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娜
(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再談聲音的四大屬性
羅麗娜
(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眾所周知,聲音的四大屬性在實際音樂作品中各自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音的高低與長短主要表現(xiàn)了旋律的起伏與特征;音的強弱體現(xiàn)了音量的不同程度;音色讓我們區(qū)分開了小提琴還是長笛,改變任何一個屬性,我們都會明顯地感覺到旋律的變化。
四大屬性;聲音;理論與實踐
振動的快慢程度決定著頻率的高低。振動越快,頻率越高;振動越慢,頻率越低。頻率主要決定著音的高低。它與音高正相關。即頻率越高,我們聽到的音就越高;頻率越低,我們聽到的音就越低。
中學課上我們曾今做過這樣的實驗,物理老師拿一把梳子,當他用手以較快速度劃過時,我們聽到的音就感覺比較細,高;當用手以較慢速度劃過時,我們感覺到的音就比較粗,低。當我們用熱水瓶打開水的時候,剛開始水罐到熱水瓶的底部,這時我們聽到的音比較低,漸漸地當熱水瓶被灌滿的時候,我們聽到的音就比較高,這時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得出這樣的結論,熱水瓶已經滿了,因為我們聽到的音比較高。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音高與頻率正相關的這個關系了。
頻率不是決定音高的唯一因素。“音高作為一種心理感覺,與頻率、振幅、聲波疏密等因素都有密切關系?!?/p>
音值,即音的長短。它與延續(xù)該音的時間有關系。延續(xù)時間越長,音值越長;延續(xù)時間越短,音也就越短。顯然,音值與延續(xù)時間正相關。音樂的長短又是相對的,也就是說音符的長短我們必須放在速度中競相比較。“即取決于樂曲的性質和形象內容所決定的進行的快慢?!?/p>
音值的長短直接表達出了人類的思想感情,正是音值的長與短,才使我們對自己聽到的音樂加以聯(lián)想,使音樂表達的內容在我們的想象中完善。
例如我們比較的熟悉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長音給人一種遼闊的感覺,我們在歌唱時總是在想象著如何把自己的聲音傳到大草原的那一邊,這也正是長音帶給我們的意境,長音流露出了歌唱家內心的情感,傳遞了平緩、舒展、喜悅的感情。我們往往用音值較短的音符來表達一種具有爆發(fā)力的、短促的、跳躍性的動作。
音量,主要依賴于振幅的大小。它是指聲音在響度上的強弱程度的不同。響度是一種主觀感受。聲強是一種客觀現(xiàn)象。但是這兩者也不是按比例一一對應起來的。當聲強相等的時候,例如我們在聽交響音樂會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地聽辨出小提琴的旋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各自的旋律聲部相比就比較難了,為什么會是這樣一種現(xiàn)象呢?聲強等同的時候,它們的音區(qū)不一樣,樂器的承擔的聲部一個是高音區(qū),另一個則是低音區(qū)。也就是樂器聽起來給我們的響度是不一樣的。
音量逐漸加強,往往表達出了一中強烈的、激動的情感;例如黃河大合唱中混聲合唱《黃河船夫曲》,一開始“咳呦”來讓我們聯(lián)想到黃河上的船夫拼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zhàn)的情景,作品一開始把聽眾拉到這個畫面,讓我們去聆聽,去想象……
這樣的例子很普遍,強的音量傳遞給了我們一種強烈的感情。往往表達了勝利的、戰(zhàn)斗性、隆重的樂曲;相反,平穩(wěn)而又溫柔的性質的旋律,需要我們用較小的音量來表達出來作品的內涵,例如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寫的《搖籃曲》里,一開始利用了很弱(pp)的音量,體現(xiàn)出了入睡的意境。八分音符的伴奏肢體的選用,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來搖籃搖擺的效果,這樣作曲家家的那種充滿愛意、溫暖、親切的感情通過很弱的音量傳遞給了聽眾,使人充滿了關懷和溫暖。
那么,我們憑借什么才可以辨認出來到底是小提琴還是圓號的聲音呢?小提琴和圓號的發(fā)聲它們都有著各自的獨有的特性,我們就把它叫做音色了。
就大多數(shù)人的感覺來說,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中的各種樂器的音色與代表的形象非常吻合。在這部作品中,作曲家用長笛來代表小鳥,音色很透明、純凈、清脆,體現(xiàn)出了小鳥的靈活和好動;雙簧管代表鴨子,給聽眾一副鴨子好比就在眼前蹣跚的走路的步子,生動形象;單簧管代表貓,我們可以想象出貓在捕捉獵物時的神情;大管代表粗獷的聲音,刻畫出了嘮嘮叨叨的老爺爺形象;弦樂代表少先隊員彼得,曲調優(yōu)美,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的機智勇敢;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獵人的射擊聲;圓號就代表著可怕的陰森的狼等等;作曲家用不同的樂器所發(fā)出的不同的音色將各個人物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我們不能將音的四大屬性與它們的物理屬性等同。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相互影響、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正是這四大屬性構建并且牽連了基本樂理課的其他教學內容。
[1] 阿?列?奧斯特洛夫斯基,孫靜云譯.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法論文集[M].北京:音樂出版社,1957,29.
[2] 韓寶強.關于“音”的性質的討論.中國音樂學,2002,03.
[3] 朱玉璋.基本音樂理論教程.西安出版社,2007.
[4] 音樂基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長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5.
羅麗娜(1985-),陜西寶雞人,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助理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理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