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芹 任 飛
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陽市兒童醫(yī)院放射科 江蘇省鎮(zhèn)江市 212300
多層螺旋CT與普通CT在顱底骨折診斷對比分析
朱軍芹 任 飛
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陽市兒童醫(yī)院放射科 江蘇省鎮(zhèn)江市 212300
目的:對比分析多層螺旋CT與普通CT在顱底骨折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疑似顱底骨折患者50例,全部患者分別給予多層螺旋CT和普通CT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多層螺旋CT的診斷檢出率88.0%(44/50)顯著高于普通CT的診斷檢出率56.0%(28/5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在對顱底骨折進行診斷時,和普通CT檢查診斷相比,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的檢出率更高,能讓顱底骨折的診斷靈敏度和準確度有效提高,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多層螺旋CT;普通CT;顱底骨折;診斷
顱底骨折是臨床中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顱腦損傷,其臨床癥狀主要為發(fā)病突然、病情危重,所以對顱底骨折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對于臨床搶救成功率的提高非常重要[1]。顱腦損傷是指外力撞擊顱腦組織所引起的損失,因為顱腦損傷會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嚴重損傷,所以具有較高的臨床致殘率和病死率[2]。臨床中在對顱底骨折進行診斷時,普通CT檢查診斷的檢出率不高,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層螺旋CT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研究主要對比分析了多層螺旋CT與普通CT在顱底骨折診斷中的價值,現(xiàn)做如下總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疑似顱底骨折患者50例,男女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29例、21例,患者年齡為18-61歲,平均年齡(35.5±3.4)歲;致傷原因為:21例患者為高處墜落傷,18例患者交通事故傷,11例患者為打架斗毆傷?;颊吲R床表現(xiàn)主要為:17患者眼眶周圍存在廣泛性瘀血斑,13例患者存在腦脊液漏,10例患者存在聽力障礙,6例患者存在視力降低或者失明,3例患者存在鼻流血,1例患者存在面神經(jīng)癱和后枕部皮下瘀血。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多層螺旋CT和普通CT檢查,在給予普通CT檢查后再實施多層螺旋CT檢查。選擇對患者頭顱實施CT分層掃描,層厚設定為5mm,掃面完成后,選擇注射器,經(jīng)患者肘正中靜脈在患者血管內注入非離子型對比劑優(yōu)維顯,注射速度應控制為每秒鐘4ml,注射劑量為60-80ml;然后選擇測試性小劑量團注技術來對患者顱底到顱頂進行掃描,掃描管電流和管電壓分別設置為240mA和120kV,螺距和有效層厚則應分別設置為0.96:1、0.625mm,檢查視野應設置為250mm。掃描完成后,應將相關數(shù)據(jù)傳輸?shù)浇K端工作站中,并選擇相關軟件來對矢狀位、冠狀位、軸位進行最大密度投影、平面重組以及多容積再現(xiàn)等。選擇具有豐富的檢驗師來判讀檢查結果。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多層螺旋CT的診斷檢出率88.0%(44/50)顯著高于普通CT的診斷檢出率56.0%(28/5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多層螺旋CT和普通CT檢查結果觀察(n,%)
顱底骨折是臨床中發(fā)生率較高的骨折類型之一,主要發(fā)生在顱底較薄的區(qū)域;顱底骨折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1)眼部改變:眼眶內、眼眶周皮下等部位存在瘀血斑。如果骨折累及蝶骨小翼內側,則會累及視神經(jīng)和眶上裂,從而降低患者視力,讓患者眼球運動發(fā)生異常。如果為爆裂骨折則會引起眼球內陷和破裂,而且可能出現(xiàn)顱內挫裂傷。如果骨折對頸內動脈海綿竇段造成累及,則會引起頸內動脈海綿竇瘺,引起搏動性突眼。(2)耳出血或者鼻出血:如果在頸內動脈管發(fā)生破裂則可能導致致命性耳出血或者鼻出血。(3)顱神經(jīng)損傷:如果視神經(jīng)管和篩板發(fā)生骨折,則會損傷第I、II顱神經(jīng),同時引起嗅覺和視力降低等癥狀。如果巖骨尖后緣或枕大孔出現(xiàn)骨折,則會累及顱神經(jīng),引起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癥狀。(4)腦脊液漏:顱中窩骨折是導致腦脊液耳漏的主要原因,而顱前窩骨折則是引起腦脊液鼻漏的主要原因。
在對顱底骨折進行檢查診斷時,應用普通CT檢查能對硬膜外血腫、硬膜下出血、腦腫脹、腦水腫以及顱內血腫等情況進行有效顯示;雖然普通CT檢查具有良好的空間分辨率,但是卻存在較厚的軸位掃描圖像,所以在對顱底骨板面進行CT軸位平行掃描時會出現(xiàn)顱底骨重疊現(xiàn)象,而且在部分容積效應的影響下,會導致假象形成,進而讓臨床漏診率增加[3-4]。應用多層螺旋CT檢查,則能對假象現(xiàn)象進行有效防止,而且具有較快的成像速度,能對大范圍的容積掃描進行有效包容;在一次掃描中,能獲得不同層厚的CT圖像重建數(shù)據(jù)。而且還能準確顯示骨斷端、骨折線以及顱底骨折的情況;除此之外應用多層螺旋CT的MPR冠狀面和矢狀面重建,能對顳骨骨折的受累部位、累及范圍以及走向進行有效顯示,但是普通CT檢查卻不能[5]。分析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多層螺旋CT的診斷檢出率88.0%(44/50)顯著高于普通CT的診斷檢出率56.0%(28/5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臨床中在對顱底骨折進行診斷時,和普通CT檢查診斷相比,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的檢出率更高,能讓顱底骨折的診斷靈敏度和準確度有效提高,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韓麗梅,王懷兵,呂瑾姝等.多層螺旋CT與常規(guī)CT診斷顱底骨折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0(08):760-762.
[2]肖勇,申開榮,郭仕倫等.多層螺旋CT重建技術對顱底骨折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02):196-197.
[3]于京隔,劉鵬濤,劉延軍等.多層螺旋CT及多平面重組在顱底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4,33(10):1499-1502.
[4]霍鵬.多層螺旋CT與常規(guī)CT對顱底骨折診斷的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2,03(7):212-212.
[5]張世峰.多層螺旋CT聯(lián)合薄層高分辨重建診斷顱底骨折55例[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1,20(10):788-789.
朱軍芹(1983-),女,江蘇省丹陽市人。曾畢業(yè)于南通醫(yī)學院,獲得大學本科學歷?,F(xiàn)在供職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陽市兒童醫(yī)院放射科。研究方向為醫(yī)學影像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