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 李凌鶴
?
相濡以沫兄弟手足情
陳國華李凌鶴
24年前父母先后辭世,盡管自己家里的日子過得很緊張,他依然將聾啞的哥哥從河南老家接到了七師一二四團家中,與家人一同生活,細心照顧。
2015年11月21日,筆者來到赫留玉家中時,他正端著一盆清水,給哥哥清洗患病腿部的傷口;他的家中干凈整齊,明窗幾凈,種植的君子蘭、蘆薈、鴨掌木等花木郁郁蔥蔥。
提起照顧哥哥之事,赫留玉感慨地介紹說:這也實屬無奈。24年前,當時父親重病在身;臨終囑咐,如果不把哥哥帶走,他會死不瞑目。
1991年,按照父親的囑咐,赫留玉把聾啞哥哥從河南老家接到一二四團,當時家里有3個孩子,最小的孩子1歲、老2兩歲、老大7歲多,一家人住在3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原本已經(jīng)過得很清平家庭,又帶回來43歲的啞巴哥哥。添一口人不只是添一雙筷子的事,關健是啞巴哥哥沒法溝通;有時候這邊剛做好飯,哥哥轉身就到外面轉悠去了,把鈑放到鍋里頭,有時候涼了,又得把飯重新熱熱讓他吃;為這事,赫留玉也經(jīng)常提醒他,以后吃了飯再出去轉去;如今哥哥還是依舊。
為了養(yǎng)活和支撐起這一特殊的家庭,赫留玉與妻子吃苦能干,經(jīng)常是起早貪黑,除要照顧好孩子和哥哥外,全身心地投入到連隊承包的土地當中。夫妻倆心里清楚,聽不見、說不出話的哥哥,更需要父母及親人的關心和尊重;在生活上,他們已經(jīng)形成一種默契,有好吃的先給哥哥。為了一句承諾,赫留玉堅守了整整24年。
哥哥雖然患病,平時也能為家里撿拾柴禾,并提前劈好,以備做飯用;赫留玉夫妻倆承包地中的農(nóng)活哥哥也不時搶著干,力所能及地想減輕家里的負擔;夏天地里除草、秋天采收棉花等農(nóng)忙時節(jié),哥哥總是搶著干活。雖然他嘴上說不出來,但是赫留玉全家人心里都明白。
啞巴哥哥不會說話,就在自己有病時也不會表達。2011年春天的一個晚上,啞巴哥哥一連去廁所許多回。這事究竟是咋著呢,赫留玉找來連隊衛(wèi)生員,被確診為前列腺炎癥,在連隊打針吃藥幾天不見效,就送到團醫(yī)院;在團醫(yī)院治療10多天,還是無效;就很快又送到兵團奎屯醫(yī)院治療。
赫留玉夫婦在連隊為人厚道,科學種田,這些年收入節(jié)節(jié)攀升,2011在團部購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大樓房,其主要目的也是讓哥哥能夠如愿和自己同住在一塊,過上好的生活。他的孩子們也一個個長大了,長女已經(jīng)成家,老二在廣州中山大學就讀博士,老三正在師高級中學上高中。
赫留玉夫婦對哥哥的真情,也影響著孩子們,孩子們外出回家時,都不會忘記給大伯買件衣服、鞋子等物品和一些好吃的東西,讓大伯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