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琰
(西安文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西安 710065)
?
陜西研學旅游提升策略研究
崔 琰
(西安文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西安 710065)
陜西是我國的教育資源大省,接收海外留學生居全國前列,是具有發(fā)展研學旅游的巨大潛在市場,但目前在國際合作、部門協調機制、管理規(guī)范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約研學旅游發(fā)展的現實問題。針對此,應從政策和措施著手,搭建有效平臺,加強區(qū)域合作,強化對入境研學的旅游宣傳力度,加強安全保障,設計差異化與多樣化的主題產品,促進陜西研學旅游的發(fā)展。
陜西;研學旅游;提升策略
研學旅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就帶著學生游走于列國之間,遍踏山川都邑,廣求知識,豐富閱歷,考察政風民情,宣傳禮樂文化長達14年之久,堪稱世界研學旅游的先師和典范。西漢司馬遷為調查史實而周游天下,最終著成不朽之作《史記》,這是通過研學旅游的形式為后代記錄下的歷史真跡。唐宋時期,我國許多賢士走出書齋,通過參觀國家旅游名勝而獲得文化熏陶、情感互動,從而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反映展示個人抱負、展現山川秀美的詩歌與篇章,推動了我國文學歷史的發(fā)展。
旅游是游客進行放松休閑的一種活動,其主要目的在于心靈的體驗,是一種身心的享受。[1]但研學旅游略有不同,研學旅游是以學生(不限于狹義的在校學生,還包括其他伴有學習目的的人)為主體,集旅游、學習為一體,以增進技藝、增長知識為目的,以線路旅游的形式組織到居住地以外的國家或地區(qū)進行觀光游覽、生活體驗、學習特定知識等的主題旅游活動。從國際視野看,研學旅游可以分為入境游、出境游和國內游;按行為模式可分為團體修學旅游和個人研學旅游;按學科分類可分為自然科學研學旅游和人文社科研學旅游;按體驗程度可分為單向體驗研學旅游(聽講、觀光等)和雙向體驗修學旅游(互動和參與等)[2][3]。根據《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的規(guī)定,研學旅游產品的開發(fā)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陜西是我國的教育資源、科技資源、旅游資源大省,接收海外留學生主要集中在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人數逐年遞增,從2001年的1 214人增加到2005年的2 711人、2009年的4 866人、2013年的6 749人,位列全國各省份前10名。分布在省內和國內其他省份的規(guī)模數以萬計的入境留學生,為陜西發(fā)展入境研學旅游提供了潛力巨大的市場[4]。
(一)有利于文化交流,提升陜西省的國際形象
旅游經濟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文化經濟,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靈魂,是旅游景觀吸引力的源泉。陜西省歷史悠久,不僅有豐厚的歷史積淀,更有現代化的高新產業(yè)園,著名高校也是星羅棋布。近年來興起的研學旅游,是旅游行業(yè)中文化與經濟一體化發(fā)展的典型模式,是陜西省融入國際、提升國際形象的優(yōu)良契機。通過研學旅游,可以讓更多的國外青少年感受陜西,體驗陜西,增進對陜西的了解,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陜西省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陜西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間的文化交流,從而有利于提升陜西省的國際形象。
(二)提升旅游產業(yè)升級轉型
發(fā)展入境研學旅游有利于產品升級,促進都市旅游持續(xù)發(fā)展,適應了陜西省打造高層次、精品化、品牌化旅游產品的發(fā)展方向,有助于旅游產品的優(yōu)化升級,促進陜西旅游由傳統(tǒng)的觀光型逐漸向包括娛樂體育、醫(yī)療保健、文化研修等多功能、高層次的精品旅游項目發(fā)展[5]。
(三)有利于產業(yè)聯動,拉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
旅游業(yè)是關聯度極高、帶動性極強的綜合性產業(yè),其乘數效應和加速效應異常明顯。每逢金融危機和經濟困境,旅游業(yè)都是首先充當啟動和帶動經濟發(fā)展的先鋒;根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yè)增收4.3元,每增加1個就業(yè)崗位,可間接帶動7個人就業(yè)。研學旅游作為旅游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涉及教育、交通、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方面,有利于拉動其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促進經濟的快速、良好、可持續(xù)增長。
(一)陜西省入境研學旅游市場有待拓展
從國際研學旅游市場來看,入境研學旅游已成為不少國家入境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入境研學旅游的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旅游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眾多外國游客研學旅游目的地已經轉向中國,北京、上海的研學旅游市場已經初具規(guī)模,我國的入境研學旅游市場仍具很大潛力,研學旅游產品亟待開發(fā)。依托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游資源,陜西具有拓展研學旅游市場的先天優(yōu)勢,但研學旅游市場開發(fā)現狀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入境研學旅游市場的開拓方面,陜西仍需要下大力氣進行拓展[6]。
