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在藝術設計院校中,圖案的學習作為藝術設計專業(yè)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在基礎教育領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圖案創(chuàng)作素材的來源主要為寫生和從優(yōu)秀藝術作品中采集。植物花卉是最常見的創(chuàng)作題材之一,是學生較多掌握的圖案題材。
1 植物花卉寫生采集
1.1 內涵
自古以來,大自然中的植物花卉,其婀娜多姿的形態(tài)和豐富的色彩給予了人們變幻多樣的形象。人們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這些植物花卉所給予的第一印象,并且通過寫生將植物花卉原始感性的畫面呈現(xiàn)出來。在這些大自然賦予的美的基礎上,再結合對植物花卉的感受變成一種感悟,將自然事物中可以直接或通過變化而升華為圖案的元素收集起來,之后根據現(xiàn)代設計的要求,經過藝術變化和提煉概括,使之成為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及實用的圖案,再通過某種媒介如絲巾等表達出對自然植物花卉本身美的感受。
當然也存在一些誤解,認為圖案的變化就是憑空想象、臨摹抄襲,是個東拼西湊的產物。實際上,如果不從自然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圖案裝飾的素材、不重視寫生采集,畫出來的圖案往往缺乏生氣、千篇一律,只有從大自然中尋找鮮活素材,通過提煉、夸張、想象、組合、添加等手段,使自然形態(tài)升華為藝術形態(tài),凝練出完整的、豐富的藝術形式,方可表現(xiàn)大自然的生命之美、色彩之美、結構之美,體現(xiàn)藝術表達的簡約之美以及人性智慧之美。寫生采集再創(chuàng)造的方法實際上是一個構建認識美、捕捉美、表現(xiàn)美的過程。
1.2 植物花卉寫生采集的要點
植物花卉寫生采集的要點主要有3個,即對物象的捕捉能力、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1.2.1 觀察
寫生首先要對植物花卉進行全面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特征;其次不僅要注意所描寫的自然對象的結構特征、外形輪廓、生長規(guī)律和體積感,還需對其進行更細致、全面的觀察和研究,并進行比例、動態(tài)、結構分析,這種觀察應該貫穿寫生的整個過程,時刻抓住對植物花卉的第一感覺,用心靈發(fā)現(xiàn)美的形式、色彩,充分了解植物花卉的形象。
1.2.2 構圖
寫生采集要把握畫面的構圖,即畫面的安排,這是將植物花卉變?yōu)樗囆g形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考慮形象與畫紙的比例及完整性,因此要合理安排畫面。
1.2.3 取舍
任何寫生采集都需進行取舍和概括。在植物花卉寫生采集的過程中,應選取對象最具特征、最美的角度來描繪,同時還要懂得寫生不是自然對象的再現(xiàn),而是要將植物花卉的精神特征表現(xiàn)出來,取其最生動、優(yōu)美、最具典型性的部分,去其殘缺、雜亂、多余的部分。
1.3 植物花卉寫生的方法
植物花卉寫生的方法可以有多種,圖案不同,寫生時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產生的效果也不同。總的來說可分為黑白寫生與色彩寫生兩大類,前者可以采用單線勾勒、素描、影繪等,而后者則分為淡彩、水彩、水粉、歸納色等。
1.3.1 單線勾勒
該方法是寫生的基礎,用鉛筆或鋼筆、毛筆等工具,以線條的形式如實地或適當取舍表現(xiàn)物象,是植物花卉寫生最簡便的方法。描繪時要根據植物花卉的結構,有輕有重、有起有伏、轉折流利,交待清楚,不但有正面、還有側面,甚至某個植物花卉局部的特寫。
1.3.2 素描寫生
該方法是考入藝術院校學生訓練繪畫的基本功,也是簡單有效的寫生方法,據此可以深入地表現(xiàn)植物花卉的結構特征及明暗、空間關系。
1.3.3 淡彩寫生
淡彩寫生是在鉛筆或鋼筆單線勾勒的基礎上,用透明的水彩色或薄薄的水粉顏色略加渲染,目的是將物象的顏色記錄下來,作為圖案變化的依據。這種方法既簡便又易出效果。也可以用淡彩直接進行描繪,然后再用鉛筆或鋼筆、毛筆作單線勾勒。
1.3.4 水粉寫生
水粉寫生可以記錄植物花卉的結構、造型、色彩與空間關系,還可以表現(xiàn)出植物花卉色彩艷麗、明快的特點。另外,因為水粉是一種不透明的顏料,覆蓋力強,便于修改,很適合初學者學習。
