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雁
吉林省前郭縣中醫(yī)院兒科,吉林松原138000
社區(qū)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對策探討
任雁
吉林省前郭縣中醫(yī)院兒科,吉林松原138000
目的討論社區(qū)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對策。方法選取該院2010年—2015年免疫科接種的23 867人次流動兒童的資料進行回顧,統(tǒng)計流動兒童麻疹、脊灰、乙腦、百白破以及流腦五苗基礎免疫以及強化免疫的情況。結果2010年接種1 925人次、2011年接種2 479人次、2012年接種人次2 799人次、2013年接種4 145人次、2014年接種6 041人次、2015年接種6 478人次。結論每年流動兒童的五苗基礎免疫人次以及加強免疫人次明顯增加,加大宣傳力度,建設系統(tǒng)化的預防接種系統(tǒng),強化主動搜索是提高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社區(qū);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前行,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使得流動人口的數(shù)量越拉越多,對于流動兒童的管理成為全社會的難題之一。人口流動速度快,使得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問題越來越突出,很多流動兒童無法及時、準時地接種相應的免疫疫苗,這對于計劃免疫管理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1]。計劃免疫是我國的重要政策之一,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我國易感人群有效接種免疫疫苗的管理,以此來控制一些傳染性疾病的感染和傳播,并最終消滅這些傳染性疾病[2]。為分析社區(qū)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對策,該研究選取該院近幾年的流動兒童接種資料,分析了計劃免疫工作的現(xiàn)狀,提出了提高計劃免疫管理的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0—2015年免疫科接種的流動兒童五苗(麻疹、脊灰、乙腦、百白破、流腦)的常規(guī)免疫以及強化免疫記錄,對18 526人次流動兒童的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統(tǒng)計疫苗接種情況。
1.2方法
將接種資料分類整理,錄入,采用SPSS 21.0 forwindows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2.12010—2015年五苗基礎接種情況
2010—2015年流動兒童五苗基礎接種的人次逐漸增多。2010年麻疹基礎接種181人次、脊灰基礎接種352人次、百白破基礎接種263人次、乙腦基礎接種213人次、流腦基礎接種142人次。2011年麻疹基礎接種173人次、脊灰基礎接種511人次、百白破基礎接種552人次、乙腦基礎接種132人次、流腦基礎接種325人次。2012年麻疹基礎接種212人次、脊灰基礎接種584人次、百白破基礎接種473人次、乙腦基礎接種151人次、流腦基礎接種413人次。2013年麻疹基礎接種405人次、脊灰基礎接種936人次、百白破基礎接種953人次、乙腦基礎接種253人次、流腦基礎接種431人次。2014年麻疹基礎接種572人次、脊灰基礎接種1 063人次、百白破基礎接種1 436人次、乙腦基礎接種521人次、流腦基礎接種393人次。2015年麻疹基礎接種1342人次、脊灰基礎接種1 172人次、百白破基礎接種1 648人次、乙腦基礎接種613人次、流腦基礎接種482人次。
2.22010—2015年五苗加強接種情況
2010—2015年流動兒童五苗加強接種的人次逐漸增多。2010年麻疹加強接種241人次、脊灰加強接種96人次、百白破加強接種128人次、乙腦加強接種193人次、流腦加強接種116人次。2011年麻疹加強接種171人次、脊灰加強接種99人次、百白破加強接種148人次、乙腦加強接種121人次、流腦加強接種247人次。2012年麻疹加強接種215人次、脊灰加強接種141人次、百白破加強接種202人次、乙腦加強接種135人次、流腦加強接種273人次。2013年麻疹加強接種245人次、脊灰加強接種139人次、百白破加強接種184人次、麻疹加強接種246人次、乙腦加強接種192人次、流腦加強接種161人次。2014年麻疹加強接種457人次、脊灰加強接種134人次、百白破加強接種762人次、乙腦加強接種361人次、流腦加強接種342人次。2015年麻疹加強接種253人次、脊灰加強接種146人次、百白破加強接種193人次、麻疹加強接種257人次、乙腦加強接種200人次、流腦加強接種172人次。
城市的快速發(fā)展,生活壓力的增大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轉入城市,在這批人口中,25~35歲的青年人占了一大部分,因此流動兒童的數(shù)量增多是一種必然現(xiàn)象。總之,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流動兒童的免疫管理工作很難做到位。
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是針對社區(qū)流動兒童的一種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是社區(qū)防疫工作的主要內容。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提供檢驗、注射疫苗等服務預防和控制兒童傳染病的發(fā)生與蔓延[3]。將流動兒童作為主要對象,主要是考慮到流動兒童自身的特征。首先,流動兒童多是由父母進城打工而臨時居住到當?shù)?,住址更換頻率較高,很難形成長期有效的免疫管理。其次,由于經(jīng)濟條件和觀念的限制,流動兒童的生活和衛(wèi)生條件并不理想,加大了感染的幾率[4]。多數(shù)流動兒童家長對于免疫的意識差,缺乏對相關制度和知識的了解,不能為孩子提供及時的免疫注射,這是我們將社區(qū)流動兒童作為計劃免疫管理主要對象的客觀原因。同時,從主觀上,社區(qū)在管理過程中,由于流動兒童的居住地常變,沒有固定的所屬社區(qū),因此造成社區(qū)工作人員容易忽視流動兒童,對流動兒童的免疫管理缺乏宣傳,缺乏必要的管理機制,這是社區(qū)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主題,針對流動兒童免疫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將對基層防疫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對疫苗進行正確處理,防止接種異常現(xiàn)象發(fā)生。嚴格按照相關醫(yī)療法來執(zhí)行醫(yī)療注射和處理等相關問題。
