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團結
(江陰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江陰 214415)
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85例臨床分析
吳團結
(江陰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江陰 214415)
目的 總結分析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江陰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8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85例患者中,83例在腹腔鏡下完成闌尾切除術,2例因闌尾根部穿孔,回盲部水腫嚴重中轉開腹手術。戳孔感染2例,所有腔鏡手術患者均未出現(xiàn)腸粘連、腸梗阻及腸漏等并發(fā)癥,平均住院4.5 d,隨診半年無異常。結論 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野開闊,集診斷與治療于一體,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是治療闌尾炎的首選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腹腔鏡;闌尾炎;闌尾切除術
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病、多發(fā)病,闌尾切除術是普外科治療各類闌尾炎的有效手段,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技術的發(fā)展,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是目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新的行之有效方法之一[1]。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85例,83例在腹腔鏡下完成闌尾切除術,2例因闌尾根部穿孔,回盲部水腫嚴重中轉開腹手術。戳孔感染2例,所有腔鏡手術患者均未出現(xiàn)腸粘連、腸梗阻及腸漏等并發(fā)癥,手術成功率達97.6%,本文就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的手術方法和療效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取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85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53例,年齡在19~55歲,平均年齡35歲,其中急性闌尾炎74例,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11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5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3例,闌尾根部穿孔2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病史和腹部陽性體征。
1.2 方法:患者術前常規(guī)備皮、保留導尿。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臍孔作l cm弧形切口,放入10 mm Trocar,建立氣腹,CO2氣腹壓力維持12~13 mm Hg,先插入腹腔鏡探查腹腔,按照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及盆腔的順序探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后,在左下腹反麥氏點處切1 cm橫行切口,放入10 mm Trocar作為主操作孔,經(jīng)右腹直肌臍與恥骨聯(lián)合間做5 mm橫行切口,放入5 mm Trocar作為副操作孔,分別置入腹腔鏡器械。患者轉頭低足高左傾30°體位,用吸引器吸凈腹腔膿液,順結腸帶找到闌尾,從右側Trocar置入普通抓鉗,提起闌尾,從左側Trocar置入電鉤,分離粘連組織及闌尾系膜,遇闌尾動脈時,分離鉗自闌尾根部穿孔,穿遞4號絲線結扎闌尾系膜,完整分離闌尾系膜至闌尾根部,自右操作孔放入用7號絲線自制套扎線圈結扎闌尾根部兩道,鈦夾夾閉遠端闌尾,自套扎線0.3 cm處用電鉤切斷闌尾,殘端電灼。單純性闌尾直接從左下腹切口取出,化膿穿孔闌尾裝標本保護套中從左下腹切口取出,視闌尾炎癥情況決定是否沖洗腹腔及放置腹腔引流管,關閉氣腹,排空腹腔內氣體,縫合切口,術畢。
1.3 術后處理:患者術后予以吸氧、心電監(jiān)護,行抗炎補液等對癥治療,術后第1天下床活動,予以流質飲食,術后第3~4天復查血常規(guī)正常后予以出院。
本組85例中,83例行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2例因闌尾根部穿孔,回盲部水腫嚴重中轉開腹手術。戳孔感染2例,所有腔鏡手術患者均未出現(xiàn)腸粘連、腸梗阻及腸漏等并發(fā)癥,手術成功率達97.6%,平均住院4~5 d,隨診半年無異常。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的最常見疾病,也是急腹癥中最常見疾?。s占1/4),是闌尾的最常見疾病。手術切除是目前公認的治療闌尾炎的有效方法[2]。自從1983年Semm首次報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以來,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器械和技術的發(fā)展,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目前正漸漸顯露出它的優(yōu)勢。和傳統(tǒng)的進腹行闌尾切除術(open appendectomy,OA)相比,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野開闊,集診斷與治療于一體,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3]。
闌尾始于盲腸根部,是三條結腸帶會和的地方[4],通常位于右側髂窩,長4~9 cm、直徑在0.5 m左右,囊性結構。近年來證明它是一個淋巴器官,參與B淋巴細胞的產(chǎn)生和成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急性闌尾炎雖然是普通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但由于在臨床上個體差異較大,尤其在青年女性[5],因此在臨床診斷上存在較高的誤診率,可高達7%~28%。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具有傳統(tǒng)的進腹行闌尾切除術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如下:①手術切口的感染機會明顯減少。進腹行闌尾切除術具有較高的手術后切口感染率[6],原因主要是手術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部位,其次是手術過程中的醫(yī)源性沾染,再次是手術創(chuàng)傷所致。而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可以很好的避免上述的缺陷。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切口不與腹腔內發(fā)炎的闌尾和炎性滲出物接觸,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對肌體損傷小,因而有效的降低了切口的感染率[7]。尤其適用于肥胖患者,切口感染率明顯降低。②手術對肌體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大大縮短。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明顯降低了術者術中對腸道的干擾,患者術后消化道功能恢復快,術后可以早期進食,早期下床活動,縮短了住院時間[8-9],減少了并發(fā)癥。③術中視野開闊,方便尋找闌尾。闌尾的位置隨著盲腸的位置而有變異,并不都是在麥氏點,有些異位闌尾可能位于肝下、盆腔或腹膜后間隙,這時進腹行闌尾切除術尋找闌尾相當困難。而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術中視野開闊,手術操作空間大,在術中尋找闌尾的時候,更為方便。而且對于腹腔炎性滲出物的清理更加方便,對盆腔的沖洗會更加徹底,從而減少腹盆腔的繼發(fā)感染。④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腹壁切口瘢痕更小,更符合美容的需要。⑤能全面
的探查腹腔和盆腔,診斷和治療相結合。對診斷不明的腹痛患者,尤其是年輕的女性伴婦科疾病時,能提供更為可靠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的發(fā)展,尤其是腹腔鏡器械改進以及腔鏡手術技巧的成熟,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將成為普外科治療闌尾炎的一種新的手術方法。經(jīng)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術野開闊,集診斷與治療于一體,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闌尾手術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有利,劉凡,葉穎江,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急性和慢性闌尾炎中應用療效的比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2):93-95.
[2] 賀華勇,朱小勇,喬士興.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3(1):460.
[3] 滕廷鵬,張春皎,李勝,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成人急性闌尾炎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3):2670-2673.
[4] 王有利,劉凡,葉穎江,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急性和慢性闌尾炎中應用療效的比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2):93-95.
[5] 黃曉暉.老年急性闌尾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2):106-107.
[6] 李愛敬.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比較[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4):1139-1140.
[7] 郭文帥.急性闌尾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23例臨床分析[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1):86.
[8] 郭全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tǒng)開腹切除術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23):39-40.
[9] 陳志敏,王敬學,上官惠敏.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4):122.
R656.8
B
1671-8194(2016)32-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