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坐一個座位
曾赴英國參觀學(xué)習(xí)的曾教授,講述了自己的一段親身經(jīng)歷。一次,他乘坐地鐵時遇到了一件異樣的事情:車內(nèi)乘客很少,車廂里有不少空座位。但令人費解的是,一位英國母親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母子合坐在一個座位上。
母親對于身旁的空座位毫不理會,像是沒看見一樣。小男孩很胖,擠坐在母親的腿上,母親的臉上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是孩子生病了?曾教授怎么看也不像,孩子紅紅的臉蛋,很有精神。地鐵停了一站又一站,旁邊的座位始終空著,可那位母親心如磐石,一直抱著小男孩。
到達終點站后,曾教授好奇地問這位母親:“你旁邊的座位始終空著,為什么一直把孩子抱在腿上,不讓他坐到空座位上去?”
那位英國母親笑了笑說:“我只買了一張車票,就只能坐一個座位,我不能教育孩子從小去侵占國家的和公共的利益,那樣做我會很羞愧的。”為人之母實屬不易,更難得的是做一個無私的母親。
一個人對周圍人的影響,不外乎“言傳身教”,而其中的“身教”又重于“言傳”。那位英國母親的“一張車票只能坐一個座位”的規(guī)范行為,既平常而又簡單,但還是令我們的心靈為之一顫。
日常生活中,當(dāng)有的同學(xué)手持父母單位的公用信紙寫信時,當(dāng)有的同學(xué)乘坐家人單位的公車上下學(xué)時,當(dāng)有的同學(xué)跟隨家長單位公費組團旅游時……面對那位英國母親的“只能坐一個座位”,不知作何感想?人際交往中,一個人嚴于律己的模范行為,猶如滴滴細雨浸潤大地,而眾人的自覺自律,勢必形成文明社會的道道亮麗風(fēng)景。個人公德意識跨前一小步,社會文明就會前進一大步。
(文/周亞平據(jù)新浪網(wǎng))
□本欄編輯/鄒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