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云萬 龍( 即墨市健康教育所,山東 青島 6600; 即墨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青島 6600)
?
麻黃附子甘草湯的不同配伍方式對其毒性成分的影響
王彩云1萬 龍2
(1 即墨市健康教育所,山東 青島 266200;2 即墨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200)
【摘要】傳統(tǒng)的中藥采用水煎法制備,煎煮的過程會使其中的很多成分發(fā)生變化,多種成分的共同存在也可能產(chǎn)生新的化合物。麻黃-附子在臨床上是常用的藥對,附子又可稱為回陽救逆的首選藥物,但是其中的雙脂型烏頭堿有著強烈的毒性,能夠引發(fā)心律失常。為了降低附子的毒性常常將附子與干姜、人參、甘草等配伍,能夠有效的降低毒性,本文主要探討不同配伍方式對其功效和毒性都有不同的影響,首先介紹了幾種進行配伍的方式,然后闡述里對其毒素的分析方法,測定總生物堿、脂型和非脂型生物堿的含量,最后根據(jù)不同配伍后產(chǎn)生的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麻黃附子甘草湯;不同配伍方式;毒性成分;影響
藥對即對藥,其配伍形式在臨床上相對固定的前提是在特定的癥候情況下進行相應的治療,在中藥復方中要對屬于最小的單位。藥對配伍有著特殊的規(guī)律,尋找最佳的配伍比例能夠更好的利用藥對對疾病進行治療,增加藥物的利用率,指導臨床用藥,促進新型中藥產(chǎn)品的發(fā)展[1]。中藥配伍的研究方法應該從基本入手,進制定合理的方案并進行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的結果應該注重真實性,本文為具體研究麻黃附子甘草湯的不同配伍方式的毒性效果,具體研究綜述如下。
進行實驗藥材的購置廠家為廣州致信藥業(yè)公司,均為正品的麻黃、甘草和黑附片,烏頭堿對照品(天津金測分析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主要為無水乙醇、鹽酸羥胺、甲醇、高氯酸、氯仿、鹽酸、溴甲酚綠和氨水[2]。
進行測定的一起主要有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數(shù)控超聲器,其型號為KQ-400DB型。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生產(chǎn)的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其型號為RE52CS-2型。澳大利亞生產(chǎn)的可見光分光光度儀,型號為GBC-cintra 40 型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儀。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天平,型號為BS2202S分析天平。美國生產(chǎn)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型號為HP-1100[3]。
首先是提取附子單煎液,將27 g的黑附片加入316 g的酸性水煎煮,酸性水的pH應該在2~3,煎煮之后過濾2次得到的濾液需要用氨水調(diào)制成pH為9~10的濾液,再進行萃取,萃取時使用相同體積的氯仿,之后進行蒸發(fā)時使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蒸干后加入50 mL無水乙醇[4]。
2.1 不同的配伍方式:①分別選取附子和麻黃24 g和16 g,配伍的比例為3∶2,將配伍好的藥物用水煎煮半個小時得到藥液1。②分別選取附子24 g和甘草16 g,配伍比例為3∶2,將配伍好的藥物用水煎煮半個小時得到藥液2。③分別選取附子24 g、甘草16 g、麻黃16 g,配伍的比例為3∶2∶2,將配伍好的藥物用水煎煮半個小時后得到藥液3。④分別選取甘草16 g、麻黃16 g,將這兩樣藥物煎煮半個小時后再加入24 g附子繼續(xù)煎煮半個小時,最終得到藥液4。⑤選取24 g附子和16 g麻黃,配伍的比例為3∶2,用水煎煮半個小時得到藥液,再加入16 g甘草繼續(xù)煎煮半個小時得到藥液5。⑥選取24 g附子和16 g甘草煎煮半個小時后得到藥液后,再加入16 g麻黃繼續(xù)煎煮半個小時,最終得到藥液6。
2.2 6中不同配伍藥液的提?。菏褂冒彼畬V液調(diào)成堿性,pH需在9~10,然后需要使用氯仿進行等體積萃取,萃取次數(shù)為3次,萃取后使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將溶劑回收后定容,容量瓶容量為50 mL。將得到的樣品再次減壓蒸干后選取50 mL的容量瓶進行定容,最終得到6份最終配伍好的藥液。將6份最終得到的藥液分為25 mL的兩份,其中一份進行總生物堿的測定,另一份進行脂型生物堿的測定[5]。
