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張冬梅
探析中藥內服外敷加浮針圍刺治療外陰白斑的臨床療效
王璐 張冬梅
目的研究自擬中藥內服外敷加浮針圍刺治療外陰白斑的臨床療效。方法68例外陰白斑患者,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對照組采用自擬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浮針圍刺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愈20例(58.82%),顯效7例(20.59%),有效5例(14.71%),無效2例(5.88%),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治愈14例(41.18%),顯效6例(17.65%),有效4例(11.76%),無效10例(29.41%),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0.59%。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擬中藥內服外敷加浮針圍刺治療外陰白斑的效果十分明顯,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中藥;內服外敷;浮針圍刺;外陰白斑
外陰白斑指女性外陰的黏膜組織以及皮膚出現(xiàn)了色素改變現(xiàn)象以及變性的一種慢性病變類型。由于病變部位的黏膜以及組織呈現(xiàn)出白色,所以臨床上也將其稱之為外陰白色病變。我國中醫(yī)將其歸為“陰癢”的范疇,因為該疾病的病理組織學表現(xiàn)出易變性與多樣性,所以也將該病變統(tǒng)一稱作“外陰上皮內非瘤樣變”。為了研究自擬中藥內服外敷加浮針圍刺治療外陰白斑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外陰白斑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通過研究分析獲得了一些體會,現(xiàn)將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外陰白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現(xiàn)象,且夜間表現(xiàn)更加明顯,外陰皮膚增厚,病變部位呈現(xiàn)出白色斑塊,并且皮膚沒有彈性,皸裂,出現(xiàn)抓痕。病情嚴重的患者出現(xiàn)性交疼痛,甚至外陰萎縮的現(xiàn)象。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觀察組平均年齡(45.5±4.5)歲,平均病程(3.5±2.5)年;對照組平均年齡(45.6±4.6)歲,平均病程(3.6±2.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造血系統(tǒng)、腎、肝、心血管等原發(fā)性疾病,并且白帶常規(guī)、血尿常規(guī)以及肝腎功能在正常范圍之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自擬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內服中藥藥方組成:黃柏15 g,苦參15 g,熟地15 g,生地15 g,何首烏15 g,炙龜板15 g,白芍15 g,黃芪20 g;水煎熬,患者分早晚2次口服。中藥洗劑藥方組成:防風15 g,紫草15 g,苦參15 g,蛇床子15 g,白鮮皮15 g,地膚子15 g,補骨脂20 g,何首烏20 g,白頭翁30 g;將紗布敷于患者的外陰上,并且采用溫水瓶貼在紗布上進行加熱,15 min/次,2次/d,1個月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浮針圍刺進行治療:浮針圍刺患處以及雙側的三陰交,留針30 min,1次/d,10 d為1個療程。在此過程中要囑咐患者進行自我情緒調節(jié),合理控制飲食,禁辛辣食物及煙酒。還要囑咐患者注意性生活衛(wèi)生,穿寬大的棉織品內褲。研究期間患者禁止采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1.3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陰痛以及陰部瘙癢現(xiàn)象消失,局部色澤恢復到了正常狀態(tài),角化柔軟、光滑,并且富有彈性;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陰痛以及陰部瘙癢現(xiàn)象基本消失,局部色澤接近正常狀態(tài),角化硬度明顯減輕、并且彈性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陰痛以及陰部瘙癢現(xiàn)象有所減輕,相對于治療前,局部病變舒適;無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與體征均沒有發(fā)生變化,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愈20例(58.82%),顯效7例(20.59%),有效5例(14.71%),無效2例(5.88%),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治愈14例(41.18%),顯效6例(17.65%),有效4例(11.76%),無效10例(29.41%),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0.59%。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外陰白斑屬于一種疑難疾病,現(xiàn)階段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多數(shù)學者普遍認為該疾病是由于多種因素引發(fā)的外陰局部皮膚病變,主要包括激素、感染、免疫、遺傳、氧化以及抗氧化作用等諸多因素[1]。我國中醫(yī)認為該疾病屬于“陰蝕”與“陰癢”的范疇,認為該疾病的病機病因和腎、脾以及肝等相關,和肝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肝經(jīng)繞陰器,肝為風土之臟,主藏血以及疏泄,腎藏精,開竅于二陰[2]。如果患者肝、脾、腎三者都出現(xiàn)紊亂的現(xiàn)象,則可能生化乏源,精血不足,氣血失調。所以在該疾病的治療上應該以滋養(yǎng)肝腎、止癢、修復皮損為主[3]。煎湯外敷能夠促使病變區(qū)域的血管得到擴張,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使其營養(yǎng)增加,能夠有效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4]。中藥方中黃芪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白芍能夠養(yǎng)血調經(jīng)、平肝止痛,炙龜板能夠滋腎潛陽、益腎健骨,何首烏具有養(yǎng)血滋陰的功效,生地具有止血凝血的功效,熟地能夠補血養(yǎng)陰,苦參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黃柏同樣也具備清熱燥濕的功效[5]。其次因為三陰交穴屬于三陰經(jīng)交會穴,能夠調氣行血,浮針通過對皮部進行刺激,能夠對臟腑以及相應的經(jīng)絡進行調整,進而能夠促使氣血運行通暢,起到氣血生化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也顯示,浮針具有較強的消炎作用,能夠有效治療外陰白斑,無毒副作用,并且操作方法較為簡單。
綜上所述,自擬中藥內服外敷加浮針圍刺治療外陰白斑的效果十分明顯,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張炎,劉文蘭,范曄,等.中藥綜合療法治療外陰白斑51例的病理分析.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17(7):1147-1149.
[2]黃玲.中藥局部外用治療外陰白斑21例臨床觀察.江蘇中醫(yī)藥,2015,26(11):33.
[3]齊愛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外陰白斑的臨床觀察.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0(1):109-110.
[4]雷明君,孫春霞,董耀,等.滋補肝腎清利濕熱中藥內服配合熏洗治療外陰白斑39例療效觀察.河北中醫(yī),2015,32(3):350-351.
[5]汪青霞,劉濤.中蒙醫(yī)藥結合治療外陰白斑50例療效分析.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15,34(2):154-156,1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80
2016-05-26]
113008 遼寧省撫順市中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