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勁
昆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感染一科,云南昆明650041
合并艾滋病的呼吸道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效果觀察
周文勁
昆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感染一科,云南昆明650041
目的分析呼吸道傳染病合并艾滋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方法選擇醫(yī)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傳染病患者53例,在治療期間給予預防及控制措施,觀察預防與控制效果。結果53例患者經過治療及控制后,呼吸道傳染病均痊愈,痊愈率100%;成為傳染源1例,發(fā)生率1.9%;掌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良好48例,占90.6%。結論艾滋病患者治療期間,通過預防及控制措施的實施,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呼吸道癥狀,提高患者預防呼吸道感染的能力。
艾滋??;呼吸道傳染??;預防;控制
艾滋?。ˋcque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引發(fā)原因為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其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全世界現存AIDS患者約3 400萬例,我國約40萬例,死亡7萬例。艾滋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艾滋病以免疫功能損傷、機會性感染為主要特征,呼吸道感染為艾滋病患者較易發(fā)生的感染之一,不利于患者的康復,需要在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患者積極的預防及控制,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為分析呼吸道傳染病合并艾滋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該院以2013年5月—2015年5月間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其治療及護理期間實施預防與控制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醫(yī)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傳染病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齡24~51歲,平均(42.6±1.5)歲;艾滋病感染途徑:靜脈吸毒31例,其他22例;呼吸道傳染病類型:流行性感冒16例,麻疹14例,風疹13例,肺結核10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50例。納入標準:均符合診斷標準,呼吸道感染癥狀表現為頭痛、發(fā)熱、咳嗽、全身酸痛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間接受相應的治療,并在護理中融入預防及控制措施,具體方法如下:(1)預防措施: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并定期檢查患者的呼吸道情況,如發(fā)現呼吸道感染,立即給予患者相應的檢查,依據呼吸道傳染病的診斷標準,確定呼吸道感染是否具備傳染性,如不具備,按照常規(guī)消化道感染方法予以治療及護理,如存在感染性,立即給予患者隔離處理,并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嚴格消毒,避免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保證醫(yī)院其他患者的安全。同時,隔離合并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病房也需要定期進行消毒,做好病房通風工作,預防呼吸道感染病的再次傳播。(2)臨床護理措施:①心理護理:艾滋病患者合并呼吸道傳染病后,需要嚴格隔離,與家屬見面機會減少,導致患者心理產生一系列的不良變化,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預,將呼吸道傳染病可被治愈的結果傳達給患者,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保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效果。②健康教育:呼吸道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較易發(fā)生的感染類型,誘發(fā)原因比較多,即可能由醫(yī)源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患者自身原因引起,在未發(fā)生呼吸道感染之前,護理人員應加強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對呼吸道感染的認識,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認識,將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詳細地講解給患者,提高患者自身的預防意識,囑咐患者盡量遠離人口密集區(qū)域,冬季時做好保暖工作,并將保護呼吸道的方法告知患者,提高患者預防呼吸道感染的能力?;颊咭坏┖喜⒑粑纻魅静『螅o理人員應加強健康教育,避免患者產生不必要的恐慌,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促進呼吸道傳染病的痊愈[1]。③嚴格實施隔離制度:艾滋病患者合并呼吸道傳染病后,對于患者的排泄物,應嚴格進行處理,預防傳染其他患者,患者使用醫(yī)療器械后,徹底消毒,避免其他患者使用醫(yī)療器械后感染。醫(y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治療及護理操作時,必須要做好防護措施,比如戴口罩、戴手套等,并在操作完成后徹底的洗手、消毒等,預防自己被傳染。④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包含血壓、脈搏、心率、呼吸等,并對患者的尿液、大便、痰液顏色和性質進行觀察、檢測,便于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給予患者對癥處理。
53例患者經過治療及控制后,臨床癥狀全部消除42例,明顯改善11例,呼吸道傳染病均痊愈,痊愈率100%。經過積極的預防后,成為傳染源1例,發(fā)生率1.9%。經調查可知,53例患者中,掌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良好48例,占90.6%。
在全球范圍內,導致患者死亡的疾病類型中,艾滋病占據第4位,危害極大。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為機會性感染,機會性感染主要包含兩種,一種為社區(qū)獲得性感染,一種為醫(yī)院感染,這其中,醫(yī)院感染導致的死亡率比較高[2]。多數學者研究顯示,艾滋病患者伴有機會性感染時,醫(yī)院感染通常會與其發(fā)生重疊,加劇患者感染程度,提升治療的難度,造成患者死亡[3]。艾滋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相關因素中,高危因素為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二聯以上抗菌藥物。艾滋病患者住院時間越長,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危險越高,尤其是超過1個月時,發(fā)生率會顯著提升。