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虹美
?
愛心日記
■文|劉虹美
11月10日上午,75歲的李金花阿婆特地從斜土路步行來到愛心窗口捐款2000元。李阿婆對我們說:“我是代表兒子徐黔海來捐款的,我和老伴都是支內貴州回滬人員,我自己的退休金每月是3000元多一點,老伴的退休金與我的差不多,現在我們一家都從貴州回上海了,兒子從交大畢業(yè)后也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現在我們生活得很好?!苯又畎⑵庞謱ξ覀冋f:“前幾年我們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助學部結對助學了一位上海師范大學的學生,這孩子已畢業(yè),所以我們就不結對了,我們想把錢捐給你們,再由你們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樣做很有意義,你們的工作我們是很放心的?!?/p>
11月16日上午,上??哲娝{鴻幼兒園的兩位老師特地從楊浦區(qū)換乘地鐵來到愛心窗口捐款1830元。兩位老師告訴我們:“這些錢是我們全體中班組孩子們的義賣所得款,現在全部捐獻給你們,以示愛心?!彼麄冞€告訴我們:“我們中班組全體小朋友都積極參與此次活動,他們紛紛將家里的玩具、圖書、磁帶等拿來幼兒園與伙伴們互換并支付一些愛心費用,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又顯示了孩子們的愛心,活動開始前,我們就在幼兒園里張貼出了‘愛在藍鴻,愛心義賣’的倡議書?!眱晌焕蠋熯€對我們說了他們這次活動的口號:義賣有價,愛心無價。臨走前我們開具了收據和捐贈證書,另外還贈送給他們愛心粘紙和《至愛》雜志。兩位老師說:“回園后,我們會把愛心粘紙貼在孩子們的身上,讓他們感到光榮,我們會利用課間閱讀《至愛》雜志里的愛心故事給孩子們聽,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是老師們的職責,有愛心的孩子長大后一定能成才?!?/p>
張子良是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創(chuàng)業(yè)培訓班的一名學員,經過培訓中心的創(chuàng)業(yè)培訓,現在小張已成功創(chuàng)業(yè),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因為他親身體會到只有自己努力,辛勤付出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在他的帶領下,好多創(chuàng)業(yè)班的學員都已創(chuàng)業(yè)成功,走上了工作崗位。為了鼓勵和激發(fā)小張及其伙伴們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培訓中心特地請小張來培訓中心的創(chuàng)業(yè)班講課,讓更多學員了解和分享創(chuàng)業(yè)的經過與成功之路的經驗。小張的課講得很好,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個成才者的艱辛與努力。課后培訓中心給了小張185元的授課費,小張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因為培訓中心培訓得好,加上自己的努力,但最主要的是社會給了自己工作的平臺,自己理應感謝社會,感謝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培養(yǎng),所以小張堅決不拿185元授課費,于是培訓中心的老師就將這筆錢捐來了愛心窗口。培訓中心的老師說他們會把收據和證書寄給小張留作紀念,我們贈送的《至愛》雜志他們也會一并寄出,我們讓培訓中心的老師轉達我們對小張的謝意,并祝小張工作順利。
11月份上門捐款共計7人次,募集善款共計人民幣122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