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蘭
?
簡單與幸福
王翠蘭
我喜愛讀書,讀過許多關(guān)于幸福的書籍和至理名言,記憶深刻的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青鳥》。講述的是兩個伐木工人的孩子,代表人類尋找青鳥的過程。青鳥在故事里是幸福的象征。通過他們一路上的經(jīng)歷,象征性地再現(xiàn)了迄今為止,人類為了尋找幸福所經(jīng)歷過的全部苦難。作品中提出了一個對人類具有永恒意義的問題:什么是幸福?但是作品所得出的結(jié)論卻是出乎意料的:其實幸福并不是那么難找,幸福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就是這么簡單。
出生在七十年代的我,生長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是六十年代的山東轉(zhuǎn)業(yè)軍人。家里姊妹5人。那時候的日子雖靠父親在青河開礦掙的微薄收入,我們卻無憂無慮很快樂,在天賜美好的大自然環(huán)境里,盡情享受快樂和幸福的同時也茁壯成長。
小時候,家住在青河獨立營礦三連的我,對一年四季沒有什么概念,那時的冬天,我們愿意費老大的勁把父親做的爬犁拉到高高的山頂上,然后一溜煙地再從山頂上滑下來。伴隨著我們高興的歡呼聲,讓所有在山里的孩子和大人感受到了幸福就這么簡單。那時侯的春天,總是來得那么遲,我也總希望來得再遲點。因為冬天的滑雪玩耍完全不能滿足我們的玩欲。冰化得越晚越好,那樣我們可以自由享受用水潑出的冰道,穿著能擦出火花的亮亮的棉褲,墊上一塊紙殼子或塑料布,要不什么也不墊,直接從高高的冰道上滑下來。那時候的我們,鼻涕和笑聲同樣多,顧不得許多,用母親辛苦做的棉衣袖子一擦了事,繼續(xù)我們的快樂。那時候的父母,對我們有一種特殊的關(guān)愛,褲子衣服破了就破了,滑去吧。只要玩得開心,有個健康的身體,比什么都幸福。
我也不會忘記,10歲左右的時候,為減輕父母的負擔,早早懂事的我和哥哥,便跟著父親到山上砍柴,除了牛糞就是爬山松,其他沒有什么可以用來燒火做飯的。夏天到曠地上撿牛糞,秋天就是到山上撿爬山松。撿柴火時,我們可以有無窮的樂趣,不僅隨處可以采摘到野櫻桃、野酸溜用來解饞,也總是能碰到一些“野生動物”可以當“玩具”。住在山里,唯獨能喝的就是山里的泉水。我清晰地記得,泉水的位置離家不近,我把大人用的扁擔挑子兩邊的鏈子翻上一圈,然后去挑水。泉眼不是很大,但泉眼出來的水足夠我們那幾十戶的家庭使用。泉水很甜?;貋頃r,怕水會蕩出來,我會采摘一些葉子放在水面上,防止泉水因走路晃蕩而溢出來。
1999年,我成家了。運氣好的我找了個大男孩做丈夫,幸福的小日子也就一直伴隨著我。第二年10月,伴隨女兒的啼哭,我當媽媽了。聽著奶奶和母親的囑托,乖巧的女兒很好帶,我真的還沒有抱夠,就高出了我許多。從女兒3歲起,我倆就比賽拿獎狀。這是我最得意的,一年下來,女兒的獎狀總是比我拿得多,這時的我才是最幸福的。
我愛我的工作。18歲就工作的我,不論干什么工作都會干一行愛一行,都會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同事說我最大的優(yōu)點是認真,最大的缺點也是認真。我就在想:為什么認真還是缺點。不論誰說,我都會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在工作中,最記憶猶新的工作有那么幾段故事。那還是1993年的時候,我在罐頭廠車間負責封罐工,因為認真負責,得到領(lǐng)導的認可,當年跟隨廠領(lǐng)導到北京參加國際交流博覽會。這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決心回來將工作干得更好。2008年,我到了團工會幫扶站工作。那時的我,看著往年留下來那么多的工作難題擺在面前,尤其是幫扶系統(tǒng)困難職工的系統(tǒng)錄入,占80%的都對不上號,為保證工作順利完成,我加班加點,認真一戶一戶核對,一個人一個人地填寫。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那不合格的“紅色區(qū)域”,在我的認真對待下都變成了綠色通道。連續(xù)幾年下來,我的工作得到師團工會領(lǐng)導的認可,2012年被評為兵團優(yōu)秀幫扶先進個人。
我把幸福灌進了“柴米油鹽”。生活中,我是個“懶婆娘”。哈哈,可不是真的懶。一個三口之家,我們各有愛好,女兒喜愛舞蹈、鋼琴、國畫。我除了工作,閑暇之時喜歡寫字、畫畫,聽女兒彈琴,就連幫助別人寫個請?zhí)紭芬鈱懙胶芡恚吹揭粡垙埣t色的帖子上留下了我的字,幸福的滿足感隨之帶走了疲勞。而老公的愛好就是做飯。也許有人不信。但這就是事實。我的工作性質(zhì)促使我經(jīng)常加班,忙碌之余,最大的快樂就是每天都會有合口的飯菜填飽我那饑腸轆轆的肚子。
做個簡單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這就是我所體會到的幸福,雖然平凡卻有著一縷清幽而淡遠的醇香,又像一抹晚霞的陽光,雖然稀少卻有著五彩繽紛的美麗。
欄目責編: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