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睿
(遼寧省沈陽于洪恒暉綜合門診部,遼寧 沈陽 110027)
卡維地洛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分析
馬 睿
(遼寧省沈陽于洪恒暉綜合門診部,遼寧 沈陽 110027)
目的 探討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卡維地洛完成干預后獲得的輔助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門診部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作為實驗對比研究對象。分組依據為對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的不同輔助治療方法;對于A1組(觀察組57例)患者接受的輔助治療方法為基礎治療+卡維地洛;對于A2組(對照組56例)患者接受的輔助治療方法為基礎治療;通過對比臨床相關指標等以突出卡維地洛輔助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結果 A1組患者LVEF水平為(55.13 ±13.25)%;LEDVⅠ水平為(50.13±10.23)mL/m2,LESVⅠ水平為(23.93±7.64)mL/m2;A2組患者LVEF水平為(46.25±15.39)%;LEDVⅠ水平為(61.06±12.63)mL/m2,LESVⅠ水平為(34.83±8.92)mL/m2;A1組優(yōu)于A2組明顯(P<0.05)。結論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輔助治療過程中,卡維地洛的有效應用,針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以及心室重構表現出積極的影響,凸顯卡維地洛輔助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卡維地洛;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因為患者出現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使得患者的管腔表現出狹窄狀態(tài),患者的血管內膜表現出粗糙不平的現象,對局部血流通過造成阻礙或者使其延緩,出現了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黏附以及表現出血栓的現象,最終導致冠狀動脈發(fā)生閉塞,對應心肌表現出急性缺血性壞死導致[1]。選擇卡維地洛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將患者的心功能顯著改善。為了確定最佳的輔助療法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加以治療,此次研究中主要將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展開分組研究,采用卡維地洛對57例A1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以輔助治療后,在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癥狀方面發(fā)揮顯著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門診部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作為實驗對比研究對象。分組依據為對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的不同輔助治療方法;A1組(57例):男35例,女22例;年齡為31~66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96±2.39)歲;患者患病到住院的平均時間為(5.83±3.25)h;A2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齡為30~69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82±2.41)歲;患者患病到住院的平均時間為(5.85±3.29)h;對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實施有關檢查,最終有效確診?;颊吆喜⒈憩F出煩躁癥狀、呼吸困難癥狀以及發(fā)紺等系列癥狀。將表現出嚴重病變以及存在藥物禁忌的患者加以排除。觀察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礎資料,均衡性顯著(P>0.05)。
1.2 方法:臨床采用基礎療法對A2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溶栓治療,不對患者選擇β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臨床在A2組患者基礎上,對A1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添加卡維地洛進行治療[2]。首先選擇卡維地洛(12.5 mg)進行口服,用藥頻率為1次/天;間隔2 h后,將用藥劑量增加,直至25 mg。在12 h后,要求患者繼續(xù)選擇卡維地洛(25 mg)進行口服。將上述的系列用藥劑量定為藥物的初始治療劑量[3]。初始治療完成后,轉為長時間用藥治療,主要選擇卡維地洛(12.5 mg)進行治療,用藥頻率為2次/天,對患者持續(xù)治療時間定為6個月。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體征發(fā)生的變化進行認真觀察,確保當患者表現出不適感或者表現出不良反應后,能夠立即采取對應方法加以疾病治療[4]。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ESVⅠ(左心室收縮末容積指數)、患者的LVEF(射血分數)、患者的LEDVⅠ(舒張末容積指數)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加以觀察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于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數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臨床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完成,LESVⅠ等指標實施t檢驗(以 表示),當P<0.05為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發(fā)現,A1組患者LVEF水平為(55.13±13.25)%;LEDVⅠ水平為(50.13 ±10.23)mL/m2,LESVⅠ水平為(23.93±7.64)mL/m2,表現出不良反應的患者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5%(1/57);A2組患者LVEF水平為(46.25±15.39)%;LEDVⅠ水平為(61.06±12.63)mL/m2,LESVⅠ水平為(34.83±8.92)mL/m2,表現出不良反應的患者7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0%(7/56);在上述系列指標表現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明顯(P<0.05)。
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輔助治療藥物采用卡維地洛,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在具體治療過程中,其可以將患者的心臟負擔以及室壁張力有效減少,針對患者神經內茶酚胺的分泌進行有效抑制,針對心肌生長發(fā)揮顯著促進作用[5]。此外針對患者的左心室可以發(fā)揮顯著的重塑效果,針對心力衰竭的出現進行有效延緩。在選擇卡維地洛藥物實施輔助治療過程中也存在諸多注意事項[6]。例如此種藥物同選擇洋地黃類藥物進行治療的部分功效較為一致,均可以將患者的房室傳導速度減慢,對此對于當前正在選擇利尿劑以及洋地黃類等
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在選擇卡維地洛進行治療時,需要密切注意[7]。此外,在選擇卡維地洛對患者實施治療的初始階段以及將用藥治療劑量增加的階段,需要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觀察,如果患者表現出支氣管痙攣癥狀,需要將卡維地洛的應用劑量有效減小。
總而言之,對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輔助治療過程中,合理應用卡維地洛,可以將患者表現出的心力衰竭癥狀成功緩解,不會造成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表現出切實可行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鄒延新,李賓公,張月華,等.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臟β3腎上腺素受體的表達及卡維地洛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3,17(5):458-461.
[2] 廖洪濤,吳書林.纈沙坦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障礙[J].循證醫(yī)學,2015,5(5):276-278.
[3] 劉愛輝.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62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6):1968.
[4] 余耀鳴,黃錫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衰的療效及血漿NT-proBNP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1):254-255.
[5] 葉錫洪.參麥注射液合并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療效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10(14):137-137.
[6] 黃佐貴,杜國偉.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心衰病死率的預測價值[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19(2):154-156.
[7] 李紹清,唐浩熙,蔡凱,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與cTnⅠ濃度關系探討[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4,8(10):1747-1748.
R542.2+2
B
1671-8194(2016)32-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