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丙辰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薛丙辰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65例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對其進行一般常規(guī)護理, 飲食護理, 用藥護理, 生活護理, 心理護理及康復護理等個性化綜合護理。結果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 隨訪1~2年38例痊愈, 22例明顯好轉, 5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92.3%(60/65)。結論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治療結合正確、有效的個性化綜合護理, 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個性護理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慢性支氣管炎、肺血管病變或肺氣腫及其胸腔器官疾病引起的心臟病, 簡稱肺心?。?]。包括右心室功能不全或右心室增大, 肺動脈高壓并發(fā)癥多可造成多器官的損傷。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易反復, 病情善變,發(fā)病率高, 發(fā)病急且病情逐年加重??茖W的治療方案及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及預后有著重要的作用。本院對2011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個性化綜合護理, 觀察其臨床療效,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65例, 男33例, 女32例, 年齡43~76歲, 平均年齡55歲。住院時間15~82 d, 平均時間30 d,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2例, 伴有下肢水腫腹水的患者11例, 心律失常25例, 肺水腫, 咯血2例,發(fā)紺15例, 所有患者均具有氣喘, 咳痰, 咳嗽的癥狀。且均經(jīng)過X現(xiàn), 多普勒彩超檢查和心電圖診斷。
1.2 護理方法
1.2.1 一般基礎護理 保持病房內(nèi)安靜, 舒適, 空氣清新,時刻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如呼吸頻率、節(jié)奏的改變程度及呼吸困難情況。定時測量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的變化, 仔細記錄患者的呼吸深淺, 水腫, 液體出入量等的變化。叮囑患者臥床休息, 取半臥位或坐位, 這樣可減少回心血量從而減少心臟的負擔[2]。密切觀察患者的精神癥狀及意識狀態(tài)如有失眠、頭痛、神志恍惚、白天嗜睡、表情淡漠應及時報告給醫(yī)生處理。
1.2.2 飲食的護理 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病程長導致體質較虛弱, 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給予高纖維素, 高營養(yǎng), 高熱量, 易消化的食物, 限制鈉鹽的攝入, 以減輕水腫, 防止鈉水潴留。不宜吃的過飽, 少食多餐以補充機體的消耗, 增強機體免疫力。忌食咖啡,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且保持大便通暢以防止排便時發(fā)生猝死。
1.2.3 服藥的護理 給予患者大量抗生素以抗感染時, 注意患者口腔是否有真菌感染。應用利尿劑時觀察電解質是否紊亂及排尿量是否正常, 盡量白天用藥以防止夜間排尿頻繁影響睡眠質量。給予強心劑時注意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動脈血氣分析、神志變化等, 如有煩躁、嘔吐、惡心、皮膚騷癢等癥狀時及時報告醫(yī)生。
1.2.4 口腔及褥瘡的護理 患者多采用口呼吸空氣未經(jīng)凈化直接進入呼吸道, 加之長期使用抗生素極易發(fā)生二重感染[3]。叮囑患者采用生理鹽水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濕潤。老年患者多體弱長期臥床, 活動不便容易發(fā)生褥瘡。叮囑患者家屬經(jīng)常幫助患者擦身, 翻身, 保持皮膚清潔, 保持床單干燥, 干凈, 平整。保持便器清潔。
1.2.5 心理護理 肺源性心臟病病情善變且極易反復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 煩躁不安, 態(tài)度暴躁 , 發(fā)病時呼吸困難, 使患者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這就要求護理人員細心, 態(tài)度熱情, 語言和藹, 表情真誠讓患者感覺有一定的安全感。對耐心的聆聽患者的訴說, 積極熱情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 消除患者的顧慮, 放松心情。耐心向患者講解活動對病情好轉的重要性, 鼓勵患者循序漸進的活動以消除患者病后的依賴心理。同時做好與患者家屬的溝通, 使其多關心照顧, 理解患者以增強其治療疾病的信心[4]。
1.2.6 呼吸道的護理 保持病房內(nèi)的空氣新鮮, 濕度適中,避免煙霧, 刺激性氣體, 粉塵進入呼吸道以消除對呼吸道的刺激。吸煙的患者應鼓勵其戒煙[5]。叮囑難咳、痰多粘稠的患者多飲水, 必要時進行藥物霧化吸入。采用拍背、扣胸、體位引流等發(fā)放促進痰液的排出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積聚,口咽導致不良影響。當患者咳嗽咳痰, 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時, 監(jiān)測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狀況及動脈血氣分析。
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 隨訪1~2年38例痊愈, 22例明顯好轉, 5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92.3%(60/65)。
心臟病是當代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6]。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常見并發(fā)癥有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肺性腦病、呼吸衰竭、休克、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礙等。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但準確地判斷病情, 給予相應的治療及有效的綜合護理措施可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綜上所述, 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治療結合正確,有效的個性化綜合護理, 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
[1]鐘艷芝.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護理.吉林醫(yī)學, 2010, 31(34):6317-6318.
[2]陳維英.基礎護理.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54.
[3]王翠萍.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急性期的護理體會.醫(yī)學信息, 2010,5(23):1465-1466.
[4]石玲.慢性肺源性心臟病54例心理護理體會.齊魯護理雜志, 2007, 13(13):85-86.
[5]崔宜玲.肺源性心臟病的護理體會.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1, 9(40): 967-977.
[6]李素香.老年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的分級護理.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09, 3(3):147-1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5.156
2016-04-29]
111000 遼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