造型的變化取決于前后片的切展量,裙片的切展量小,裙子的擺就會小,所形成的波浪數就越少。那么可以推斷裙子片數越多,可以切展的量就越大,因此波浪數也會相應增多。要得到這一推斷結論,做了如下實驗:根據人臺測量腰圍以后再分別測量前后腰圍,確定裙長統(tǒng)一為36 cm,首先畫出一個矩形紙樣,長為裙長,寬為腰長,將這一紙樣切展90°、180°、360°,然后再畫兩個矩形紙樣,一個長為裙長,寬為前腰長,另外一個長為裙長,寬為后腰長,將這兩個紙樣切展180°、270°、360°。根據這些紙樣得到的實物效果圖如圖3、圖4所示。圖3是一片裙,從左至右的切展量分別為90°、180°、360°。圖4是兩片裙,從左至右的切展量分別為180°、270°、360°。
圖3 一片裙的成品效果圖
圖4 兩片裙的成品效果圖
由圖3、圖4可知,一片式裙裝裙片放量為90°時只有 “A”行的造型,但并不是太美觀,隨著放量度數的增加,裙子的波浪數越來越多,波浪也越來越大,一片式裙裝放量為360°時與兩片式裙裝放量180°的接近,但是通過圖片對比可以得出兩片式裙裝的波浪數更多,也更加均勻,兩片式裙裝的放量增加,所形成的波浪也越來越大,據此可以推測三片、四片式的裙裝隨著放量的增加,波浪數也會越來越多,波浪會顯得更加勻稱,設計師可以根據設計風格和造型需要可以進行選擇。
A型裙對女性的形象塑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了解A型裙的歷史、分類和特點是有必要的,通過比較分析可得,面料性能、裙擺放量和裙片片數是影響A型裙造型的幾個關鍵因素,了解這幾個因素,能更好地了解A型裙的結構造型。
[1] 李云臺.A型裙裙擺的放量 [J].無錫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0,19(5):528-529.DOI:10.3321/ j.issn:1673-1689.2000.05.029.
[2] 沈奕君.A型裙裝對女性形象塑造影響的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8.
[3] 吳巧英, 張莎莎.A字裙造型與面料性能的關系[J].紡織學報,2013,34(6):88-92.DOI: 10.3969/j.issn.0253-9721.2013.06.017.
[4] 沈奕君, 梁惠娥.芻議A型裙裝與現代女性形象[J].紡織科技進展,2007(2):92-93.DOI: 10.3969/j.issn.1673-0356.2007.02.033.
[6] 王云儀,張愛萍,倪軍.服裝結構設計中最小裙擺圍計算模型 [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31(5):25-29.DOI:10.3969/j.issn.1671 -024X.2012.05.006.
[7] 王永剛.解讀女裙的風格密碼 [J].大眾文藝,2013(12):123-124.DOI:10.3969/j.issn.1007 -5828.2013.12.107.
[8] 孔祥玲, 梁惠娥.喇叭裙基本型紙樣設計 [J].紡織科技進展,2014(3):39-40.DOI:10. 3969/j.issn.1673-0356.2014.03.012.
DISCUSSING THE AFFECTING FACTORS ON THE SHAPE OF A-TYPE SKIRT
CHEN Gong-zi,ZHANG Gao-peng
(School of Textile and Food,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5,China)
Throughout the entire clothing development history,as a common clothing style,dress has always been popular.A-skirt is a basic style among dress styles.It has simple structure,loose design and comfortable feeling.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ype skirt,analyzed the modeling changes caused by different fabric,skirt-patch number and volume.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upport the arguments,which could be bases for further plane-plate making and style-change discussion.
A-skirt,fabric,skirt measures,wave number
TS941.771.8
B doi:10.3969/j.issn.1672-500x.2016.04.009
倪紅.大波浪斜裙的裙擺下垂問題研究 [J].絲綢,2003(12):44-46.
10.3969/j.issn. 1001-7003.2003.12.017.
1672-500X(2016)04-0043-04
2016–10–28
陳龔子(1991-),女,湖北孝感人,在讀工學碩士, 研究方向為服裝設計與工程。
張皋鵬 (1967-),男,江蘇武進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裝結構設計,服裝CAD,服裝網絡營銷,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