在社區(qū)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工作中,工作人員逐漸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且重點分析了流動兒童免疫規(guī)劃的現(xiàn)狀,造成流動兒童免疫管理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且對所管轄區(qū)域內的小區(qū)流動兒童進行了全面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基本信息核查,是否曾經(jīng)注射過疫苗,對疫苗的認識程度等。著手于加強社區(qū)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實施全面化的流動兒童免疫計劃,筆者就社區(qū)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現(xiàn)狀提出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實施方案,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加大對兒童傳染疾病預防的宣傳,使流動兒童家長主動參與到孩子傳染疾病的預防中[5]。就目前看,廣大的外來打工子弟依然不能完全意識到疫苗注射以及其他社區(qū)醫(yī)療服務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存在抵觸心理。因此本著安全第一,服務為宗旨的原則,社區(qū)應定期開展兒童疾病防控講座,邀請兒童與家長一起參加,通過大量的廣告、平面宣傳使家長對計劃防疫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畢竟孩子的健康比拼命賺錢更重要。社區(qū)工作人員要將自身所知傳遞給家長,普及兒童傳染病基礎知識。兒童傳染病具有一定的傳播特征,傳播地多為火車站、菜市場等人口聚集的地區(qū),且傳播多以環(huán)境臟亂差的地區(qū)為主[6]。因此,應提醒家長讓孩子遠離這些地區(qū),平時要做好孩子的衛(wèi)生工作。利用我國城市流動人口數(shù)量大這一特征,可以采用相互宣傳的理念,使更多的家長意識到疾病預防的好處。信息技術發(fā)達的今天,社區(qū)工作人員不能再單一地對流動兒童基本信息掌握之后便置之不理。而是應建立綜合化的、全面化的信息管理機制,同衛(wèi)生管理等相關部門之間進行合作。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不同地區(qū)的有針對性的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小組,并且明確下屬各個單位的職責與義務,以當?shù)鼐游瘯团沙鏊鶠樽钚』A單位實施流動兒童的計劃免疫管理,確保兒童信息的完善、高度準確以及免疫管理方法的可實施性。最后,執(zhí)行部門與管理部門之間共同商議,出臺免疫管理的具體方案,并將其落實到行動上。
第二:發(fā)揮政府職能,加大政府的管理力度,改善流動兒童管理的基礎條件,提高管理效率[7]。政府無疑在兒童計劃免疫管理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在政府的嚴格監(jiān)管下,政策的實施才能具有實效性。我國社區(qū)兒童計劃免疫管理主要是以垂直管理為主,這種管理的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上級部門的任務下達,可以保證管理制度的規(guī)范性。當然,還要加大監(jiān)督力度,同時要注重部門之間的配合以及社會參與。通過政府的制度建立,將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推向規(guī)范化,始終堅持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驗證制度。這是政府與教育部門共同的要求,針對幼兒園的小朋友,要認真執(zhí)行入園檢查,家長必須持《預防接種證》辦理兒童入園,入學?,F(xiàn)今,多數(shù)社區(qū)已經(jīng)采用電腦條碼的方式進行錄入,效率較高。最重要的是,政府自身要意識到加強兒童免疫管理的重要性,作為管理者,要與社區(qū)免疫工作執(zhí)行者之間進行商議,出臺及時有效的管理方案。針對目前社區(qū)管理現(xiàn)狀,考慮加大經(jīng)費投入力度。增加相關防疫措施的可行性。
最后:社區(qū)防疫工作者作為主要執(zhí)行者,其業(yè)務素質決定了工作效率[8]。要做好流動兒童的計劃防疫工作,還要提高基層工作者的素質。無論是從法律層面、還是技術層面、再到意識層面,社區(qū)基層防疫工作者都具有引導作用,要通過培訓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工作使命。每個兒童意味著一個家,社區(qū)工作者要認識到自己工作責任的重大,要常與流動兒童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健康現(xiàn)狀,生活環(huán)境等,及時勸告家長進行必要的疾病預防疫苗接種。從技術上,社區(qū)工作人員要掌握和關注各種新型疫苗的特征,機體在疫苗接種后,可能會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帶來紅腫、疼痛等不良癥狀,社區(qū)工作人員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使其正確認識不良反應與疾病發(fā)病之間的區(qū)別,使孩子家長了解到,這些不良反應是暫時的,不會對孩子的器官、生命造成影響,而不接種疫苗則很可能被疾病干擾。社區(qū)防疫工作人員還應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入幼兒園、小學進行宣傳和集體的接種防疫工作,減少接種空白期,確保兒童的健康。學校是兒童聚集的主要場地,也是疾病快速傳播最重要的場地之一,因此開展學校疫苗注射是社區(qū)機構的主要任務之一。我們在強調社區(qū)防疫工作者的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是整個醫(yī)療機構的重要任務之一,而不單單是社區(qū)工作者的任務,因此相關部門要為其提供支持,使免疫工作的進行更加順利。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流動兒童的建卡管理,鼓勵家長為兒童辦理免疫規(guī)劃接種卡,完善兒童接種檔案,并為日后查詢和管理工作打好基礎。社區(qū)預防接種的衛(wèi)生防疫工作人員還要重點記錄每位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后的反應,及時控制不良反應,并且根據(jù)兒童的反應定期進入校園內或者社區(qū)內進行疫苗注射的效果了解,及時更新信息,避免疏漏。
