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瑩
(云南省武定縣白路鎮(zhèn)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云南 武定 651608)
論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傳承與保護
宋 瑩
(云南省武定縣白路鎮(zhèn)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云南 武定 651608)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是當?shù)匾妥迦嗣駛鹘y(tǒng)的習俗歌謠,承載著與白路彝族的歷史、祭祀、生產生活以及圖騰崇拜等相關的大量文化信息。必須要充分認識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價值,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推動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傳承與保護。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文化傳承
位于滇中武定縣的白路鎮(zhèn)是一個彝族、苗族、傈僳族和漢族等多民族雜居的鄉(xiāng)鎮(zhèn),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酒歌之鄉(xiāng)”。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白路博大精深、風格獨特的彝族酒歌文化和絢麗多彩、形式多樣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入開展白路彝族酒歌的保護、發(fā)掘和繼承工作,對于推動白路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促進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傳承以及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白路鎮(zhèn)彝族酒歌是一種古老民歌藝術,與彝族人的飲食、服飾以及習俗等密切相關,具有鮮明的區(qū)域性、傳統(tǒng)性以及古樸性等特征,具有豐富獨特的文化內涵。
(一)白路彝族酒歌是特定歷史時期彝族生活“活化石”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歷史悠久,并世代相傳。因此,通過對彝族酒歌進行研究,可以窺見豐富的彝族文化遺俗。例如,白路彝族在酒筵上吃肝生時唱的《佳肴歌》,再現(xiàn)了白路彝族先民挾弓弩牧羊時的生活場景,而吃“肝生”則保留了先民“與虎同食”的某些習俗,揭示出遠古時代彝族先民的生活方式。而白路彝族父母及老人們在酒筵上唱的《賓客調》《送親調》《迎親調》《留客調》等,用于安撫新娘及其父母,表示對婚禮的祝賀,增添婚禮的喜慶氣氛等??傊涠ò茁芬妥寰聘璺从沉颂囟v史時期彝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及其思想觀念。
(二)白路彝族酒歌反映彝族人的心理與情感內涵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彝族人民群眾的喜愛。彝族酒歌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主要在于武定彝族酒歌反映的是彝族人的民族心理,傳達的是彝族人的情感內涵。白路彝族人在以酒助興的同時,傳達出獨特的情感與信息,這是武定白路彝族酒歌與一般酒令相區(qū)別的一個顯著特點。白路鎮(zhèn)彝族酒歌是彝族情感交流的產物,從酒歌中可以看見彝族人對朋友的尊重、對友誼的赤誠,充分展現(xiàn)出彝族人善良、樸素、誠摯以及勤勞等性格。在日常生活中,白路彝家人哪怕只有一口酒,都要一人喝一半,一人喝一口,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情感體驗。
(三)白路彝族酒歌展示出彝族人獨特的道德倫理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是彝族人的生產方式與生活規(guī)范的有效傳達,具有明顯的教育功能與道德訓誡意義。在武定白路當?shù)?,彝族長者利用飲酒聚會的機會,借助于酒歌這種藝術形式,向年輕一代傳授生產生活經驗以及為人處世的學問等。例如,武定白路彝族重視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等良好道德品行以及高尚精神情操的傳承。白路鎮(zhèn)彝族人舉行結婚時,在堂屋門坎外會舉行這樣的儀式:用青松毛挽成兩個結,用一根紅線串起來,橫拉在門兩邊,媒人站在門內的新郎和門外的新娘之間,端上一碗酒,唱上酒歌《解松毛結》調,“青松”象征著夫妻感情常青不衰,解結表示今后夫妻生活順順當當、和和美美,傳達出武定白路彝族人對于美好道德倫理以及高尚精神情操的推崇。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是彝族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但面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商業(yè)文化等的沖擊,白路彝族酒歌的傳承與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一)強勢文化的沖擊
武定白路彝族歷史悠久的酒歌,以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和生動的表現(xiàn)手法,傳達出彝族民族獨特的情感內涵與心理蘊藉。但是,隨著當前經濟社會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在強勢文化的沖擊下,武定白路彝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發(fā)生顯著變化。例如,白路鎮(zhèn)平地村的酒歌習俗在當?shù)匾呀浹永m(xù)多年,舉辦婚宴時有熱鬧的婚宴酒歌,組織祭祀時有祭祀酒歌,在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長者在酒筵上吟唱民族歷史,傳授彝族習俗。但是,現(xiàn)在當?shù)氐拇蟛糠帜贻p人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小孩,會唱酒歌的老人在逐漸減少。而且酒歌的習俗也不斷在簡化,酒歌已出現(xiàn)消亡的趨勢。
