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周旭華
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的效果
鄭斌 周旭華
目的探究重癥胰腺炎患者應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36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以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18例。對照組患者行腹膜透析法治療,實驗組患者行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進行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血淀粉酶恢復時間、腹部疼痛消失時間、飲食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94.44%優(yōu)于對照組61.11%(P<0.05)。結論重癥胰腺炎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進行治療效果良好,對于患者的臨床恢復和治療效果的提升均具有相對積極的作用,因而在臨床上值得借鑒使用。
重癥胰腺炎;腹膜透析法;CT;置管負壓引流法
重癥胰腺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胰腺疾病,患者發(fā)病往往較急且病情極重,發(fā)病后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有可能誘發(fā)多種臨床并發(fā)癥,甚者將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于該病進行及時分析并且介入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對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次研究通過對本院36例重癥胰腺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治療,并對比其臨床治療效果,旨在探討其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提高重癥胰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以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8例。對照組患者中女7例、男11例,年齡21~81歲,平均年齡(47.2±11.3)歲,病程23~60 d,平均病程(36.2±7.9)d;實驗組患者中女6例、男12例,年齡23~83歲,平均年齡(45.1±12.6)歲,病程15~53 d,平均病程(32.0±7.0)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均予以腹膜透析置管術透析治療,手術時間均為病后12~48 h內進行,每天給予10~12 L腹膜透析液 ( 廣州百特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567;主要成分:1.5%低鈣葡萄糖) 治療,每次透析以保持透析液于腹腔內停留1.5~2.0 h為標準,持續(xù)治療2 d。此外,在腸功能允許的情況下提倡患者盡早進食,首先以大黃水或流食為主,通過攝入食物以刺激胃腸功能,可促進胃腸蠕動以縮短排氣時間;對于患者產生的,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糾正其電解質平衡,此后加強營養(yǎng)支持,同時進行抗感染的干預治療;當出現患者不能耐受的疼痛時,可適當給予鎮(zhèn)痛類藥物(如哌替啶、曲馬多、芬太尼等)治療,以減輕患者痛苦。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療的基礎上加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患者置管引流術前行CT檢查,如檢查結果提示出現胰周積液、胰腺壞死、假性囊腫及局部感染等情況時,即可行置管引流術。經CT影像精準定位后,行常規(guī)消毒,鋪手術圍巾,經局部麻醉后行穿刺術;采集壞死病灶病灶液膿液樣本,植入引流管導管并連接負壓引流瓶,檢查引流情況正常后常規(guī)縫合皮膚,固定引流管手術完成。對采集樣本立即送檢并進行細菌培養(yǎng),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每天用生理鹽水及時沖洗膿腔,避免引流管出現堵塞,觀察并記錄單日引流量,加強預防術后感染。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經過治療的臨床情況,包括患者血淀粉酶恢復時間、腹部疼痛消失時間、飲食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同時對于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療效評價參考文獻[2],分為治愈、好轉、無效、死亡,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指征情況分析 實驗組患者血淀粉酶恢復時間、腹部疼痛消失時間、飲食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實驗組總有效率94.44%優(yōu)于對照組61.1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指征情況分析(±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血淀粉酶恢復時間 腹部疼痛消失時間 飲食恢復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 18 8.1±1.5 7.3±1.3 18.0±2.5 18.1±3.6實驗組 18 5.4±1.2a 4.7±1.1a 12.7±2.2a 12.5±2.6at5.96 6.48 6.75 5.35P<0.05 <0.05 <0.05 <0.05
在臨床對于重癥胰腺炎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fā)現,患者臨床病情發(fā)生的主要癥狀就是腹部劇烈疼痛,同時多數伴隨存在惡心等情況,患者入院就診時上腹部指壓疼痛明顯。重癥胰腺炎的發(fā)病可能和多種因素存在關系,包括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情況等,而目前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水平均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生活結構也更加多元化,熬夜、不規(guī)律作息等會使患者的身體情況出現一定下降,同時如果伴隨存在飲酒過量、飲食不規(guī)律或相對油膩等均可引起肝功能異常,進而影響膽汁排泄而出現膽石癥,然而膽石癥的出現對于患者重癥胰腺炎的發(fā)病起到關鍵性推動作用[3]。目前,臨床對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關于治療方法存在較多爭議。腹膜透析是一種臨床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其臨床治療效果較傳統(tǒng)治療明顯提高,進而在近年來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近幾年隨著現代醫(yī)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張昆鵬等[4]學者的研究通過對2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經分析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實驗組患者血淀粉酶恢復時間、腹部疼痛消失時間、飲食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明顯。說明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對患者臨床各項指征情況改善均較為迅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患者得到恢復,同時還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因而其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疾病康復有著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與翟超等[5]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相近。
綜上所述,重癥胰腺炎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進行治療效果良好,對于患者的臨床恢復和治療效果的提升均具有相對積極的作用,因而在臨床上值得借鑒使用。
[1]李萍,汪毓君.腹膜透析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價值.西部醫(yī)學,2015,27(12):1847-1850.
[2]李世嘉,林瑞彬,韋良宏,等.經皮穿刺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3(3):532-534.
[3]趙文喜,徐虹.腹膜透析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血液凈化,2015,14(2):100-104.
[4]張昆鵬,賈軍紅,任懷珍,等.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與開腹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繼發(fā)胰腺周圍膿腫的臨床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2):2968-2969.
[5]翟超,劉曉晨,付偉,等.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5,21(5): 317-3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49
2016-11-08]
461700 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鄭斌),麻醉科(周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