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秀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中心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400)
關于胸外科重癥術后呼吸功能恢復的護理探討
陳玉秀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中心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400)
目的 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討胸外科重癥術后呼吸功能恢復護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胸外科重癥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有50例,對兩組患者的呼吸功能鍛煉之后的恢復狀況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呼吸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兩組患者差異較為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胸外科重癥手術患者選擇呼吸功能指導方法、靜心護理能夠促進其更好的實現(xiàn)恢復,值得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使用和推廣。
胸外科重癥手術;術后呼吸功能恢復;護理
胸外科重癥手術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后,醫(yī)護人員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從而讓患者能夠盡早恢復,保證其呼吸功能得到改善[1]。為了進一步分析和探討胸外科重癥術后呼吸功能恢復狀況,現(xiàn)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來山東省臨沂市沂水中心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胸外科重癥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臨沂市沂水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有50例,患者年齡在14~79歲,平均年齡為45.7歲,男性和女性分別有63例和47例。食管、賁門癌52例、肺癌21例、肺癌16例、血氣胸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上面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研究意義。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不接受術后呼吸功能恢復指導護理;實驗組患者則接受呼吸功能恢復方法指導、靜心護理[2]。醫(y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正確有效的指導,讓他們掌握正確科學的俯臥姿勢,保證呼吸能夠通暢無阻[3];患者之后保持舒展身體運動才能夠保證身體系統(tǒng)能全面開展,讓體內各種循環(huán)保持通暢,方便痰液排出[4]。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文患者相關資料和數(shù)據(jù)使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當統(tǒng)計學相關數(shù)據(jù)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呼吸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實驗組患者呼吸功能恢復有效率為96%(48/50);對照組患者護理功能恢復有效率有70%(35/50);兩組患者差異較為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胸外科手術處理過程較為復雜,對醫(yī)師的手術和麻醉要求相對較高,術前患者可能因為氣管受壓,從而誘發(fā)程度不同的呼吸功能不全現(xiàn)象[5]。手術過程中可以對患者進行吸痰、插管等操作來刺激患者的呼吸道;有的手術操作為了擴大其手術視野導致其肺部受到壓傷,讓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6]。術后患者出現(xiàn)胸腔積液、疼痛刺激、積氣等現(xiàn)象也可能出現(xiàn)肺部感染,所以,精細化的術后呼吸功能護理有利于患者盡早實現(xiàn)恢復[7-8]。
總之,胸外科重癥手術患者選擇呼吸功能指導方法、靜心護理能夠促進其更好的實現(xiàn)恢復,值得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使用和推廣。
[1] 龐蕙青.800例胸外科重癥術后呼吸功能恢復的護理體驗[J].工企醫(yī)刊,2012,25(2):36-38.
[2] 譚振花.胸外科重癥患者100例術后呼吸功能恢復方法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3):15-17.
[3] 謝大玲,唐晉,楊寧.個性化康復護理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呼吸功能恢復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5,27(10):1592-1594.
[4] 孟穎.胸外科重癥患者術后呼吸功能恢復的護理體驗[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1):222-223.
[5] 何旭.胸外科重癥患者50例術后呼吸功能恢復方法指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1):202-203.
[6] 李海燕.個性化護理在胸外科術后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 2015,29(24):3012-3013.
[7] 譚振花.胸外科重癥患者100例術后呼吸功能恢復方法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3):15-17.
[8] 王晴.胸外科患者手術后護理指導[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4(6):
285.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T horacic Surgery
CHEN Yu-xiu
(Yishui Central Hospital, Linyi 276400, China)
Objectiv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effect of nursing care for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cases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the recovery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hoice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surgical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respiratory function.
Severe 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Nurse
R473.6
B
1671-8194(2016)32-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