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牟國煜作者單位:.600 遼寧 大連,大連市金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科;.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普外二科通訊作者:牟國煜,Email:jh6@sohu.com
?
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的診治體會
林濤1牟國煜2
作者單位:1.116100 遼寧 大連,大連市金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科;2.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普外二科
通訊作者:牟國煜,Email:jh1126@sohu.com
【摘要】目的 了解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臨床特點,探討其診治方法。方法 對2001—2010年大連市金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例無功能性甲狀腺旁腺囊腫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所有病人術前未明確診斷,術后經(jīng)病理證實為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手術切除后治愈,且隨訪均無復發(fā)。結論 術后病理是診斷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的最可靠方法,細針穿刺或細胞學檢查有助于診斷,手術切除是治療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甲狀旁腺囊腫;無功能性;診斷;治療
甲狀旁腺囊腫是一種臨床罕見疾病,發(fā)病率占甲狀旁腺疾病的0.5%,而且?guī)缀蹙徽`診為甲狀腺囊腫。筆者對2001—2010年我院收治的12例甲狀旁腺囊腫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收集我院2001—2010年收治的12例甲狀旁腺囊腫病人,男1例、女11例;年齡22~61歲,平均41歲;所有病人首發(fā)癥狀均為頸前區(qū)無痛性結節(jié),無明顯其他不適感;從發(fā)現(xiàn)結節(jié)到手術治療的時間4個月~5年,中位時間15.3個月;伴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2例;誤診為甲狀腺腫物6例、誤診為囊性淋巴管瘤4例。
所有病人術后病理證實為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囊腫位于左葉下極5例、左葉后方2例,右葉下極、右葉外側、胸骨后方、右葉后方、右葉中下各1例;囊腫大小1 cm×0.8 cm×0.8 cm~15 cm×10 cm×7 cm;血鈣2.17~2.51 mmol/L;血磷1.06~1.44 mmol/L;所有病人均行囊腫切除術,其中1例同時行甲狀腺雙葉次全切。
甲狀旁腺囊腫根據(jù)是否伴有高鈣血癥分為功能性和無功能性兩類。本病好發(fā)于女性,以無功能囊腫報道居多。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常伴有骨骼、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狀,血鈣和甲狀旁腺激素均有改變。發(fā)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以下幾種學說:①微小囊腫相互融合而成;②第三咽囊的胚胎殘余結構發(fā)生先天性囊腫;③出生后仍持續(xù)存在Kursteiner管衍變而成;④第3、4鰓裂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殘留;⑤甲狀旁腺腺瘤增生退行性變或出血[1]。
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常無明顯臨床癥狀,多以頸部腫物為首發(fā)癥狀或甲狀腺手術時發(fā)現(xiàn),偶爾出現(xiàn)腫物壓迫癥狀(吞咽困難、呼吸困難、聲音嘶?。?,且實驗室檢查多無特異性變化。CT和磁共振(MRI)檢查均可發(fā)現(xiàn)囊腫,但不能明確囊腫來自甲狀腺還是甲狀旁腺。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囊腫液細胞學及囊壁組織學檢查是術前明確診斷的最好辦法,如抽得無色或黃色透明水樣液體,穿刺液細胞學檢查甲狀旁腺細胞或穿刺液甲狀旁腺素高于血漿水平(2倍至數(shù)千倍)則可為診斷提供依據(jù)[2],但必須與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相鑒別。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的好發(fā)部位在下甲狀旁腺,尤以左下甲狀旁腺更為多見,偶可見縱隔內。本研究12例病人中囊腫位于左側7例、右側4例、縱隔1例。
甲狀旁腺囊腫壁薄,內襯單層立方上皮,囊壁間有巢狀分布的甲狀旁腺主細胞,囊壁上皮免疫組化標記物角蛋白(CK)陽性[3]。甲狀旁腺囊腫有完整的包膜,易于分離剝除,一經(jīng)確診,首選手術切除治療。多數(shù)甲狀旁腺囊腫位于甲狀腺后下方,貼近喉返神經(jīng)與甲狀腺下動脈交叉處,處理時應避免誤傷喉返神經(jīng)。
細針穿刺不但可以作為診斷方法,也可以作為治療手段。穿刺抽盡囊液的同時,注入適量的碘酊破壞囊壁內襯上皮,可使囊壁粘連、抑制囊液再生。也有學者認為,細針穿刺抽吸或四環(huán)素等硬化劑注射可以治愈大部分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但是,硬化劑注射到囊外時可造成纖維變性,累及喉返神經(jīng)可引起聲帶麻痹。穿刺抽吸治愈后短期內復發(fā),或囊腫延伸入縱隔,或有壓迫癥狀,或不能排除其他腫瘤時,則應手術治療。目前,尚未見甲狀旁腺囊腫惡變報道。
綜上所述,當臨床上遇到無癥狀頸部囊性腫物時,應考慮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的可能。本病的治療仍首選手術切除,但對于其具體的治療方法、病因等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劉艷麗,王穎,聶增堯,等.非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五例的臨床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2,17(6):356-357.
[2] 施秉銀,唐楠,高慧,等.細針抽吸診斷和治療甲狀旁腺囊腫一例[J].中華醫(yī)學雜志,1995,75(1):28.
[3] Wani S, Hao Z. Atypical cystic adenoma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Endocr Pract, 2005, 11(6): 389-393.
臨床經(jīng)驗薈萃
收稿日期:(2015-11-01)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2-0073-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2.037
【中圖分類號】R736.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