(二)入境研學旅游的宣傳力度不夠,地區(qū)差異較大
通過對陜西省入境研學的外國學生問卷分析,發(fā)現陜西研學旅游宣傳力度有待加強,急需拓展信息獲取的渠道;其次陜西各地市研學旅游區(qū)域聯動和發(fā)展層次存在較大的斷層,西安的研學旅游首位度過大;再者研學旅游的外國學生旅游花費偏低,其因主要在于研學旅游產品與各地特殊文化發(fā)展結合度較低,娛樂型產品有待加強。
(三)缺乏專門推進入境研學旅游的部門與機構
陜西省入境研學旅游發(fā)展?jié)摿Υ螅袑W旅游市場發(fā)展不成熟,需要有專門從事入境研學旅游的部門與機構的指導與推進,積極有效建立跨行業(yè)合作項目運行機制。如目前在入境研學旅游人次統(tǒng)計調查中,無法及時有效地從旅游管理部門、教育部門、公安部門等機構獲得統(tǒng)一、準確的一手數據,甚至連留學人員的數字也存在幾個不同的版本,這些都是缺乏專門機構管理的弊端體現,無法獲取準確的市場規(guī)模,必將對相應的發(fā)展策略造成影響。
(四)缺乏鼓勵發(fā)展研學旅游的優(yōu)惠政策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政府出臺了多項便利政策,給予研學旅游一些優(yōu)惠、相關入境減免程序較為完善,對開發(fā)學生旅游市場的旅行社實行線路設計、稅收等方面的優(yōu)惠,研學旅游逐步走上了有序發(fā)展的道路,而陜西省針對入境研學旅游也沒有相關政策的支持,針對簽證難辦等關鍵性問題沒有明確政策指示;入境學生也不能享受與國內學生一樣的待遇,整體價格水平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入境留學人員將陜西作為目的地的選擇。
(五)各部門對于研學旅游的思想認識不夠,配合不足
不少部門對研學旅游發(fā)展的重要性在觀念和認識上存在差距,特別是對如何以研學旅游為特色來開發(fā)旅游產品,以帶動旅游業(yè)全面發(fā)展的認識不足,大多數部門和學校對研學旅游抱著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片面強調安全,使得出游空間及內容受限。另外,入境研學旅游涉及旅游、教育、交通、外事等多個部門,在入境研學旅游發(fā)展中各部門也缺乏有效的配合,影響了入境研學旅游的快速發(fā)展。
(一)加強海外入境研學旅游的宣傳力度
1.加大宣傳力度。要在現有的接待條件下,調整接待資源,增加海外宣傳的資金投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的范圍。例如,建立專門的“陜西省入境研學旅游網站”,及時、快捷、準確地在海外傳遞赴陜西省進行研學旅游的詳盡信息,首先要把產品線路做得豐富詳細、內容充實,并注重學生特點來設計交流平臺,使得研學旅游在開發(fā)中得到一定的反饋信息或建議;其次要對陜西省發(fā)展入境研學旅游的人文環(huán)境進行宣傳,重點是陜西省的入境留學生優(yōu)惠政策及獎勵政策的宣傳。
2.分層次進行宣傳。在宣傳方式上,可通過研討會、展覽等多種形式讓世界的媒體、旅游界、學校了解陜西省豐富的高校資源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做大做強研學旅游,除了獨特的產品外,多渠道的宣傳營銷是必不可少的。積極發(fā)展旅游網絡營銷,旅游企業(yè)或政府部門可以建立專門的網站宣傳研學旅游產品,要充分利用大眾媒體,尤其是校園網、教育機構及學生感興趣的報紙、雜志,或在市區(qū)繁華點、學校相對集中的地區(qū)設立“研學旅游問詢中心”等。重點開發(fā)日、韓、美市場,結合絲路經濟帶建設,拓展中亞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港、澳、臺地區(qū)市場。
(二)建立推進機制,加強與國外旅游機構和相關部門的合作
為了盡快有效開發(fā)日本、韓國、美國及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旅游市場,拓展陜西省的入境研學旅游市場,建議設立“陜西省研學旅游指導小組”“青少年研學旅行綠色通道”,加強與國外旅游機構和相關部門的合作。制定相關入境研學旅游團隊免簽政策出臺出境和入境簽證、旅游機構資質的專項政策,提升陜西研學旅游的發(fā)展空間。
(三)實行區(qū)域合作和政策優(yōu)惠戰(zhàn)略
應加強西安與周邊地市的合作,高度重視各地市的旅游協作,力爭開發(fā)多樣主題的研學旅游產品,滿足不同研學旅游者的需求,打造多條品牌研學旅游線路。在交通方面給予學生優(yōu)惠;對于開展研學旅游項目的旅行社,有關部門應從社會效益出發(fā)給予稅收、線路安排等方面的關照;此外,還可以培養(yǎng)一批專業(yè)的經營研學旅游項目的旅游企業(yè),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政府還可以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模式,設立學生旅游的專項資金,鼓勵旅行社開拓學生旅游市場。
(四)實行入境研學旅游規(guī)范管理,加強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由于研學旅游者以青少年為主、人數多停留時間長、青少年又活潑好動,安全問題是旅行社發(fā)展入境研學旅游的主要制約因素。要提升從業(yè)人員的服務質量,就必須從旅游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職業(yè)道德、業(yè)務水平、知識結構等方面抓起,以提高整體服務質量,完善相關的保險制度,從設備設施建設到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都要堅持“安全第一”原則,降低風險。
(一)培養(yǎng)開拓研學旅游市場的專門人才
