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意購買誘騙“微商”送貨實施搶劫
近期,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qū)連續(xù)發(fā)生多起針對“微商”以購買商品為由約其送貨、見面后實施持刀搶劫的案件。目前,隨著“微商”銷售商品渠道增多,犯罪嫌疑人盯上了這一群體伺機作案。此類案件作案對象明確且發(fā)案率上升可能性較大。為防止此類案件頻發(fā)或演變?yōu)閻盒园讣?,漢中市公安局漢臺分局結合案件現(xiàn)場勘查及案件受理情況,對發(fā)案特點、作案手段等進行研判分析,提醒市民群眾做好防范。
案例一:7月4日9時許,報警人汪某的妻子小劉在微信上出售商品,陌生人通過微信加小劉為好友,以“購買商品要求送貨”的名義將小劉誘騙至漢臺區(qū)某橋下附近一片樹林中,2名陌生男子突然沖出,持刀威脅小劉通過手機微信轉賬給對方1萬余元,并搶走其價值5000元的一部手機后逃離現(xiàn)場,涉案總價值1.5萬余元。
案例二:6月22日,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添加受害人小孫為好友,了解到小孫在做足貼微商。6月24日12時許,嫌疑人通過微信語音聯(lián)系受害人小孫購買足貼,要求其送貨至某橋下交易。待受害人小孫將足貼送至指定地點后,一名女子將受害人帶至附近一片樹林中,此時出現(xiàn)2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持折疊刀威脅受害人小孫給錢,另一男子從小孫包中搶走現(xiàn)金700元后,繼續(xù)威脅小孫籌錢,后逼迫其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犯罪嫌疑人分3次轉賬4300余元,收到錢后將受害人小孫放走。
此類案件的作案對象明確,直接指向“微商”。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平臺功能添加微信好友,鎖定作案目標,在運用語音、文字等方式騙取受害者信任后,以購買其代理商品要求送貨為由將受害者約到偏僻樹林處進行持刀威脅、索要受害者攜帶的現(xiàn)金,并要求受害者向微信賬戶轉賬。
在以上2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選擇的作案對象均為女性“微商”,作案地點均在某橋下附近的樹林中,作案手段均為嫌疑人持刀加語言威脅。嫌疑人通過語言威脅使受害者產生心理畏懼,以便于逼迫受害者轉賬給自己。
社會各界要加強安全防范宣傳,通過微信平臺、公安微博等公布案情、作案手段及特點,提高“微商”防范意識,提醒“微商”對有買家提出在位置偏僻、人煙稀少處收貨時要格外警惕。警方同時加強了視頻卡口信息查詢,根據受害者對嫌疑人體貌特征的描述,分析嫌疑人前往作案地的路徑,查詢相關卡口視頻監(jiān)控信息,爭取發(fā)現(xiàn)嫌疑人線索。
在顧客下單后,“微商”店家送貨過程必須要多一個心眼,有陌生人要求送貨上門時,交貨地點一定要選在人流量較多的公共區(qū)域,偏僻的地點一概不要送。確實需要送貨到家時,應止步于門外,不要隨便就進入客戶的家中,以免發(fā)生不測。如果遇到壞人,要隨機應變與其周旋,爭取將傷害降到最低,要記下對方的體貌特征,逃脫之后迅速報警,以便警方及時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