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憶捷
(江山市淤頭初級中學,浙江 江山 324100)
?
淺析合唱教學中的氣息訓練
姜憶捷
(江山市淤頭初級中學,浙江江山324100)
【摘要】使用正確的氣息演唱音質(zhì)純凈、充滿感情的歌聲是對每一個演唱者的要求。有效的氣息訓練方式是唱好合唱作品的基礎,是開展合唱教學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氣息;合唱;教學;聲音
(一)合唱中氣息訓練的形成原因
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xiàn)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對于成功的合唱作品的評價標準,是音質(zhì)的純凈度和作品情感內(nèi)涵的表現(xiàn)力。而歌唱時對氣息的運用與控制,是形成純凈音質(zhì)的必備因素和條件。
氣息是歌唱藝術實踐活動中,演唱者在進行演唱時調(diào)整韻律與控制聲音表現(xiàn)力的一種方式。在歌唱藝術的實踐活動中,每個人對歌唱中氣息運用的體會不同, 用于呼吸運動的肌肉控制力量也各不相同,這些原因使得不同歌者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歌唱呼吸習慣。
在合唱的時候要想控制聲音的表現(xiàn)力,這就要求能夠合理運用氣息,主動控制氣息,讓其為歌唱“服務”。 女高音歌唱家梅爾芭說過:“想要擁有完美的歌聲,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對于學習聲樂的人來說,已經(jīng)獲得了90%的成功?!?,在我國古代聲樂理論中有“善歌者必先調(diào)其氣”“氣動則發(fā)聲”等觀點,美聲學派中也有這樣一句名言“誰懂得呼吸誰就懂得唱歌”,這些觀點雖不夠全面,但卻闡明了氣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因而,許多合唱訓練的專家都把氣息訓練作為合唱成功的首要條件。
(二)氣息與合唱之間的關系
1.合唱和氣息的關系
氣息影響合唱的音準。合唱音準是合唱藝術實踐中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合唱團的音準解決不了,就不可能唱出和諧的作品。發(fā)聲時,如果氣息吸得太淺或者吸得太深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音準偏高或偏低。一個好的合唱團成員往往會在發(fā)聲過程中通過控制氣息的使用來控制音準。
氣息影響合唱的力度,合唱作品中的強弱對比是合唱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手段之一。聲音力度的控制是通過橫膈膜下沉對腹肌造成壓力,增加氣流呼出的力度而來的。在不同合唱的作品中,不同的情境需要聲音的力度與音量變化來體現(xiàn),而氣息則是控制聲音力度與音量變化的基本條件。
氣息影響作品的情感表現(xiàn)。合唱,不僅僅是將作品用聲音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更重要的是將作品有情感地表現(xiàn)出來。合唱作品中常常需要情緒的表達,這就要求通過對氣息的控制來達到控制聲音力度進而表達情緒的目的。例如,在表現(xiàn)歡快情緒時候要適當控制氣息的幅度,使聲音富有彈性;表現(xiàn)怨憤情緒時候,則需加大氣息的運動幅度;表達情深、親切情感時,需要使氣息平緩、均勻,切不可幅度太大。
2.自然呼吸與合唱呼吸
所謂自然,就是天然的、非人工的、不以外部手段形成的結(jié)果。自然呼吸是沒有接受任過何技巧訓練的一種不受大腦意識支配的自律性運動,人在出生后就具有這種呼吸能力,人們通過呼吸,吸入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氣,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生理活動;而合唱呼吸,采用的是歌唱的呼吸方法,歌唱時的呼吸有著自身特有的一套技巧與方式,是需要通過后天訓練形成的一種藝術手段。
前者的呼吸方式基本處于自然狀態(tài),所需的肺活量并不大,在呼吸過程中缺少控制,氣流缺乏穩(wěn)定性?!巴ǔ3扇嗣糠昼姾粑螖?shù)大致相同。在進行自然呼吸的時候聲帶是打開的、并沒有形成比較明顯的壓力差?!焙笳弑硎荆哼@種呼吸需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人體進行有意識的調(diào)整控制。“其吸氣所使用的肺活量非常大,通常是2400毫升上下;但是呼吸次數(shù)有一定的降低,大概每分鐘6到8次?!绷硗?,吸氣非常的快,但是并不長,呼氣勻稱而綿延。和自然呼吸進行比較,其吸氣的時候聲帶打開、呼氣的時候就會閉合,聲帶周圍的壓力差非常的大。
歌唱呼吸的最高境界是 “自然呼吸”,正如歐洲著名聲樂教育家加爾西亞所說“至于呼吸,別用理論把它復雜化,吸一口氣,然后聽其自然地唱就是了?!倍@種“自然呼吸”并不是指不經(jīng)過訓練的呼吸方法。正如影視演員一樣,優(yōu)秀的演員要演得自然不做作,而演技的自然則需要經(jīng)過反復地練習。很多藝術到最后都要求返璞歸真,而求“真”的過程就是一種從必然到自然的轉(zhuǎn)化過程。合唱團成員如若要做到在演唱作品的時候讓歌唱呼吸變?yōu)樽匀缓粑?,從而使合唱的音質(zhì)自然通透,演唱者就需要了解合唱呼吸的理論知識,并將上述知識全面應用到歌唱藝術實踐活動中。
