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勝春
(安徽省泗州戲劇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淺談現(xiàn)代泗州戲《一罐黃金》的矛盾沖突建構
宮勝春
(安徽省泗州戲劇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一罐黃金》是安徽省泗州戲劇院精心打造的一部當代泗州戲作品。本文簡析了《一罐黃金》中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傳統(tǒng)觀念與現(xiàn)代觀念、人與人不同是非觀念等幾組主要矛盾沖突的建構,并對作品矛盾沖突建構的時代特征和藝術魅力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矛盾沖突建構;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傳統(tǒng)觀念與現(xiàn)代觀念;人與人不同是非觀念
作為反映生活本質、揭示作品主題、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矛盾沖突在戲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戲劇理論中流行這樣一種觀點:沒有沖突就沒有戲曲。
矛盾沖突在作品中的構成系統(tǒng),稱之為矛盾沖突建構。文藝作品(包括戲曲)能否讓人產生思想共鳴,能否給人帶來審美愉悅,與作品中矛盾沖突建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通過對泗州戲新創(chuàng)作品《一壇黃金》中矛盾沖突建構的淺析,管中窺豹地對探討、研究戲曲矛盾沖突建構的時代特征與藝術魅力,做一次拋磚引玉的嘗試。
《一罐黃金》是安徽省泗州戲劇院精心打造的一部當代泗州戲作品,演出后得到了戲曲專家的肯定和廣大觀眾的歡迎。作品以城市拆遷改造為背景,圍繞一罐黃金產生的曲折故事,歌頌了社會主義文明新風。
作品的主人公是61歲的農民錢老大,老伴早逝,他把一兒一女拉扯成人,受盡千辛萬苦。城市拆遷改造,錢老大獲得一筆拆遷補償款。他把這筆錢變賣成金條,準備用來養(yǎng)老。錢老大的兒子金寶、兒媳榮華和女兒金鳳出自不同的目的,對這些黃金各有打算。于是,圍繞著這一罐黃金,錢老大和他的兒子、兒媳、女兒,還有錢老大所愛的進城打工者李秀蘭及其子玉良之間,產生了一段恩愛情仇、矛盾交織、巧合不斷的故事?!兑还撄S金》故事中展示的主要矛盾沖突,由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傳統(tǒng)觀念與現(xiàn)代觀念和人與人不同是非觀念之間的矛盾沖突構成。
血緣親情是華夏兒女人與人之間最親密、最穩(wěn)定的關系,重視血緣親情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不斷受到沖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血緣親情關系在赤裸裸的物資利益面前,發(fā)生了顛覆性的異化。怎樣正確處理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泗州戲《一罐黃金》對這一難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妻子早逝后,錢老大“既當爹又當娘獨熬春秋”“ 屎一把尿一把甘做馬?!保褍号冻扇?,他和兒女之間有著最深的感情??墒牵诮饤l面前,錢老大一家的血緣親情受到了極大考驗。錢老大一生坎坷,現(xiàn)在這筆錢就是他的命根子,自然不肯輕易出手;女兒金鳳作為村支書,為了杜絕村民們有錢后大手揮霍,甚至“賭光花光敗壞光”,想帶領村民們入股度假村開發(fā)。但村民們都在觀望錢老大的態(tài)度,父親的帶頭不支持使她舉步維艱;兒子金寶兩口子本來認錢為親,再加上外面欠有賭債,就盯著父親的拆遷補償款不放,企圖攫為己有。就這樣,一家四口圍繞著一袋黃金,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沖突。
《一罐黃金》第二場集中展示了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的矛盾沖突,錢老大在家里拿著金條好像拿著燙手山芋,為了不讓兒女找到,他把金條藏來藏去、最后藏在一罐醬豆里,煞費苦心。兒女來找父親,女兒金鳳為勸錢老大入股度假村開發(fā),苦口婆心;兒子金寶卻想著拿父親的錢去還賭債,別有用心。圍繞著一袋黃金,有著血緣至親關系的父子三人,由于各自的立場、地位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差點爭吵起來,從而形成了典型的戲曲矛盾沖突。這種矛盾沖突怎樣發(fā)展、怎樣解決,自然引起觀眾極大的審美興趣,為劇情的向下發(fā)展形成了很好的鋪墊。
血緣親情是中國人最重視的情感,物資利益直接影響到人的生存狀態(tài),這兩者產生矛盾沖突,自然就會碰撞出許多火花。 《一罐黃金》在劇本中抓住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矛盾沖突做足文章,并利用血緣親情和物資利益的矛盾沖突不斷引發(fā)、解決新的懸念,使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自然聯(lián)系自己去思考血緣親情和物資利益的關系等問題,從而對這一社會問題產生新的、漸進式的認識。
