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茗惠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北京 100000)
探討高校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茗惠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北京 100000)
近些年,二胡不僅在專業(yè)演奏及創(chuàng)作方面具有較大的進步,并且二胡在高校教學中也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可是二胡進入高校的時間較短,并未構(gòu)成完善、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體系,在教學實踐當中還具備一些問題,應(yīng)當通過具體可行的對策進行解決。
高校;二胡教學;問題;對策
二胡是傳統(tǒng)的樂器,最早產(chǎn)生于唐代的少數(shù)民族樂器當中,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二胡從理論中定位為五個把位,如此則開拓了二胡的演奏音域,令二胡的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給予了二胡全新的藝術(shù)內(nèi)涵,并且二胡的重量較輕、體積較小,便于攜帶,其已經(jīng)變成了社會時尚。二胡藝術(shù)不但出現(xiàn)在民間藝人中,還變成了諸多青年學生的愛好。
(一)演奏的方式無法統(tǒng)一
我國幅員遼闊,二胡是民間的一種樂器,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并且所有地域的二胡演奏風格差異較大。北方人具有豪爽的個性,這一地域的二胡在演奏時還具有十分豪邁的風格。江浙一帶的人溫柔似水,所以在二胡的曲調(diào)中則具有柔美的風格。山西人性格粗獷、奔放,所以在演繹時則飽含了秦腔的戲劇性。內(nèi)蒙古一帶則結(jié)合了馬頭琴與四胡的演奏方式,具有蒼涼的感覺。所以進行二胡教學時,并不具備統(tǒng)一的標準。高校二胡教學不但具有地域性,還具有門派之爭。依照地域的差別,二胡的門派具有北派與南派的差異。被不同門派所影響,老師在傳授二胡時則不會傳授其他派別的方法,所以令學生在學習中過于片面[1]。
(二)加強技巧教學、忽略樂器民族化
當前高校眾多老師均尤為注重教學的技巧,認為只要將技巧教給學生則完成了教學任務(wù),卻對民族化特點過于忽略。二胡屬于民族樂器,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如果令具有民族性的樂器西洋化,則有照貓畫虎的效果。當前高校的教學較為流行高技術(shù)的傳授,難度較高的二胡樂器中,有《流浪者之歌》、《吉普賽之歌》等,徹底將二胡的民族化拋出腦后。而且當前還具有二胡西洋化的狀況,二胡的民族化受到嚴重的威脅[2]。
(三)加強理論,欠缺示范
高校二胡教學應(yīng)當將理論作為指導,可是二胡屬于演奏的樂器,必須將二胡演奏的方法傳授給學生。高校當中,有些專業(yè)老師僅傳授給學生二胡的理論知識,卻對示范方法過于忽略,從而導致學生十分了解二胡的理論知識,但是卻對二胡的演奏束手無策。對于僅注重操縱性的樂器而言需要加強示范教學,由于二胡教學需要在掌握相關(guān)理論后,學習其演奏的方式,以及感受到二胡樂器真正的韻味。
(四)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老師傳授學生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而學生有所成績時則倍感驕傲和欣慰。老師具備如此心理實屬平常,可是當前高校老師太過追尋成績,往往會急功近利,出現(xiàn)拔苗助長的現(xiàn)象。如此不但影響學生學習二胡,還會令學生無法把握二胡中的靈魂與內(nèi)涵,真正摧毀了學生在二胡方面的發(fā)展。
(一)本身素質(zhì),極力完善
對于二胡的教學而言,所有進行二胡教學的老師均需加大本身素養(yǎng)的提升,熟知所有地域的各類風格,掌握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將門第之見剔除,在傳授二胡的過程里需加強傳授二胡的民族性特征,需極力讓學生練習二胡演奏的方法以及特有技法,令學生可以深深體會到二胡的靈魂所在。還需讓學生清楚二胡發(fā)展的趨勢,以便在學習當中可以令二胡獲得更加科學的發(fā)展。
(二)傳授示范,多聽多看
對于二胡的教學而言,老師的傳授以及示范均尤為關(guān)鍵,任何一方面都不可欠缺。透過將這兩方面融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樂曲的精髓,并且更有利于把控演奏的方式。例如對運弓的講解而言,不但要將運弓所動用的身體部位詳細說明,還需將具體的動作、強度細說清楚,還需搭配示范的動作,如此才可以讓學生真正了解運弓的技巧。再例如,對《江南春色》樂曲的傳授中,老師需要先將樂曲的意境全數(shù)傳達給學生,并且需要讓學生多聽、多看關(guān)于江南絲竹樂曲的演奏,常聽則會自然將江南的韻味表達出來,之后再通過逐段示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如此才可真正演繹出江南水鄉(xiāng)中由清晨的朝陽至黃昏的晚霞景致。
(三)循序漸進,科學規(guī)范
老師在向?qū)W生傳授二胡演奏的基礎(chǔ)訓練過程中,需注重科學的規(guī)范化。在二胡的教學當中,通常會有諸多學生在步入大學以后,因為之前在學習二胡時并不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僅僅為了高考進行了一些難度較大的樂曲練習,從而導致進入大學后令學習十分費力,并且學習一首樂曲時間較長,一旦無法獲得良好的成效,則會令學生喪失掉學習的樂趣。對于二胡的教學而言,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傳授,這也是傳授所有知識的一項基本定律,也成為眾多事物發(fā)展的基本原則。二胡教學需要由簡到難、由低到高。想要令二胡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邁向世界,則需如小提琴等樂器一般進行發(fā)展。例如小提琴的練習是通過《開塞》、《霍曼》著手,再進行《克萊對爾》以及《帕格尼尼練習曲》的學習,如此才能夠令學習更加科學、更為規(guī)范,所有人都可以看得懂、聽得懂、學的懂。對于二胡教學的老師而言,也需拋卻功利之心,真正分析二胡練習的階段性,令二胡樂器可以由基礎(chǔ)到中級練習再到高級演奏,邁向更加科學的發(fā)展之路,邁向世界[3]。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
對高校的二胡老師而言,所有人均需不斷探尋自身特色教學方法及風格。并且所有二胡老師均需清楚,二胡教學應(yīng)屬雙向過程,不僅要展現(xiàn)出老師的主導作用,還需有效展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二胡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的融入到教學當中,才可完成二胡教學的最終目的。激勵學生提出問題,通過現(xiàn)代化方式進行輔助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在技術(shù)與理論方面細心指導學生。
總而言之,對于素質(zhì)教育而言,二胡成為了目前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在真正的教學中具有眾多影響教學品質(zhì)的因素,只有真正解決高校二胡教學中的問題,才能夠良好的引導高校進行二胡教學。
[1]李正平.二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5):84-85.
[2]肖梅.高校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青年文學家,2012,(12):51-52.
[3]趙濤.高校二胡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應(yīng)對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2,(5):245-246.
張茗惠,女,漢族,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民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