2.3 測定總生物堿和脂型生物堿:總生物堿的操作需要非常精準,首先取10 mL的容量品加入20 mg的烏頭堿后用無水乙醇進行定容。然后需要吸取對照樣品分別為0.2、0.5、1.0、1.5、2.5 mL 于25 mL的容量瓶中,將這幾瓶對照品加入乙醇至2.5 mL后再加入1.5 mL堿性鹽酸羥胺,在65 ℃的水浴箱中加熱15 min,冷卻后加入15 mL高氯酸鐵,振蕩后靜置5 min后再加入10 mL振蕩靜置??瞻兹芤旱呐渲梅椒ê蛯φ杖芤旱呐渲梅椒ㄏ嗤?,在520 nm的波長下進行紫外光的掃描來進行吸光度的確定。制作標準曲線的橫坐標為樣品的濃度,縱坐標為吸光度。取最終得到的藥液樣品通過繪制的標準曲線得到得到吸光度的值,脂型生物堿含量的測定根據(jù)搞笑液相色譜法計算[6]。
毒性的作用可以根據(jù)測定處的脂型生物堿得出,麻黃、甘草和附子配伍后,脂型生物堿大量減少,說明麻黃和甘草能夠有效的降低附子的毒性作用,并且使省物價的含量增加,增加附子的有效性,通過實驗證明二者減毒的效果相差不大。麻黃、附子、配伍的比例和溶出率成反比,即麻黃附子配伍后相互之間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麻黃附子甘草湯對惡寒、脈沉、脈細、身痛等癥狀的治療效果較好,但可能會出現(xiàn)氣短、小便不順利、水腫等不良反應,在服用時應該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及時與醫(yī)師聯(lián)系進行相關的計量調(diào)整。《傷寒論》中曾記載:若按照麻黃、甘草和附子的比例為2∶2∶3配伍,先用水煎煮任意兩樣藥物半個小時后再加入第三樣藥物都能夠毒性含量增加,同時進行煎煮則能夠有效的減毒,并且藥效要明顯好于其他的煎煮方法,說明傳統(tǒng)的配伍方式是非??茖W的[7]。
中藥是經(jīng)過我國兩千多年的傳承的,中醫(yī)辯證的輪值體現(xiàn)了整體的觀念,并且中藥復方適應性和多效性較好,能夠系統(tǒng)的、對全身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和調(diào)養(yǎng)。麻黃和附子在不同藥劑中的功效也是不同的,有著相輔相成的效果,麻黃的成分較為復雜,每種成分都有著不同的作用,生物堿有著利水、發(fā)汗的作用,還能夠和多糖一起起到平喘的作用。附子能夠溫經(jīng)脈,但是屬于大熱的藥物,有著較大的毒性,在陽衰患者的治療中效果較好,其中含有的烏頭類的生物堿是主要的毒性成分,如果錯誤使用或不慎使用可能導致嚴重的中毒,嚴重時會導致死亡,所以其毒性應該高度注意。甘草則具有散寒的效果,同時能夠緩解疼痛,附子和甘草進行配伍后其中的成分能夠與熱解的產(chǎn)物進行酯交換從而生成更小的之類生物堿,毒性就更小。麻黃、附子、甘草三者聯(lián)合能夠散去陰寒之氣,能夠有效的緩解毒性,達到減毒的效果,不同的配伍減毒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通過降低脂型生物堿的含量達到減毒的效果,如果能夠進行更加系統(tǒng)的歸納并且根據(jù)不同成分選擇不同的劑量,就能夠增加臨床用藥的有效率[8]。
綜上所述,麻黃附子甘草湯是我國傳統(tǒng)的配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毒性,發(fā)揮了藥物的最大藥效,并且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其配伍的順序不同等更多的配伍方式對毒性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目前麻黃附子甘草湯的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大量的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帆,葛亮,哈木拉提?吾甫爾,等.麻黃附子甘草湯的不同配伍方式對其毒性成分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6):83-85.
[2] 李華,李志強.麻黃附子甘草湯同時煎煮減毒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2):1131-1132.
[3] 陳燕,任利,施文榮,等.桂枝甘草湯對心動過緩大鼠的作用[J].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3(3):28-29.
[4] 周慧芳,譚曉梅,陳飛龍,等.麻黃-附子藥對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湯方中的含量變化[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3):137-140.
[5] 閆宗敬.麻黃附子甘草湯同時煎煮減毒效果觀察[J].轉(zhuǎn)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4,15(4):44-47.
[6] 沈佳.麻黃附子甘草湯應用心得[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4(9): 858-859.
[7] 戴琳.麻黃附子甘草湯同時煎煮的減毒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4):2323-2324.
[8] 顧俊文.麻黃附子甘草湯同時煎煮的減毒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0(4):183-184.
中圖分類號:R2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