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風秋
【速用話題】感恩 陪伴 百善孝為先 付出
那天店里來了一個買書的人,很普通的老農(nóng)民。他接過我包裝好的書,很猶豫地說:“把方便袋子給我換換吧,我母親剛剛不在了,用紅的我心里難受!”我把方便袋子給他換成白色的,他千恩萬謝地走了。這時我才想起,他曾經(jīng)來買過好幾次書,什么按摩、針灸、泡腳啊,原來是家有老母親,他才買了那些養(yǎng)生的書啊!沒想到他這樣一個粗人,卻有著這樣細膩的心!
鄰居家有位老人,沒有兒子,寄居在兩個女兒家。每年的10月就到二女兒家去,因為二女兒家有暖氣。到春暖花開了,再回到鄰居家——他的大女兒家里來。
他眼睛花了,耳朵聾了,手腳卻還利索。他總是自己洗衣服,自己刷鞋,甚至連縫衣服這樣的活兒,他也是自己動手。雖然是八十多歲的人了,穿得卻總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我們兩家只一墻之隔,那天看到他在院子里縫鞋子。他想把線穿到針孔里去,一次次地嘗試,卻總也做不到。于是我趕緊跑到門外,這時候他通常要我來幫忙。果不其然,在書店門外,他把針和線遞給我。我?guī)退┖镁€,他笑笑又回去了。他們這一代老人,都很固執(zhí),但凡有一點辦法,誰愿意住在女兒家呢?每次都是女兒家沒人了,他才開始洗衣服、刷鞋。我家有什么活兒,他也很積極地幫忙。
所以,每年清明節(jié)他回來的時候,我總是陪著他,默默地在門口坐一會兒,我們都不說話,只是笑笑,心里卻感覺很好!
另外一位老人是我老房東的父親,他是從徐州過來看望女兒的。每次女兒出門了,他都要很長時間地張望,直到車看不到了,他才肯回到房間里。他說:“像我這么大年紀的人,活不了幾天了。能多看女兒幾眼就多看幾眼吧!看一眼少一眼了?!比缓螅烷_始很認真地吃藥,每天都按時按量,一絲不茍。
因為廚房在書店后面,我每次做飯的時候,總是跑前跑后地忙活。他看到了,就要求來幫忙。不好拒絕他,只好答應(yīng)了。不想他老人家,卻把這事當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每天中午11點,下午4點,他都準時來到書店里,很認真地幫我看店。
后來,老人回去了。臨走的時候,還給女兒買了洗衣機和電飯鍋。他說,年輕的時候沒有錢,現(xiàn)在有錢了,欠女兒的一定要給補回來!
天哪!欠女兒的一定給補回來!話怎么可以這樣說呢?到底是兒女欠了父母的,還是父母欠了兒女的呢?
不知不覺又想到伯父。伯母不在了,伯父一個人生火做飯。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又勸我種棉花。我說沒地方放,也沒時間收。他老人家說:“你種吧,就放你老家,我?guī)湍憧粗?!?/p>
我很大聲地笑了,低下頭淚水就流出來了:都83歲的人了,還想著幫我做事情!可我呢,能給老人家做點什么呢?總是用一個忙字,來為自己開脫。真的就那么忙?還是真的懶惰了呢?
那天又看到隔壁的老人在縫衣服,終于忍不住哭了。我的老人也老了,他也在自己縫衣服、自己洗衣服嗎?
【素材分析】老人們年紀越來越大,為兒女操的心卻一點都不會少。相反因為時光的緊迫,他們對親情更加依賴。他們不想給兒女增加負擔,所以寧愿自己洗衣服、做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要子女幫忙,甚至盡力去幫助別人。他們的一顆心,只為著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似乎是永遠欠著孩子們的,永遠準備付出。其實,您已年老,應(yīng)該付出的,是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孩子們,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他們的回報吧。我們呢,行孝要趁早。
【速用名言】
1.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聡娙?歌德
2.老人中畢竟還有冷靜的智者,默默固守著年歲給予的淡然的尊嚴。——當代著名文化史學者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