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
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定量檢測與臨床的相關性分析
王 磊
【摘要】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定量檢測與臨床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對所有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進行檢測,觀察檢測結果與其臨床的相關性。結果 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高于乙型肝炎e抗體陽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越高,說明乙型肝炎病毒越多,對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進行定量檢測能有效反應乙型肝炎病毒的含量以及藥物的作用情況。
【關鍵詞】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檢測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its clinical relevanc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120 case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patients wit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April 2014 to August 2015,application of 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all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were detected . Results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Results Hepatitis B e antigen positive of 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epatitis B e antibody positive 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content,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content is higher,indicating that the hepatitis B virus more,effective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irus content and the effects of the drug situation i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Key words】 Hepatitis B,Virus,DNA,Detection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能發(fā)展為傳染病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其會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影響,臨床常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檢測診斷,也可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進行檢測[1]。為了給臨床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提供參考依據,本文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31~68歲,平均年齡(46.8±4.6)歲。診斷標準符合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2 方法
根據患者血清學標志的不同分為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和乙型肝炎e抗體陽性,分別有60例。所有患者早上空腹到醫(yī)院進行抽血檢測,抽取5 ml血液并靜放,直到能將血液中的血清分離出,然后放入冰箱進行保存?zhèn)溆?,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進行檢測,時間需要控制在48 h以內,檢測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并設陰性和陽性作為對照,結果超過5.0×102IU/ml則表示陽性[2]。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本次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或者用中位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為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60例中,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陽性有55例(91.67%),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有(6.52±0.12)拷貝/ml;乙型肝炎e抗體陽性60例中,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陽性有37例(61.67%),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有(4.12±0.35)拷貝/ml,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59,P<0.05)。
國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很多,被感染的人容易引起各種急性乙肝及肝硬化或者是慢性乙肝等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表現較為復雜,通過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定量檢測與臨床的相關性分析,能夠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的檢出率,有利于制定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治療方案,以及對該疾病的預防[3]。
隨著現代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開始應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進行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定量檢測,這種檢測方法自動化程度高,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出結果,已經在臨床上開始廣泛應用,其原理是根據患者的血清,模擬自然DNA復制過程的核酸,檢測患者血清內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的含量情況[4]。臨床研究表明,血清指標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體都呈現出陽性時,乙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的傳染性較強,因此此次研究選擇這兩組進行對比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結構蛋白,具有標志性意義,也就是說當患者被感染乙肝肝炎病毒時,就能檢測出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5];乙型肝炎e抗體是在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的刺激下而產生的一種抗體,它和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都能夠反映出病毒情況,患者的血液中只要檢測到這兩種標志物,便可以說明患者體內有病毒存在,而且病毒在不斷繁殖,患者的病情就會增加,甚至有危急的可能性[6-7]。本次研究,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高于乙型肝炎e抗體陽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是治療抗病毒比較明確的指標,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情況,兩者呈現正相關關系,可以為治療乙型肝炎患者提供參考依據[8]。
綜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含量越高,說明乙型肝炎病毒越多,對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進行定量檢測能有效反應乙型肝炎病毒的含量以及藥物的作用情況。
參考文獻
[1] 李莉,秦小超,陳凱. HBV血清學標記物與HBV-DNA定量檢測相關分析的臨床價值[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6)2143-2144.
[2] 王富珍,沈立萍,張國民,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載量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狀態(tài)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4,20(4):294-295.
[3] 沈立萍,王曉艷,陳園生,等. 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載量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抗體定量對數正相關[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2,18(4):316-317.
[4] 楊慧銀,王立福,周雙男,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基因型與中醫(yī)辨證規(guī)律初探[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30(10):1045-1046.
[5] 劉玉娟,何文敏,劉霞,等. 阿德福韋酯聯合苦參素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及對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34(6):472-473.
[6] 王海濱,張冬青,陳趙嬌,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DN與乙肝標志物和肝功能指標關系的分析[J]. 感染、炎癥、修復2015,16(3):173-174.
[7] 鄧紅麗. 基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現況調查及對策[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1):196-197.
[8] 姜海鳳.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科學治療與預防[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3):62-63.
【中圖分類號】R44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06-0152-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6.113
作者單位:義馬市義煤集團總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三門峽 472300
Quantitative Detection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WANG Lei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Yima City General Hospital of Co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Sanmenxia He'nan 4723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