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理論在角膜異物取出術中的護理效果
王亞靈
目的探討應激理論在角膜異物取出術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門診就診的角膜異物患者25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150例和對照組10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眼科手術護理,觀察組通過應激理論護理進行干預,分析兩組患者應激反應率。結果對照組圍術期出現(xiàn)應激反應率15.00%,高于觀察組的0.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角膜異物取出術中應用應激理論護理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效果,降低術中應激反應發(fā)生率。
應激理論;心理護理;角膜異物;剔除術
角膜異物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疾病,常見于戶外作業(yè)人群,由于角膜異物導致的眼部刺激癥狀往往較重,易導致患者存在不良應激反應,影響護理人員操作,甚至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F(xiàn)代應激理論認為應激是由機體對應激源應答反應的綜合表現(xiàn),是個體面臨或察覺(認知、評價)到環(huán)境變化(應激源)對機體有威脅或挑戰(zhàn)時做出的適應和應對的過程。本研究通過對角膜異物患者在治療中的應激反應施行心理干預,探討應激理論在角膜異物取出術中的護理效果。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門診就診的角膜異物患者250例(250眼)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眼部異物感,畏光,眼部疼痛,流淚,部分伴發(fā)眼瞼痙攣。按照隨機數(shù)字原則將25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對照組100例(100眼),年齡16~58歲,平均年齡(30.55±5.07)歲;角膜淺層異物25例,角膜深層異物75例。觀察組150例(150眼),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29.30±4.67)歲;角膜淺層異物77例,角膜深層異物73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同醫(yī)院簽訂知情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臨床治療 治療前主動詢問患者關于異物入眼的時間及原因,做好相關信息記錄工作。將0.5%艾爾凱因滴眼液表面麻醉2~3次,l~2滴/次,間隔3 min,裂隙燈下觀察異物的位置、大小、深淺、有無污染等,操作者手持一次性6號彎折注射器針頭[3],將針頭斜面朝上,從異物邊緣插入至異物深處,背離角膜面輕挑異物并拔取,對殘留異物可用彎折針頭刮除干凈,異物取出后用滅菌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眼液點眼。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治療完成后,護理人員需囑咐其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A及蛋白質的食物,如肝臟、胡蘿卜、牛奶、豆腐、雞蛋等,適當食用新鮮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證充足睡眠及眼部衛(wèi)生,盡可能不揉眼,適當運動。
1.2.2 心理護理干預 (1)心理應激反應是最主要的應激反應,主要包括恐懼、焦慮、認知能力下降等。首次接觸患者時,就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護士先進行自我介紹,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及身體狀況,充分了解疾病輕重程度并進行評估。術前,護士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耐心向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消除緊張焦慮情緒,使患者處于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4]。(2)角膜異物患者的生理應激反應及護理對策:操作前對患者進行宣教,采用鼻腔呼吸放松法放松肌肉調節(jié)呼吸,訓練患者眼睛固視裂隙燈的指示燈位置和方向,避免眼球突然的轉動引起角膜損傷和穿孔。告知操作中保持安靜,若有不適用手示意。詢問病人使用表麻藥后的眼部癥狀,術中仍需詢問患者感受,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有眼部酸脹不適,可停止操作,讓患者閉眼休息;患者發(fā)生突發(fā)狀況時,醫(yī)生要做好應急搶救的準備[5]。(3)術后護理:告知患者表麻藥約在30分鐘左右失效,異物取出后角膜會有不同程度損傷,異物刺激癥狀仍會持續(xù)一段時間,24小時眼部不可進水,不可揉搓眼睛,嚴格遵醫(yī)囑用藥,指導眼藥水的規(guī)范使用。囑咐患者定期復查,對于外面作業(yè)的工人要佩戴防護鏡,其他患者如有不適請立即就診[6]。
1.3 療效判斷指標
以兩組患者治療及護理期間應激反應率為本次研究療效判斷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15例患者出現(xiàn)應激反應,應激反應發(fā)生率15.00%;其中7例(7.00%)患者取角膜異物過程中因情緒緊張、無法配合而放棄治療,5例(5.00%)患者出現(xiàn)反應性低血糖,2例(2.00%)患者在治療中因眼球轉動引起角膜損傷,1例(1.00%)患者出現(xiàn)休克癥狀。觀察組1例出現(xiàn)應激反應,因情緒緊張無法配合,應激反應發(fā)生率0.67%。觀察組患者應激反應率為0.67%,低于對照組1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577 4,P<0.05)。
現(xiàn)代應激理論認為應激是機體在環(huán)境適應過程中實際上或認識到的要求與適應或應付能力間不平衡引起的心身緊張狀態(tài)。眼睛是極為精細的器官,角膜異物患者對異物取出知之甚少,對在眼睛上進行手術心生恐懼而抵觸治療[7]。而異物嵌入角膜產生的異物感、疼痛、畏光、流淚甚至眼瞼紅腫,視物模糊,常使患者難以忍受。加之缺乏相應知識,不了解角膜異物對眼睛的傷損程度,術后視力是否會受影響,使得恐懼焦慮心理不斷加重,導致手術不能順利進行。