(一)合唱呼吸的主要理論
在歌唱中氣息的使用方法一般來說有三種:胸式呼吸法、二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而胸腹式呼吸法是歌唱實踐活動中最科學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結(jié)合了人體全身部位的力量,深入地吸入空氣,使得人體在歌唱中保持長久的演唱狀態(tài)。這也是一種在合唱訓練中普遍使用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式就是使用胸腔、腹部、橫膈膜三者的作用的一種呼吸方式,上述呼吸方式可以幫助身體共鳴腔體發(fā)揮作用?!痹谖鼩獾臅r候,因為橫膈膜的降低,兩肋逐漸擴張,胸腔就變得更大了。上述呼吸法提升了氣息容量,讓氣息變得更加低沉,然后勻稱地分布,更加便利地進行氣息的交換。
(二)氣息在合唱教學中的訓練方式
1.慢吸慢呼
主要用于訓練腰腹肌肉力量。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在保證放松的前提下,使用鼻子牽引嘴巴進行吸氣,使得氣息到達腹腔,假如不能找到氣息要達到的深度,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工具抵住腰部和臀部的接連方位;氣息吸至八成滿之后,緩慢地吐氣并緊咬牙關發(fā)出“S”聲。
2.慢吸快呼
主要用于訓練吸氣深度,訓練腹部肌肉爆發(fā)力??梢詭椭莩獙W生處理高音以及強音。吸氣的原理與慢吸慢呼相同,吸至八成滿之后之后利用腹部力量在短時間內(nèi)吐出“S”音。
3.快吸快呼
上述呼吸訓練需要在已經(jīng)找到吸氣與呼氣時氣息落點的基礎上,以打哈欠的狀態(tài)快速吸氣,使氣息到達到相應的位置,吸至八成滿之后利用腹部力量在短時間內(nèi)吐出“S”音。這種呼吸方式主要用于風格歡快的合唱作品中的跳音。
4.快吸慢呼
這是合唱教學中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訓練方法,吸氣方式與快吸快呼的方式相同,吸至八成滿之后,緩慢地吐出“S”音,并利用腰腹肌肉力量控制氣息的平穩(wěn)進行。在合唱訓練教學中,我們需要全面掌握各種呼吸訓練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個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中,作品音域跨度、聲音的強弱對比、情緒的起伏變化等音樂元素提升了作品的欣賞性,給予了作品獨特的音樂魅力。而上述各種不同的音樂元素在演唱時所需的氣息使用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1.演唱高音時
合唱專家沈湘就曾經(jīng)這樣說過:“彎腰呈現(xiàn)直角,然后兩只手自然放下,兩腳稍稍分離,站立的時候要平穩(wěn),這個時候吸入的氣息就會非常輕易的到達腰部,此時后背以及后腰就會感受到異樣的感覺。在日常訓練的的時候我們要格外關注腹部肌肉對氣息的管控能力,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的提升聲音集中性。
2.演唱低音時
由于低聲區(qū)音高較低,常常被歌者誤認為不需要氣息支撐或只需要少量的氣息支撐,其實不然,中低聲區(qū)的氣息與高聲區(qū)的氣息運用是相同的,甚至需要更多的氣息支撐。沈湘教授說過“用氣要追求向下嘆氣, 依靠氣息自身的力量向下落,不能外加給任何力量。 用氣好比走路,吸氣好似抬腳,用氣好比落腳走路。 吸氣的時候感覺吸起來的是一個物體,放下的時候要讓這個物體站住,像把一個物體放在水上漂著一 樣,沒有一點外加力量。實際演唱時,氣息先走,氣息站住了,才有聲音出來,形成一種因果關系?!倍偃鐨庀⑻^下沉就會讓聲音變得缺乏內(nèi)涵。因此這個時候要稍微提升氣息支點,增加胸腔共鳴強度。
3.演唱弱音
在合唱教學中需要做弱處理的時候,演唱者自身氣息必須是線條狀的,穩(wěn)定的,可管控的。特別是在高音弱唱的特殊時刻,腰部必須維持超強的推擠力,另外還要維持氣息的平緩。
4.演唱強音
在演唱強音的時候,通常體現(xiàn)出強勁,剛毅的情感。這個時候氣息要下沉,以增加流量。在氣息運動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平穩(wěn)的狀態(tài)。
以上對合唱教學中關于氣息訓練的內(nèi)容進行了初步探討,包括了合唱呼吸的原理、重要性以及方法運用。在合唱訓練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許多,但氣息訓練是最為基礎的,其對于訓練合唱團成員形成良好的呼吸習慣,更完美地演繹合唱作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曉艷.略論普通高校的合唱教學[J].電影評介,2006(24).
[2]曲靜.談素質(zhì)教育中的高校合唱教學改革[J].長春大學學報,2006(5).
[3]莫莉.普通高校的合唱教學探究[J].文教資料,2008(9).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