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果(浙江省衢州市文化館,浙江 衢州 324000)
?
淺談地方工科院校電聲樂隊的組織與訓練
魯 果
(浙江省衢州市文化館,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電聲樂隊是由電吉他、電貝司、架子鼓、電子合成器等各種不同電聲樂器混合組編而成的,演奏的音樂音響豐富、通俗易懂,深受人們歡迎。由于表演形式與流行音樂緊密相連,電聲樂隊尤其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成為大學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論述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關于組織地方工科院校電聲樂隊的思考。
【關鍵詞】地方工科院校;電聲樂隊;組織與訓練
地方工科院校學生專業(yè)設置以工科專業(yè)為主,兼有少部分文、理科專業(yè)。以筆者所在的工學院為例,全院共有機械工程、汽車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等13個系,以及1所獨立學院、2個二級學院,有本科、碩士研究生兩個辦學層次。學院于2001年組建了大學生藝術團電聲樂隊,隊員們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并不定期參加演出活動。隊員們都非常熱愛電聲音樂,而且對所在團隊充滿感情,但總體音樂水平不高,家庭條件大多比較普通。在上述條件下,怎樣組織校園電聲樂隊訓練一直是筆者在教學中努力思考的問題。
電聲樂隊的音色極其豐富,一架電子合成器所擁有的音色是可以包攬甚至超過管弦樂隊。電聲樂器的音量具有極大的可調性,電聲樂隊在組合上不必顧慮音量平衡的因素。因此,人員少、效果好是電聲樂隊的一大特點。旋律性樂器、和聲節(jié)奏性樂器、低音聲部樂器三方面是構建電聲樂隊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小型電聲樂隊最適用于校園,一般5-6人即可組成,分別為主音吉他手1名、節(jié)奏吉他手1名、貝斯手1名、鼓手1名、鍵盤手1名。節(jié)奏吉他手與鍵盤手常常兼做主唱,也可另設專任主唱,其他隊員做和聲配唱。演出時,主唱一般在舞臺中間靠前的位置表演,樂器一般在靠后一些的位置排定,架子鼓在中間,左右兩邊分列吉他和貝斯。此外,還可根據(jù)曲目的需要,加入薩克斯、小號、小提琴、中國民樂等色彩樂器,以豐富演奏風格。
通常情況下,大學校園樂隊的成員都是具有一定演奏基礎的,自然也會有自己的樂器。因為是業(yè)余學生樂隊,所以一般的普及型樂器基本就能滿足日常訓練與校園演出的要求了。電吉他可以選擇500—1000元價位的,效果器500元左右的即可。60瓦以上的吉他專用音箱大約300元左右,同檔位的貝斯專用音箱價格也與此相近。架子鼓可選經濟實惠的國產津寶牌。鍵盤一般使用電子琴或合成器,日系產品的彈奏手感和音色效果通常更好。話筒在日常排演中損耗較大,選擇較低價位的更符合實際。如有條件,演出時可租用專業(yè)舞臺燈光、音響設備,它們能夠對營造層次豐富的視聽效果起決定性作用。在日常訓練及演出中,都需要仔細做好資金計劃,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
理工科大學生有獨特的欣賞音樂的思維方式,如何引導學生將慣用的邏輯思維恰當運用到音樂學習中,從而更理性地多層次、多角度地感受音樂,是筆者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求真務實、接受能力強是理工科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此,樂隊的組織與訓練應當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訓練氛圍
學習電聲樂器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活動,它要求學生有堅強的毅力,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因此,教師的適度寬容能夠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使他們能夠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作為業(yè)余時間的藝術活動,教師更應該用微笑這把“鑰匙”來開啟師生融洽的“枷鎖”。訓練氛圍好了,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訓練效果也明顯提高。
(二)合理安排訓練的內容
使學生掌握作為一名電聲樂手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訓練內容安排如下:
入隊第一學年:學習樂理基礎知識,排練簡單的樂隊合奏曲目,加強學生在樂隊中相互配合與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入隊第二學年:逐步加入音樂結構較為復雜的曲目,加強各樂手演奏技術的熟練程度與合作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增加對歌曲寫作及編配手法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樂曲的能力。
入隊第三學年:拓寬演奏曲目的范圍,加大排練的難度,鼓勵學生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和改編的嘗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其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視野,學習更多新知識,在訓練之外應當注重學生在音樂方面的交流,比如推薦自己看過的精彩演出視頻、教學音像資料、隊員們排練和演出的視頻等等,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一個平臺,隨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問題,并及時改善,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三)確定隊長及其職責
選出一名技術較好、能力較強的隊員擔任隊長。隊長需要提前組織篩選排練曲目,制定排練計劃,并協(xié)助老師管理隊內事務。
(四)適當參加校內外各種演出
現(xiàn)代音樂教育正是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體驗、參與為出發(fā)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為目的的基礎素質教育。演出總是學生們最激動、最快樂的時候,平時的刻苦訓練只有在演出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回報。樂隊成員適當參加校內外各種演出,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鍛煉心理素質,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但要注意學生必須以學習為主,文藝活動要控制好度的問題。
(五)關心隊員的學習和生活
教師應當了解現(xiàn)在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經常與他們談心。學生們常常會對大學的學習與生活不適應,甚至有迷茫的感覺。及時了解學生的困難,盡力給予他們幫助,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形成學習與生活的良性循環(huán)。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發(fā)展個性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讓他們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
大學生電聲樂隊的組織是一項系統(tǒng)、具體、細致的工作。組建樂隊有助于開闊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其精神生活,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此外,樂隊在建立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只有始終把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作為主要教學目的,才能真正達到樂以輔德、樂以益智、樂以促體、樂以怡情的功效。
參考文獻
[1]《電聲搖滾樂隊基本訓練法》,王保安,199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