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華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2
?
家庭教育中幼兒挫折教育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分析
康振華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2
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如果沒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就會面臨各種失敗,特別是幼兒,由于身心發(fā)展水平有限,且缺乏人生的經(jīng)歷,而各種現(xiàn)象經(jīng)驗不足,就容易在挫折面前產(chǎn)生心理缺失。對于成人而言,一次失敗并不以為然,而對于幼兒而言,則是一次重大危機,并由此失去了信心而產(chǎn)生退縮的心理。家庭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從目前的幼兒家庭教育情況來看,雖然部分家長已經(jīng)對挫折教育予以重視但仍然存在著誤區(qū)。本論文針對家庭挫折教育中所存在的誤區(qū)進行研究,并具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
家庭教育;幼兒挫折教育;誤區(qū);應對策略
所謂的“挫折”,就是人們在生命的旅途中所遭遇的各種障礙,使自己的期待無法實現(xiàn)。這些挫折是在有意識、目的明確的活動中所產(chǎn)生的,卻沒有辦法克制,其中也不排除自己所認為的各種無法排除的干擾,使自己的動機無法滿足,自己所需要的無法獲得,并因此而產(chǎn)生沮喪的情緒。面對目前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的誤區(qū),就需要予以糾正,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是極為重要的。
當幼兒遇到挫折的時候,由于其愿望沒有達到,就會對一切失去了熱情,甚至會產(chǎn)生逃避的心理。通常而言,當幼兒遇到挫折的時候,所表現(xiàn)的特點是:設定了不符合實際的目標而無法實現(xiàn);當幼兒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的時候,會經(jīng)歷一些困難,但是幼兒對此并沒有心理準備,或者因為自己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不足而不知所措,而且對應對困難缺乏自信心,甚至在自己的心里會對所面臨的困難夸大其詞,從而無法正確積極的處理事情。
幼兒遇到挫折的時候存在的這種表現(xiàn),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家庭教育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就是幼兒的父親和母親。很多的父母親都對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或者望女成鳳,不僅要求孩子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做,而且還要求孩子處處都是最優(yōu)秀的,而另一方面,為人父母,還會對孩子所提出的各種需求充分滿足,特別是在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方面,作為父母都會全力滿足。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潛移默化的,言行舉止中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1]。也正是由于這種灌輸,導致孩子認為想要得到的都會實現(xiàn),只要自己努力爭取就能夠獲得,由此就會為自己設定了不符合實際的目標,而且在為人處事上,缺乏合作精神,不僅不會寬容對待別人,也不會寬容對待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爭強好勝,愿意享受贏的快樂,但是卻不能夠正確地面對失敗。對于幼兒的行為,家長會一味地遷就,并對孩子的需求想盡一切辦法予以滿足,這就會給孩子造成了錯覺,認為只要自己想要的都會得到。此外,家長對孩子的過于保護,對孩子事情的過度包辦,會讓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依賴心理而使其潛在的能力無法發(fā)揮出來。當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失敗的時候,就必然會產(chǎn)生挫敗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是非常必要的,讓孩子能夠直接面對現(xiàn)實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如果家長沒有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予以高度重視,就會導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差,成人后也許會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而一蹶不振。
(一)家長對家庭挫折教育沒有正確理解
一提到家庭挫折教育,很多家長都會認為是讓孩子吃苦,因此對挫折教育產(chǎn)生心理排斥感。一些家長對幼兒執(zhí)行了家庭挫折教育,但是,采用的教育模式非常極端[2]。比如,一些家長會學習日本的教育方式,讓幼兒在冬季的環(huán)境中穿著單薄的衣服,讓幼兒抵抗寒風以提高其身體素質(zhì)。但是,家長并沒有想過幼兒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是比較弱的,結(jié)果導致孩子生病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日本的教育模式符合了日本的文化環(huán)境,卻不符合中國的文化環(huán)境。特別是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每個人對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對孩子的挫折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異,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沒有被家長所重視的。
(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沒有將幼兒的挫折教育落實到位
在一些家長看來,挫折教育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在家庭生活中并沒有切實地落實,主要的原因是家長怕孩子受苦。中國人目前以獨生子女家庭為主,孩子被視為掌上明珠,因此會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對于這些家長而言,只要孩子快樂,他們就覺得欣慰,而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卻只能夠享受快樂,不能夠面對挫折。特別是家長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期望并給予過度的“照顧、幫助”,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心、責任感和自理能力。有些家長將孩子應該面對的困難一一幫助解決,沒有給孩子受挫的機會,沒有將挫折教育落實到位。
