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敏
中共文水縣委黨校,山西 文水 032100
?
農村精準扶貧的問題與對策
趙慧敏
中共文水縣委黨校,山西文水032100
農村扶貧工作一直以來是中央非常關心的民生大事,當今,習書記更是把此問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雖然農村扶貧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尤其精準扶貧實施以來,效果更是較為顯著,但是有一些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的,為了更好地進行精準扶貧工作,實現(xiàn)扶貧的更大勝利,是需要不斷地提出更加有效和有針對性的策略來解決更多的問題。這篇文章首先對農村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在對其對策進行探討,從而促進農村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使人們脫貧致富,共同走向富裕。
精準扶貧;農村;問題;對策
自改革開放至今,作為惠民政策中的一部分農村扶貧工作在我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扶貧工作的開展不僅使得很多農村擺脫了貧困,走上富裕的道路,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府部門也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了使貧困地區(qū)有更好地發(fā)展,全面實現(xiàn)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們國家開始于2012年全面開始推行出來精準的扶貧戰(zhàn)略,這就需要各個部門能夠全力支持,共同努力,讓貧困工作更好地開展,使得農村貧困狀況取得顯著的效果。
進行精準扶貧,相比以前的扶貧工作,是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比如我國農村的環(huán)境情況相對復雜的多,而且貧困的人數(shù)相對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導致貧困的因素較為復雜,使得進行精準扶貧策略難度提升,有的難解的問題顯得比較突出,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進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一)很大部分農民未能積極參與到精準識別
進行精準扶貧首先是需要進行貧困戶的識別,要能夠將貧困的人找出來,避免資源的投放出偏差,要使真正在需要幫助和扶持的農戶得到幫扶?,F(xiàn)在我國農村采用“建檔立卡”的形式進行識別,村干部對每戶進行調查登記,會將貧困具信息錄入到貧困信息系統(tǒng)。但是這個過程中,好多村民未如實填寫或參加??傊?,由于村民參與精準識別的積極性不高,有的抱著一種“等靠要”的心態(tài),使得精準識別的過程達不到精準的實現(xiàn),好多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戶未能得到幫扶。
(二)落實精準幫扶工作不夠到位
貧困的形成是有不同原因的,因此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地區(qū)需要房屋改造,有農產戶需要生產救援以及低保救助等,精準扶貧就是要分清這些原因,然后有針對性進行幫扶。但是現(xiàn)在有的農村并沒有落實到精準幫扶,未能因戶制宜。例如,有的對幫助身心健全的貧困戶和對待有殘疾的貧困戶的救助卻很是相似。有的對有一技之長的人和游手好閑、坐吃空山的貧困戶的幫扶沒有不同。以上只是個別舉例,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幫扶是沒有進行差異化分的,使得幫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沒有能使其完全擺脫貧困。
(三)扶貧資金來源較為單一
扶貧資金是扶貧工作的物質基礎,為了有效地推進精準扶貧,是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做保障的?,F(xiàn)在我們國家的扶貧資金主要來自于中央財政以及地方財政。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剛過去的2015年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就高達460億。由于我國貧困人口多,資金由上及下分配,到每個貧困戶的錢已經變的微乎其微了。而地方財政收入是和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緊密相連的,因此,地方政府對扶貧的財政支出是很有限制的,尤其像我們國家廣大的西部這樣的地方,地方政府更是力不從心。所以說扶貧資金來源的單一性就導致了資金的相對緊缺性,所以說很多項目并不能落實,這就阻礙了精準扶貧的推進。
(一)加強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建立脫貧的信念
脫貧致富不僅是政府的職責所在,也是需要農民首先有致富的信念,只有這樣,大家齊心協(xié)力才能夠實現(xiàn)真正的走向富有。但是現(xiàn)在很多農村的貧困人群之所以富不起來,扶不起來,甚至還會出現(xiàn)越扶越窮的狀況,就是因為缺乏致富勇氣以及實干精神。有的人大都是“等靠要”的不思進取的思想。所以進行精準扶貧錢是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使他們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意愿,提高自覺的踐行能力幫助他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念和信心。
(二)扶貧要做到對癥治療,確保幫扶效果
由于導致各地區(qū)人們貧困的原因有多種,因此開展扶貧時就需要抓住重點,找到原因,對癥下藥,靶向治療,只有這樣才會達到更好效果。對于擁有技能的貧困人員,可以幫助引導就業(yè),確保可以有較穩(wěn)定的經濟來源。對于那些思想落后好吃懶做的貧困戶,是需要加強思想教育,使他們要先有“脫貧”的思想,還要進行技能培訓,引導其就業(yè)進而實現(xiàn)脫貧致富??傊?,對不同狀況的貧困戶的扶持要采取不同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實現(xiàn)精準幫扶。
(三)能夠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實現(xiàn)全國脫貧攻堅
進行精準扶貧僅靠政府的扶貧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吸納社會上的力量支持。只有動員了全社會的理論之后才可以拓寬資金的來源渠道,共同合力實現(xiàn)脫貧攻堅。那么政府首先需要健全東西部扶貧協(xié)助機制,東部發(fā)達的地區(qū)要能夠根據(jù)良好的財政收入給予西部一定的資金上的支援,逐步實現(xiàn)共同的富裕。其次,還要建立評價考核機制來保證不同企事業(yè)機關單位要落實扶貧的責任。最后,國家還應出臺各種優(yōu)惠的政策來引導與支持各民營企業(yè)、社會團體和個人能夠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大家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共同團結起來幫助貧困人們能夠擺脫貧困。
習總書記曾經強調過,要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繁重的任務就是能夠解決農村尤其貧困地區(qū)。如果沒有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的小康,就沒有建成全面的小康。所以為了能夠保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就必須抓緊健全精準扶貧機制,解決在農村精準扶貧中出現(xiàn)的問題,實現(xiàn)精準扶貧戰(zhàn)略。各個黨政委政府部門要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點,以確保小康社會的最終全面勝利,使貧困的人們都可以如期脫貧。
[1]鄢紅兵.創(chuàng)新“金融+” 實施精準扶貧——當前我國金融扶貧的難點及對策[J].武漢金融,2015(9):56-59.
[2]黃秀云.精準扶貧模式及路徑優(yōu)化探析——基于恩施市龍鳳鎮(zhèn)扶貧試點的調查[J].北方經貿,2016(5).
[3]劉彥隨,周揚,劉繼來.中國農村貧困化地域分異特征及其精準扶貧策略[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6(3):269-278.
D632.1
A
1006-0049-(2016)19-0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