中國歷史悠久,經過歷史洗禮后許多古人的思想被保留下來,成為沿用至今的傳統(tǒng)觀念。有些傳統(tǒng)觀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另外一些卻在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里與當代觀念產生了矛盾沖突。《一罐黃金》直接表現(xiàn)了舊城區(qū)拆遷改造和城市大建設中傳統(tǒng)觀念和當代觀念的矛盾沖突,宣揚了符合時代特征的當代觀念,批評了落后保守的傳統(tǒng)觀念。
《一罐黃金》表現(xiàn)的傳統(tǒng)觀念與當代觀念的矛盾沖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家庭財產集體共享觀念和個人所有觀念的矛盾沖突,錢老大和兒子金寶、兒媳榮華的沖突就集中凸顯了這個矛盾。傳統(tǒng)觀念中家庭財產具有集體共享性,即家庭財產只屬于家庭全體成員,不屬于個人,即便是家長也只是家庭財產的管理者而不是所有者。因此在金寶、榮華眼里,父親這個家長就是“提款機”,錢老大的黃金他們理所當然也應有一份。在這種觀念指導下,他們對父親軟纏硬磨,甚至以離婚來威脅,目的就是要獲取部分黃金,來填那填不滿的賭債之坑。錢老大是一個文化不高的農民,他把拆遷補償款視為自己的合法所得,拒絕了兒子、兒媳對黃金的非分之想,甚至對女兒要他“入股度假村開發(fā)”的好意也不領情,這是因為錢老大沒有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而是盡早地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規(guī)劃,把拆遷補償款作為養(yǎng)老資產,這說明錢老大已自覺不自覺地具有了財產個人所有的當代觀念。他和兒子、兒媳圍繞一袋黃金產生的沖突,實際上反映的就是家庭財產集體共享觀念和個人所有觀念的矛盾。
另一方面是合理理財和盲目捂錢觀念的矛盾沖突。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由于金錢財產來之不易,所以許多人對財產都是采取“捂”的方式,即把財產牢牢地藏在家里,甚至極端的把財產埋在地里、藏在房梁上,而很少把錢用來投資,“以錢生錢”。錢老大在這一方面是個典型代表。為了捂錢,也為了不讓兒女知道錢在哪里,他先是把黃金藏在一罐醬豆中,后又自作聰明地把黃金連醬豆埋在一棵老榆樹下。而他的女兒金鳳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為了帶領村民走致富之路,她堅持勸大家不要捂錢,更不能揮霍,而是用拆遷補償款進行“入股度假村開發(fā)”合理理財,讓大家成為“股東”,使自己的財產呈“加法”、甚至“乘法”地增值。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新觀念戰(zhàn)勝了舊觀念,金鳳的好意得到了村民們的理解,大家紛紛入股,美好的“環(huán)湖度假村”建成后給人們帶來了富裕與祥和。
在人類社會里,不同的人由于所屬社會階層和思想觀念的不同,對事物的認識自然不同,面對相同的事物也會產生不同的是非觀念。這種不同是非觀念在戲曲中就會產生激烈的矛盾沖突。《一罐黃金》中對黃金不同的觀念就是如此。為了要把父親的黃金攫為己有,金寶夫妻費盡心機,他們不僅乘父親不在到家中翻箱倒柜,還跟蹤父親、把父親埋在大榆樹下的一罐醬豆(以為黃金在罐里)偷走。他們腦袋里沒有是與非的區(qū)別,血緣親情可以不考慮,只有獲取金條才是他們的目的。結果他們的所作所為把父親氣得摔倒路旁、被送進醫(yī)院。
而同樣面對黃金,李秀蘭、玉良母子則與金寶夫妻完全不同。因為陰差陽錯,錢老大誤把醬豆和藏在醬豆中的金條一齊送給了李秀蘭。發(fā)現(xiàn)黃金后,雖然李秀蘭母子只是生活拮據的進城打工農民,雖然玉良做夢都想開個擦鞋修鞋店,但他們的信念是“人間最貴是真情”,他們明確“咱怎能為錢不仁私欲重,咱怎能為錢就把良心扔,咱怎能一念之差失本性”,于是母子倆毫不猶豫,把金條還給了錢老大。人與人不同是非觀的矛盾沖突使《一罐黃金》的劇情達到高潮,母子的是非觀不但感動了錢老大與金鳳,也教育了金寶夫妻,最終李秀蘭和錢老大有情人終成眷屬,玉良的擦鞋修鞋連鎖店也夢想成真。
泗州戲《一罐黃金》的作者站在觀察、表現(xiàn)當代社會生活的高度,以當前頗具代表性的血緣親情與物資利益之間、傳統(tǒng)觀念與現(xiàn)代觀念之間和人與人不同是非觀念之間等矛盾建構劇本的戲曲沖突,使這部戲曲形成了高度集中、曲折多變的戲劇情節(jié),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產生了感人的藝術魅力。應該說,《一罐黃金》中精妙的矛盾沖突建構,對劇本演出的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朱恒夫.論新時期的戲曲劇本創(chuàng)作.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2]王習明.當代中國農民的家庭財產觀念演變及其對家庭倫理的影響.西部農村研究網.
[3]鄭榕華.論權力運作圖式的建構與矛盾.新浪博客,2012,9(4).
J8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