(三)一些家庭盲目地采用挫折教育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挫折教育是非常認可的,但是在使用的方法上有所欠缺,讓孩子處處受罪,無法體現(xiàn)出合理的教育也不理會孩子反饋出來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可以適時地實施挫折教育,但是,并不可以濫用,否則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特別是當孩子遇到挫折而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會使得孩子的自信心減弱[3]。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幼兒期是關鍵時期,為了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可以為孩子設定挫折情境,讓孩子適當受點“苦”,品嘗生活中的“苦”滋味,從中懂得挫折是人生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由此而懂得對挫折教育欣然接受,有勇氣面對困難。
(一)家長要對家庭挫折教育予以高度重視
家長是幼兒重要的教師,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要引導幼兒做事情,讓幼兒自己照顧好自己。這樣做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勞動的習慣,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盡責感[4]。比如,洗漱是幼兒的日常生活內(nèi)容,家長可以經(jīng)常示范給幼兒看。幼兒普遍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會自覺地學習自己的父母行為處事。當幼兒進行洗漱的時候,家長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即便是幼兒的做法不對,家長也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讓幼兒有信心面對學習。再如,某廣告中一位媽媽給婆婆洗腳的動作被自己年幼的孩子看到,當媽媽進屋時孩子卻吃力的端來了一盆洗腳水,說“媽媽,洗腳”,臉上還掛著水珠。這位媽媽就很好的用自身行動對孩子進行了教育,讓他懂得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人照顧小孩,小孩也要懂得付出懂得孝順。而很多孩子在遇到苦難的時候,會對家長存在依賴心理,此時,家長就要鼓勵孩子獨立面對各種困難,并依賴于自己的力量解決各種問題。采用這種引導方式,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主動地面對挫折的能力,最終戰(zhàn)勝各種困難。
(二)對孩子應對事物的能力予以磨練
孩子在成長中會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能和能力,而且還要時不時地面對各種很難完成的任務。此時,家長就需要以常態(tài)心理面對,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處理各種事物,而不是反復地催促。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孩子提高處理事物的能力也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沒有教孩子觀察和思考的能力,而僅僅是教會孩子操作,就難以讓孩子自主地面對一切[5]。所以,家長要舍得花時間對孩子的處事方式進行觀察,可以適當?shù)刂笇麄儾僮?,讓孩子通過理解而掌握各種技巧。家長也可以對孩子的操作進行示范,讓孩子觀察他的操作,從中讓孩子知道這種不正確的操作就必然會導致失敗,所以需要花時間不斷地練習,同時還要不斷地鞏固知識,并提高自身的能力。家長要懂得玩樂中學習的道理,可考慮安排形式多樣的活動,給孩子以足夠的時間,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對孩子進行鍛煉,由此提高孩子的能力[6]。特別是對于知識接受能力較慢的孩子,還要耐心地引導,放慢講解的速度用適合孩子的速度和方式對孩子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對待失敗能夠持有正確的態(tài)度。
(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有鍛煉的機會
給孩子以鍛煉的機會,比如,孩子走路的時候,就要讓孩子自己鍛煉著走,可以用孩子最喜歡的東西吸引他,讓他嘗試著走過來拿到東西,還要對孩子的要求有意識地拒絕。一些孩子喜歡吃的東西,要讓他分給別人吃;讓孩子幫助自己拿取東西;有意識地拖延接孩子的時間,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家長要提供給孩子任何鍛煉的機會,但是不可以難度太大,要循序漸進并讓孩子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歷,從中吸取經(jīng)驗,以對孩子形成鼓勵效應,讓孩子進一步努力。
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已經(jīng)成為目前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課題,直接關乎到幼兒的健康成長。家庭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家長要承擔起幼兒挫折教育的責任。目前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挫折教育中存在著諸多的誤區(qū)而導致挫折教育失敗,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會對幼兒教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紀曉丹.幼兒挫折教育的誤區(qū)與改進策略[J].學周刊,2014(05):210-211.
[2]劉麗英,劉云艷.關于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5):210-211.
[3]劉婷婷.關于幼兒挫折教育重要性與對策的相關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33-34.
[4]李冰杭.高職院校挫折教育探討[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
[5]程五一,楊明歡.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幼兒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研究 [J].中國電化教育,2012(08):28-29.
[6]程五一,楊明歡.淺談家庭教育中的挫折教育[J].新課程(中學),2013(07):151-152.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