疾病是普遍個體的應激源,可促使每個個體都產生應激反應,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化學反應,使應激中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發(fā)生變化如個體產生焦慮、情緒低落等。我們在首次接觸患者時就需介入應激干預。識別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應激源,盡量減弱應激源的作用,防止反應擴大。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角膜異物患者的應激源可分為兩大類:(1)心理性應激源:主要由于角膜異物往往發(fā)生于務工人群,患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導致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不足,對疾病治療、手術的恐懼、預后不確定而產生的抵觸及恐懼心理。(2)生理性應激源:由于角膜上皮有豐富的三叉神經,當異物進入角膜后患者往往會產生畏光、刺痛、流淚、眼瞼痙攣等刺激癥狀,患者因難以忍受眼部癥狀而產生的恐懼焦慮癥狀。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分析患者不同階段的心理、生理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良心理。通過加強術前談話、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緩解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減少手術并發(fā)癥[8]。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引起重視,要做好防御工作,尤其是進行戶外操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要佩戴防護鏡,工作結束后要用滴眼液沖洗或者用中藥熏洗,將殘留的有害物質及時清除,做好眼睛的保護工作,從源頭上降低疾病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有研究認為相應護理干預或放松療法可以使人體內的腦啡肽和腦電波增加[9],降低交感神經沖動,對緩解術前患者的緊張、焦慮及不安情緒,提高應激反應耐受能力有重要價值。對于角膜異物患者應激心理和應激行為反應,從心理層面給予相應的支持治療,加大護理的力度顯得尤為重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僅1例患者因緊張而無法完成異物剔除,其余149位患者均順利取出角膜異物。因此掌握應激理論對角膜異物的患者術中的配合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用于患者的臨床護理,提高護理質量,也可用于對醫(yī)務工作者的管理,提高護理效率。
綜上所述,對角膜異物的患者,除常規(guī)臨床治療外,心理護理干預同樣重要。本研究通過對角膜異物患者在治療時使用應激理論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說明應激理論心理護理干預在角膜異物剔除術中有積極作用。
[1] 王芬琴,盧曉燕,劉昭升,等. 彎折注射器針頭在角膜異物剔除術中的應用及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3-44.
[2] 王萍蘭,許樂. 應激理論在構建唇腭裂患兒母親早期心理干預模式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91-92.
[3] 張曉丹. 應激理論在骨肉瘤放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2108-2110.
[4] 陳艷. 角膜異物取出術的護理體會[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3):79-80.
[5] 林祿,馮瀚潮. 淺談角膜異物取出術的護理體會[J]. 中外醫(yī)療,2012,31(20):150.
[6] 龔旭東,陳沖達,陸雪群. 角膜異物剔除術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與預防[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7):1637-1639.
[7] 臧傳海,邱榮,鞠建麗. 自制角膜微型磨鉆與傳統(tǒng)注射針頭在角膜鐵屑異物取出術中的效果比較[J]. 眼科,2014,23(5):332-334.
[8] 包哈斯圖雅,焦景興,薩日娜. 裂隙燈下取角膜異物866例臨床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8):111.
[9] 蘭靜,毛秀玲. 全麻手術前患者的焦慮情緒與應激反應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68-69.
Nursing Effect of Stress Theory in Corneal Foreign Body Removal
WANG Yaling Department of Clinic,Xiamen Ophthalmic Center,Xiamen Fujian 36100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stress theory in corneal foreign body removal.Methods250 patients of corneal foreign bodie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the xiam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xiamen ophthalmic center clinic,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00 cases,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ophthalmic surgery nursing,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stress theory,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tress reaction rate.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of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rate was 15.00%,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0.67%,there was differenc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theor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orneal foreign body remova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Stress theory,Psychological nursing,Corneal foreign body,Removal
R473
A
1674-9316(2016)36-022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131
福建省廈門市廈門眼科中心門診部,福建 廈門 3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