除以上方法外,還可根據植物花卉的特點采用其他寫生方法,如歸納法、影繪法等。實際教學中進行課程設計,如限定植物花卉作為素材,學生可通過寫生、感受,再感悟、默寫、重組構成獲得理想的圖案作品。
2 其它采集方法
獲得植物花卉形象可以通過自己寫生、攝影、臨摹,也可以間接搜集現(xiàn)成的攝影圖片或通過網絡下載等方法獲得圖案資料。
2.1 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采集
寫生是圖案素材的主要來源,能夠直接感受花卉的生動、色彩,也能喚起人們對植物花卉的喜愛,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不俗套。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從優(yōu)秀藝術作品中采集植物花卉題材,通過臨摹,特別是臨摹中外傳統(tǒng)、民間藝術中的植物花卉圖案,使其在了解傳統(tǒng)圖案的同時,也能參悟民族精神和民族創(chuàng)造力。
2.2 攝影采集
獲得的材料雖不像寫生時觀察得那么深入、認識得那么深刻,但同樣能對圖案創(chuàng)作起一定的作用,可以使寫生不到或不具體的內容得到補充。隨著攝影器材的普及,數碼技術的發(fā)展,攝影技術在某些方面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啟示。
3 植物花卉圖案創(chuàng)新設計與絲巾的設計應用
絲巾是人們生活中常使用的一種服飾,材質、色彩、紋樣題材、構圖、組織規(guī)格等都是其重要元素。產品不同,表現(xiàn)手法也不盡相同。絲巾設計的重點是圖案,應具有裝飾畫的特征,表現(xiàn)題材多種多樣,可從大自然中寫生采集,可以是人的一種想象,如可以借鑒優(yōu)秀藝術作品、傳統(tǒng)繪畫、圖案,或對照片、圖片等的形和色予以整理歸納并根據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和思想,通過專門的色彩美學原理和形式造型規(guī)則等對這些素材進行整理、加工,使其更符合要求、更完美。
3.1 以寫生植物花卉為題材,進行重構再設計
第1階段是以學生自己所寫生的植物花卉為題材進行重構再設計。學生首先要了解絲巾的基本設計要素, 再根據課題要求討論并制定整體計劃,畫出若干套設計方案,再從草圖中選中1~2張,繪制出原大尺寸的絲巾設計。學生以自己寫生的植物花卉為題材,針對其美觀性和實用性進行變化,在表現(xiàn)思維上需要深入了解圖案作品與絲巾產品之間的關系,考慮如何將鮮活的寫生資料轉換為適合絲巾形式的圖案,解析設計的表現(xiàn)力,根據植物花卉紋樣題材選擇最為恰當的構圖形式、邊角關系和表現(xiàn)手法。在絲巾設計過程中,由于絲巾使用方式的特殊性,應特別注意色彩的表達,其比其他設計要素更富有視覺沖擊力。圖1是學生以寫生采集的植物花卉為題材所設計的絲巾圖案,這些絲巾作品在第23屆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上進行了展出。
3.2 以優(yōu)秀藝術作品采集的植物花卉為題材,進行重構再設計
第2階段的課題是通過借鑒優(yōu)秀藝術作品中的植物花卉圖案進行絲巾再設計。在實際教學中,要求學生先臨摹,再將臨摹和再創(chuàng)造同步糅合,這樣學生不但能熟悉中國傳統(tǒng)紋樣中植物花卉圖案在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從中獲取設計靈感,而且也有助于其從構成元素、色彩表現(xiàn)和形式結構等方面進行絲巾圖案的再設計。圖2是學生以中國傳統(tǒng)敦煌藻井圖案為題材,結合其植物花卉造型元素進行的再設計,是一種經過提煉、重構的現(xiàn)代絲巾設計作品。
經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很好地將在大自然中寫生采集來的植物花卉形象鮮活生動地應用在絲巾產品的設計實踐中;課程所設計的臨摹學習以及傳統(tǒng)造型、色彩元素的再設計是提煉、重構、變換了的現(xiàn)代圖案設計,在將傳統(tǒng)紋樣與絲巾產品相結合后獲取了絲巾設計的創(chuàng)新點,這是借鑒傳統(tǒng)藝術拓展設計基礎教學的思路之一,既能鍛煉學生的詮釋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以及裝飾審美能力。
作者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