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雪(天河區(qū)岑村小學,廣東 廣州 510650)
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
周 雪
(天河區(qū)岑村小學,廣東 廣州 510650)
德育教育是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對于小學而言,德育教育就是學校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教育有其獨特的重要性。本文從德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實施的重要性以及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期望能對小學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德育教育;小學音樂;重要性;實施;滲透
目前,德育教育是我國小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缎抡n標》明確指出,德育教育需要滲透在每個教育學科和環(huán)節(jié),目前有很多學校在日常教學中都滲透著德育教育。比如,有的學校編寫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謠,在課間活動時讓學生們背誦,有的學校舉辦德育教育的文體活動等。小學音樂課程因其課程特點的特殊性,所以它更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作者根據(jù)自身多年音樂教學經驗,從德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分析了德育教育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逐步滲透,期望可以將德育教育與小學音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
中國歷來被認為是禮儀之邦,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也被國外很多國家所認可。德育是傳統(tǒng)美德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德育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所謂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所包含內容較廣,如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等都包含在內。狹義的德育專指的是學校德育,可以理解為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yǎng)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在小學教育階段,德育指的就是學校對小學生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它教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德育教育是小學生在校所受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孩子們思想單純,心靈純潔,所以對于廣大小學教師而言,不僅要交給學生過硬的知識和本領,更要注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的培養(yǎng)。通過滲透德育教育,使他們能夠明辨真善美、假惡丑。對于小學音樂課程教學而言,因為音樂課程本身屬于素質教育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而非理論講授,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優(yōu)美的旋律、動人的情感去感染每個學生,促使學生健康向上生活態(tài)度的養(yǎng)成,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凈化和提高學生的道德和思想水平,使學生具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國的高尚情懷,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素養(yǎng)。
(一)教師以身作則,做德育教學的代言人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起著標桿榜樣的作用。教師往往被學生所崇拜和認可,所以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對于教師而言,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質是必須的,這樣才能引領學生的思想道德方向不偏移,使學生的行為舉止更加文明化。對于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首先要求教師將德育教育置于自身的言傳身教之中,然后通過自身的引領示范作用,從言談舉止中感染學生,使學生學到除知識以外的更多的知識。例如,音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儀表打扮。因為很多音樂老師由于自身對藝術的追求,所以穿著打扮也是時尚潮流,有些還過于夸張,這可能就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鑒于此,音樂教師要穿著大方、整潔。此外,授課教師還要注重教學儀態(tài)的端莊,教學態(tài)度要嚴謹,教學過程要富有激情,通過這些方面的示范,在潛力默化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題材具有代表性,有意識開展德育教育
音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學題材開展德育教育。當然這個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既不能顯得教學過程突兀,又不能離開德育教育這條主線。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教學題材的積累和篩選,既要注意發(fā)現(xiàn)題材,又要學會思考,從題材中提煉出精髓。例如,有首耳熟能詳?shù)母锩枨陡璩》排@伞?,這首歌曲可以認為是開展德育教育的典范。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們講授王二小的革命故事,或者估計學生自行講授王二小的革命故事,甚者還可以引申出雞毛信等革命故事的講授,然后在講授唱法以及所歌唱的意境。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重溫革命故事,得到革命的洗禮,形成熱愛祖國的意識。多選擇,多講授,通過這種教學題材的選擇,學生會形成更強烈的愛國意識,發(fā)奮學習,而且會樂于接受更多的德育知識。
(三)創(chuàng)立德育教育情境,潛移默化感染學生
每首歌都有一個故事,每首歌都蘊含一個豐富的人生哲理,教師要善于總結每首歌的真諦,在課堂中創(chuàng)立德育教育情境,用每首歌都教會學生某些道理。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地的在課程中融入某些名人軼事、英雄故事等,既可以使學生開闊知識,又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例如,《賣報歌》,可以先給學生講授以前的苦難生活,然后再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對比,使學生產生憶苦思甜的感覺,既可以使學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又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所以創(chuàng)立德育教育情境,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領悟到更多的人生道理,有助于學生良好德育品德的形成。
(四)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升德育教學效果
目前,多媒體課件教學已成為了教學手段的主流。這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使教學更直觀,更有趣味性,而且還可大大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音樂教師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制作相關的課件來輔助德育教育的實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歌所蘊含的意義,教師就可以制作一段小視頻做為引子,來使學生感悟到那個時代的情感與激情,這樣,學生的興趣得到提高,學習有了積極性了,自然樂于接受相應的德育教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教育與音樂教學的巧妙結合可以認為是教育的創(chuàng)新,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創(chuàng)新、研究和總結,使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
[1]張彬.試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4).
[2]馬黎.試析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5 (4)∶20.
[3]謝麗娟.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藝術科技,2015(12)∶278.
[4]陶艷芝.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對策[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