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川林
四川警察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
關于青少年犯罪心理淺析
蔣川林
四川警察學院,四川瀘州646000
摘要: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問題,成為危害社會穩(wěn)定、阻礙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引導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成為社會所廣泛關注的話題。本文通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希望能夠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原因;措施
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傳播媒體事業(yè)迎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而對于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的青少年來說,網(wǎng)絡上充斥的大量不良信息,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質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在時代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下,青少年形成了早熟、早知、見多識廣和思維活躍的特點,但是,由于受到不良思潮、不良文化以及自身素質缺陷等方面的影響,青少年犯罪問題日益增多,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緩解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幫助青少年克服心理問題,引導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有效手段[1]。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
(一)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
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而精神方面的需求卻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一些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的人,大力鼓吹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給青少年的思想帶來負面影響。同時,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潮的影響,難以抵制物質誘惑、金錢誘惑,使得青少年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走上犯罪道路。例如,一些青少年過度沉迷于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不能正確的處理現(xiàn)實世界與網(wǎng)絡世界之間的關系,致使因網(wǎng)絡犯罪問題層出不窮[2]。
(二)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
目前,在文化市場中,一些音像制品、圖書報刊和文化娛樂等,充斥著大量的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和封建迷信以及其它損害人們心理健康的內容,嚴重污染了社會文化環(huán)境,給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在這種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下,青少年的道德觀念和心理素質,受到消極的影響,致使青少年存在著厭世、仇世的情緒。
(三)缺乏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近年來,雖然每一所中小學都開設了思想品德課和法律知識教育課,并且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思想素質教育活動和普法教育活動,但是,由于其教育范圍有限,教育力度不強,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明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和榮辱觀,使得青少年犯罪事件頻發(fā)。
(四)缺乏自控能力和抵御能力
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是其走上歧途的主要原因。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強烈的獵奇心、好勝心和模仿性,很容易受到電影、電視、網(wǎng)絡信息的誘惑,做出一些不當?shù)男袨?。另外,由于一些青少年的文化素質不高,辨別能力較差,再加上意氣用事,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人士的誘惑和利用,從而誤入歧途。
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關的保護制度
預防和阻止青少年犯罪,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而且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幫助,因此,國家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保護制度,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一方面國家應該重視青少年保護的立法工作,嚴厲打擊和制裁傳播不良信息的網(wǎng)站、不法群體等,為青少年成長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同時,國家要加大打擊力度,堅決杜絕侵害、腐蝕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的傳播,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習慣,以促進青少年的發(fā)展[3]。
(二)加強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學校是青少年生活的第二場所,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學校應該加強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心理素質,以減少和預防青少年犯罪事件的發(fā)生。學??梢苑e極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定期檢查學生的心理素質,及時引導和矯正學生的不良心理,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學校應該重視法制教育,大力宣傳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促使學生知法、懂法,從而引導自覺學生遵法、守法,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三)不斷加強素質教育
學業(yè)壓力、生活壓力等,會給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困擾,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學校應該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學??梢云刚埢蛘吲囵B(yǎng)專門的心理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及時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建立心理咨詢網(wǎng)站
網(wǎng)絡信息具有開放性、時效性、便捷性等特點,因此,學校應該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技術的優(yōu)勢,建立心理咨詢網(wǎng)站,以提高教育質量。學校應該積極營造文明的校園網(wǎng)絡環(huán)境,利用網(wǎng)絡技術,建立心理咨詢網(wǎng)站,大力宣傳健康、積極的思想,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4]。
三、總結
總而言之,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因此,關注青少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利用網(wǎng)絡技術,建立心理咨詢網(wǎng)站,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排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礙,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洪慧.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視角淺析[J].科技信息,2010,03:158.
[2]景璐石,馮軍,劉永貴,郭薇.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心理學思考[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11,03:279-280.
[3]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分析[J].人民公安,2014,13:21-23.
[4]張小蔭.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分析[J].中學生時代,2012,09:14-16.
作者簡介:蔣川林(1990-),四川警察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0-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