此外,艾滋病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免疫力都比較低,也增加了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等為艾滋病患者臨床中常見的感染類型,而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時,存在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幾率,一旦合并呼吸道傳染病,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臨床治療艾滋病患者時,應加強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及控制,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春季和冬季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發(fā)生率比較高的季節(jié),而且比較容易傳染流行,臨床中應十分重視預防及控制工作[4]。呼吸道受到病原體的侵入后,會引發(fā)呼吸道感染,當感染具備傳染性時,發(fā)展為呼吸道傳染病。醫(yī)護人員應在治療及護理患者期間,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正確認識呼吸道傳染病,并了解呼吸道傳染病的誘發(fā)原因、傳播途徑、預防方法等,提高自身預防意識及預防能力[5]。囑咐患者冬春高發(fā)季節(jié)做好防護工作,注意保暖,減少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如艾滋病患者治療期間合并呼吸道傳染病后,醫(yī)護人員不僅要嚴格的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同時,還用徹底落實、執(zhí)行相關的管理制度,科學地實施管理,防止呼吸道疾病的蔓延及傳播?;颊吆喜⒑粑纻魅静≈委熎陂g,除了合理的預防及控制外,還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促使患者積極面對疾病,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盡早控制傳染病病情,避免成為傳染源。此外,還以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囑咐患者平時適當運動,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科學飲食,保證機體營養(yǎng),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率。
艾滋病患者還常出現其他類型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免疫功能進一步損害,同時隨著級別的進展,患者還常出現功能障礙性疾病,因反復性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還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因活動減少、社會幾乎消失,患者還出現乏力、易疲勞等癥狀,身體機能進一步衰退,自理能力進一步減弱。絕大多數艾滋病患者在家中療養(yǎng),定期接受抗病毒治療,如何有效地對出院患者開展干預,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一直是公共衛(wèi)生管理難題。許多艾滋病患者為青中年人,文化水平也較高,能夠通過自我學習了解呼吸道感染預防的方法,但因缺乏治療信心、長期抑郁,加之病情加重,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自護的意愿不足,有些患者自暴自棄,不愿意參加戶外活動,缺乏鍛煉,造成惡性循環(huán)。部分患者體力減退,各種預防措施能省則省,對個人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不到位。此外,另有部分患者經濟狀況較差,對消毒物品、口罩等防護用品無力支付。故醫(yī)院有必要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利用相關行政支持政策,提供免費的口罩等衛(wèi)生用品,提供遠程支持,幫助聯系志愿者服務,幫助開展清潔管理。建立病友聯系組織,鼓勵互助。做好督導,鼓勵外出活動,增強體能。
綜上所述,預防及控制合并艾滋病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時,應在分析誘發(fā)原因的基礎上進行,以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護能力,降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降低艾滋病患者病死率。
[1]方巧云,琚雄飛,曾健君.熒光定量PCR檢測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見呼吸道病毒的研究[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14(5):321-324.
[2]黃麗芬,鄧子德,葉曉新,等.345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醫(yī)院感染狀況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3):178-181.
[3]李莉,邸澤青,李雨波,等.我國三種人群常見多發(fā)傳染病知識與預防技能調查[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1,12(8):677-681.
[4]周珺,熊英,段招軍.急性呼吸道感染監(jiān)測[J].疾病監(jiān)測,2015,30(3):245-250.
[5]王鮮平,楊慧寧,高敏,等.構建綜合醫(yī)院傳染病預防控制體系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1):3389-3391.
Prevention and Controleffect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IDS
ZHOU Wen-jing
First Department of Infection,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Kunming,Yunnan Province,65004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combined with AIDS. Methods 5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combined with AID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were giv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during treatment,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control,th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of 53 cases of patients were cured,and the cure rate was 100%,1 case became the infectious source,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9%,and 48 caseshad a good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accounting for 90.6%.Conclusion During treatment,implement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live the respiratory symptoms of AIDS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prevent the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 patients.
AIDS;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Prevention;Control
R512.91
A
1672-5654(2016)08(c)-008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4.083
周文勁(1971.2-),男,云南昆明人,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艾滋病預防和控制工作。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