綜上,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是確保流動兒童健康生活的關鍵,當然也免疫工作中的重點。社區(qū)應與相關部門進行合作,加大流動兒童免疫管理的力度,完善相關制度并確保執(zhí)行。通過主動搜索,大力宣傳等方式提高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的實效性。
[1]王軍力.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2):98-99.
[2]茅靜雅,高明,程東英.姜山鎮(zhèn)2013年流動兒童免疫規(guī)劃實施現(xiàn)狀調查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5):70-71.
[3]崔健,曹雷,鄭景山,等.中國2013年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報告接種率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5,21(6):289-330.
[4]鮑建敏,胡紅艷,任建華.廣州市越秀區(qū)登峰街道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 (3):446.
[5]丁春喜,沈玉華,陸金星,等.嘉善縣流動兒童免疫規(guī)劃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4,30(8):1106.
[6]武志蘭.社區(qū)計劃免疫在兒童預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討[J].護理研究,2012,16(8):1529-1530.
[7]田鵬,李新霞,李克偉.洛陽市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接種率調查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3):158-159.
[8]方興,韓悅,劉家松,等.遼寧省免疫規(guī)劃疫苗接種率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3,30(2):270-271.
Study on Strategies of Planned Immunization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Floating Children
REN 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Guox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ngyuan,Jilin Province,138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 of planned immunization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floating children. Methods The data of 23867 cases of floating children in the immunization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5 were selected and the measles,measles,polio,epidemic encephalitis B and diphtheria and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basic immunization and 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were counted.Results 1925 cases had an inoculation in 2010,2479 cases had an inoculation in 2011,2799 cases had an inoculation in 2012,4145 cases had an inoculation in 2013,6041 cases had an inoculation in 2014,and 6478 cases had an inoculation in 2015.Conclusion The basic immunization number and 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number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obviously increased every year, increasing the publicity force,constructing the systematical porophylactic vaccination system and intensifying the active search are the important means of improving the planned immunization management effect of floating children.
Community;Floating children;Planned immunization;Management
R18
A
1672-5654(2016)11(b)-0027-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2.027
2016-08-20)
任雁(1983.2-),女,吉林白城人,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小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