入境研學旅游項目對文化的內涵要求較高,參加入境研學旅游的學生一般都有較強的求知欲,樂于與人切磋交流,因此要全方位地加強研學旅游人才的培養(yǎng),配備一批專業(yè)的外語導游,提高導游人員的素質。使研學旅游者在游覽中不僅能得到美的熏陶,而且能學到廣博的知識并得到道德情操的升華。聘請旅游目的地的高校教師及相關人員擔當講解員,聘請高校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承擔接待任務,加強旅游及文化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二)為國內學校與國外學校間的國際合作搭建有效平臺
教育部門要鼓勵學校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并為之搭建有效平臺。大力支持陜西省的初中、高中、大中專院校與國外的學校建立定向培養(yǎng)的合作項目,重點向日本、韓國的研學旅行團開放包括高中、職業(yè)中學、中專、技校等類別的國際教育服務,擴展合作范圍,加強陜西省各類學校的海外宣傳等。結合不同學校的專業(yè)設置和學科特點,針對性地開發(fā)校園文體交流、科技旅游、文化古跡游、民俗文化參與體驗旅游等有特色的體驗性旅游項目。
(三)設計主題突出的研學旅游產品品牌
利用陜西省豐富的歷史積淀、多種教育資源,制作出主題鮮明的旅游產品,在不同時期推出不同主題,充分運用品牌策略,保持顧客的忠誠度,不斷將新產品推向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的海外研學學生。讓研學成員能夠真正地親近大自然,集旅游、學習為一體,達到增進技藝、增長知識的目的,在實踐中學習歷史知識,感受文化氣息,進一步擴大陜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突出地方特色,實現研學旅游產品的差異化與多樣化
通過旅游商品的設計與生產,形成與其他地區(qū)商品的差異化,可根據留學生有較高的文化水準這一特征,設計出差異化的旅游產品、制定游戲規(guī)則,開發(fā)出旅游費用適中的留學生文化旅游專線,將學習與旅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旅游的同時能學到知識,要注意休閑性與研學的嚴肅性有機結合,融知識性、參與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讓外國學生在陜西省游覽的同時,能較深刻地領略到陜西省獨特悠久的民俗風情,感受中國的歷史文化。
[1] 張艷.西安曲江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游客網絡日志文本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25-128.
[2] 張駿,古風,盧鳳萍.日本來華研學旅游市場特征及發(fā)展策略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7):72-79.
[3] 高群.基于SSM的陜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場結構演進分析[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143-145.
[4] 李艷花.陜西入境旅游市場發(fā)展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2(1):34-37.
[5] 潘宇,馬耀峰,白凱.陜西省入境旅游產業(yè)結構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2-17.
[6] 崔琰.基于城鄉(xiāng)一體化視角的農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以關中地區(qū)為例[J].唐都學刊,2015(1):104-108.
[責任編輯 王銀娥]
On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Shaanxi Tourism Research
CUI Y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Shaanxi is a large province with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mmense market potentials in tourism research, ranking first in China in receiving foreign students.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ector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etc. In light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build more effective platforms, to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popularity of tourism research, to ensure the safety guarantees, design differentiated and diversified theme product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tourism research.
Shaanxi; tourism research; promotion strategy
F590.75
A
1001-0300(2016)03-0112-04
2016-01-09
陜西省旅游局課題:“陜西省修學旅游市場發(fā)展研究”(sxta2014005)
崔琰,男,陜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農學博士,主要從事區(qū)域旅游資源開發(fā)與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