(二)商業(yè)文化的侵擾
白路彝族酒歌的生命在于其所處的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當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受到商業(yè)力量的侵擾,武定白路酒歌正在喪失其傳統(tǒng)性,酒歌文化習俗逐漸被異化。例如,彝族畢摩調主要用于紅白事、喜慶節(jié)日以及祭祀等重大活動。但是現(xiàn)在很多商業(yè)演出,在演唱這些彝族酒歌時,不考慮莊重肅穆的場合。原本在接待親朋好友或婚喪嫁娶時演唱的歌曲,由于開發(fā)旅游的需要,把民間歌舞表演作為吸引游客眼球的“商品”,將白路彝族酒歌搬上酒店筵席,這實際上是對彝族酒歌的破壞。
(三)保護政策出現(xiàn)偏差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與保護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保護意識淡薄以及重申報輕保護的情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度開發(fā),實際上卻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傷害。武定白路彝族酒歌作為彝族人的一種酒令,上級有關部門在開展保護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保護性破壞的后果。例如,在宣傳中使用固定的曲調以及歌詞等,會造成傳統(tǒng)酒歌曲調的流失。在刻錄光碟時,將部分彝語用漢語同音字代替,也會導致酒歌詞調的變化等后果。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是白路鎮(zhèn)彝族特定社會歷史時期的重要產物,具有民俗學、歷史學以及人類學等珍貴價值。因此,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
(一)廣泛推廣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普及
文化傳承,首先是文化遺產價值觀念在民眾中的普及,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傳承。因此,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傳承,必須要重視培養(yǎng)并激發(fā)起年輕人的文化認知與情感體驗,一方面,要安排彝族酒歌傳承人組織舉辦“彝族酒歌進校園”非遺傳承活動,向中小學生開展酒歌文化知識及相關禮儀的宣傳以及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白路彝族酒歌培訓機制。將彝族酒歌培訓作為群眾性文體活動的重要內容來抓,每年舉辦四期彝族酒歌培訓班,努力營造白路彝族酒歌全鎮(zhèn)人民會唱的良好氛圍。
(二)重視做好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傳承
傳承人是武定白路彝族酒歌保護與傳承的主體,傳承人對于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一方面,要積極申報有代表性的白路彝族酒歌傳承人,鼓勵他們接班帶傳,舉辦彝族酒歌及禮儀培訓班。另一方面,以“白路鎮(zhèn)文化站”為依托,在全鎮(zhèn)范圍內收集與酒歌相關的酒文化、酒歌文化樂器以及生產生活實物等,組建白路彝族酒歌傳習展室,向外界展示白路彝族酒歌獨特的魅力。
(三)扎實開展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收集
為了做好酒歌的傳承保護工作,應當重視開展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普查及資料收集工作。首先,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白路彝族酒歌進行收集、整理與研究,目前,已收集白路彝族酒歌精編30首。其次,編輯出版白路彝族酒歌培訓教材。將收集整理出來的30首彝族酒歌編輯成培訓教材《白路彝族酒歌》并印刷出版2000冊,作為舉辦白路彝族酒歌培訓班和非遺傳承進校園活動的鄉(xiāng)土教材。最后,制作《白路彝族酒歌》光碟。邀請省、州、縣彝族酒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錄制《白路彝族酒歌》DVD專輯1000碟,作為宣傳《白路彝族酒歌》的載體,打造成宣傳白路的一張民族民間文化名片。
(四)積極推進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藕合
結合武定白路彝族酒歌保護現(xiàn)狀,把白路彝族酒歌保護與白路旅游開發(fā)結合起來,實現(xiàn)彝族酒歌保護與地方旅游資源開發(fā)的良性藕合與互動。首先,組建“白路彝族酒歌展演隊”,讓外界傾聽白路聲音,推動白路彝族酒歌展演與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有效融合。其次,建好“白路彝族酒歌傳唱大舞臺”,以“火把山民族文化廣場”為依托,以白路彝族酒歌文化為元素,彩繪白路彝族酒歌傳唱大舞臺背景墻。最后,舉辦“激情酒歌·唱響白路”彝族酒歌傳唱活動,以“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節(jié)為依托,不斷提高白路彝族酒歌的影響力。
武定白路彝族酒歌,作為白路彝族人民傳統(tǒng)的習俗歌謠,是白路鎮(zhèn)彝族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結晶,承載著白路彝族的歷史、祭祀、生產生活以及圖騰崇拜等大量的文化信息。為了做好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必須要深刻認識到當前白路彝族酒歌傳承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扎實推進武定白路彝族酒歌的推廣普及工作。
[1]王朝輝.彝族酒歌發(fā)展探析[J].蘭臺世界,2015(7).
[2]楊瀟.彝族酒歌的特色[J].民族音樂,2013(1).
[3]周國慶.“酒文化”在武定彝族酒歌中的表現(xiàn)[J].民族音樂,2013(3).
K892.3
A
宋瑩(1983-),女,云南武定人,本科,武定縣白路鎮(zhèn)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