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培
[摘 要]學習并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小學英語教學任務(w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遷移”理論運用于詞匯教學中,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展開詞匯學習,促進學生對于詞匯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關(guān)鍵詞]詞匯教學 遷移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3-059
學習并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小學英語教學任務(w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而言,作為英語知識基礎(chǔ)的詞匯是決定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和能力的關(guān)鍵性因素。將“遷移”理論運用于詞匯教學中,使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和經(jīng)驗儲備作為學生展開詞匯學習的有效資源,加以合理的開發(fā)和運用,增強其對于詞匯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在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中架設(shè)起一座“金橋”,使他們更通暢地抵達成功的彼岸。
一、運用母語遷移,讓學生感受“水到渠成”的識記體驗
學生對于母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遠遠高于英語,因此,借助于母語認知基礎(chǔ)展開英語詞匯學習活動的“正遷移”,有利于在關(guān)聯(lián)比較和聯(lián)想中加深對于英語詞匯的識記和理解水平,擺脫教師生硬灌輸和學生死記硬背的桎梏。運用母語的認知結(jié)構(gòu)來進行詞匯的解釋,既簡單又易懂,有一種“水到渠成”般的詞匯學習暢快體驗。例如,在進行表情類詞匯的學習時,教師通過中英文對照式的歌謠,如“happy happy哈哈哈,smile smile嘻嘻嘻,bored bored真無聊,sad sad嗚嗚嗚…”,在歡快的歌謠中,貼合了學生的母語基礎(chǔ)和心理特點,學生印象尤為深刻。
二、運用興趣遷移,讓學生享受“興致盎然”的學習樂趣
在濃烈的興趣驅(qū)動下,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必將事半功倍。教師要結(jié)合兒童的心理天性,通過他們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形式,將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課外活動中的興趣點遷移到課堂學習中,營造到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于接受、主動投入到英語詞匯學習中。在興趣遷移中,游戲、歌謠等作為學生最常見、最喜愛的形式,具有教學實踐的普遍應用性,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促動學生“興致盎然”地卷入其中,遠離詞匯學習的枯燥感和乏味感。例如,在教學文具類(以及玩具類)詞匯時,教師設(shè)計了“touch & guess”的詞匯認知游戲。讓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實物放置于講臺下方,然后兩人為一組,一人任取一件實物,另一人蒙上雙眼摸一摸、捏一捏,用“Is it a…?”進行猜測(有三次機會)。游戲形式簡單、活潑,將詞匯的抽象性與實物的直觀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課堂學習氛圍熱烈濃厚。
三、運用生活遷移,讓學生得到“活水源頭”的認知感悟
詞匯教學不能孤立存在。將其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結(jié)合在一起,通過創(chuàng)設(shè)語境的方式,使得原本零散、單一的詞匯融入可聽、可看、可感受的具體生活場景之中,使得詞匯在學生腦海中烙下豐滿鮮明的感知印記。以語境的方式將生活遷移到詞匯學習活動中,即將詞匯組成句子和語段,在具體的情境中賦予交際、溝通的功能,運用詞匯進行語言的“輸出”,從而在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生活場景支撐下,得到“活水源頭”的新鮮體驗,達到加深理解、鞏固記憶的目的。例如,在教學“have”這一單詞時,該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此時教師利用場景圖、模擬實物以及人物頭飾等手段,創(chuàng)設(shè)了不同的生活場景,將I have a pencil.(“有”的意思)、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吃”的意思)以及I have to eat vegetables.(與to搭配,“必須”的意思)等置于具體語境之中,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理解和意義識記,避免了學生產(chǎn)生模糊、混亂的認知印象。
四、運用新舊遷移,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關(guān)聯(lián)”的生長過程
在學習新詞匯時,學生會自發(fā)地聯(lián)想到與其相關(guān)的已掌握詞匯,這種由此及彼、依舊帶薪的思維活動,是遷移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然體現(xiàn)。而英語自身的構(gòu)詞法如合成、排成以及轉(zhuǎn)化等為新舊遷移提供了有力的先決條件,積極地滲透構(gòu)詞法引領(lǐng)學生進行詞匯量的擴充,降低新詞給學生帶來的陌生感。教師應當抓住這個契機,主動地引導學生將新學的詞匯與他們頭腦中既有的詞匯儲備建立起關(guān)聯(lián),把新詞匯的學習作為一種既有詞匯儲備的拓展行為,在新舊知識的關(guān)聯(lián)遷移中達到詞匯知識的生長,進入“溫故知新”的良性認知狀態(tài)。例如,在教學classroom、schoolbag等一類的詞匯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這類詞的構(gòu)成特點,引導學生回憶class和room、school和bag的意思,感受合成詞的特點,自然地掌握了新詞;例如,在學習read與room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推測,可以順利地掌握reading-room的含義,從而在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中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
在小學英語的詞匯教學中,除了加強其教學過程中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之外,引入“遷移”理論推動詞匯學習的整體性更為重要。在引領(lǐng)學生行走在遷移這座詞匯學習的“金橋”之上,學生不但得到了英語詞匯學習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初步領(lǐng)會了探究詞匯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后繼的英語學習活動中受益無窮!
(責編 左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