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秦龍,吳建團,劉振濤,姚團團,馮振昌,郭飛,楊占興
陜西秦龍綠色種業(yè)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300
戶單109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
郭秦龍,吳建團,劉振濤,姚團團,馮振昌,郭飛,楊占興
陜西秦龍綠色種業(yè)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300
介紹了玉米新品種戶單109的選育經過、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于陜北、關中及陜南海拔650 m以下地區(qū)春播及同類生態(tài)區(qū)種植。
玉米新品種;戶單109;品種選育
陜西南北狹長,地形地貌比較復雜,形成陜北、關中和陜南3個氣候截然不同的春玉米種植區(qū)。根據其氣候特點,要求所培育出的品種不僅成熟期與當地主栽品種相當,且增產潛力較大,并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耐密植、抗病、抗旱耐澇、品質佳等特點。
1.1 母本自交系L66
2000年,秦龍種業(yè)以美國雜交種作基礎材料進行選系,同年冬在海南加大種植群體,按系譜法選得14株優(yōu)良單株,連續(xù)自交,優(yōu)中選優(yōu)。
2003年關中夏播,在陰雨多、倒伏及病蟲害嚴重的條件下,淘汰抗病差的10個株系,保留了抗病好的4個株系。同年冬在海南加代,2004年育成株型緊湊、透光性好、雄穗分枝少、莖稈堅、低穗位、根系發(fā)達、結實性好的優(yōu)良自交系L66-1-1-1-3,并保留另外兩個優(yōu)良姊妹系。
1.2 父本自交系M276
該系是秦龍種業(yè)1999年以 {(黃群× 78599)×340}×C132(自育系)作基礎材料進行選系,根據育種目標,經多代自交、配合力測定,于2002年育成。
1.3 雜交種的選育
2003年對L66各選系進行配合力測定,2004年關中夏播觀察鑒定,經測產,L66各選系與M276雜交后代表現突出。2004年冬海南對其最佳組合進行復配,2005年關中夏播小區(qū)試驗,L66-1-1-1-3× M276表現耐密、抗倒、抗病、株型緊湊、品質優(yōu)、適應性及穩(wěn)產性好,綜合性狀全面,從而決選出優(yōu)良組合L66×M276(并將L66-1-1-1-3定名L66),即戶單109。
幼苗葉鞘紫色,葉色濃綠,長勢健壯,成株高280 cm,穗位高100 cm左右,株型較緊湊。上部葉片窄稀上沖,透光性好。雄穗分枝6~12枝,護穎淺褐色,花藥黃色,花絲先黃后轉微紅,全株葉片19~20片。果穗筒型,果穗長21 cm,穗粗5.3 cm,穗行數16~18行,白軸,馬齒型,粒色桔黃色,出籽率89.6%,千粒重310~330 g?;疃挸墒?,結實性好,穩(wěn)產性好,增產潛力大。陜西春播全生育期122.5 d。
3.1 保持品種種性(雜交種含親本)
抓好自交系原原種生產。實行套袋自交對交相結合,人工套袋自交一代、姊妹交一代、原原種生產一代。自交系做到一年繁、兩年用,嚴格操作程序,做到隔離安全、去雜徹底,可3年更新一次原種。
3.2 適時早播
一般地溫穩(wěn)定在9~10℃時播種。適時早播能延長其營養(yǎng)生長期,使其獲得有利的生長發(fā)育條件,充分發(fā)揮品種的增產潛力。
3.3 合理密植
一般種植密度為3 500株/667 m2,高水肥田塊可達4 000株/667 m2。
3.4 高效施肥
播種時應施N、P、K復合肥15~20 kg/667 m2,在玉米8~10葉期施尿素15~20 kg/667 m2,適當追施鋅肥,灌漿期追施尿素5 kg/667 m2。
3.5 澆灌
足墑播種,確保全苗。若墑情不夠,應及時澆灌;玉米生長期間及時澆拔節(jié)水、抽雄水、灌漿水。
3.6 防蟲
玉米蟲害要以預防為主,可用辛硫磷或甲拌磷防地下害蟲。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顆粒250 g/667 m2丟撒到玉米芯葉,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
3.7 適時晚收
由于戶單109活稈成熟,適時晚收可延長光合作用時間,提高干物質積累,充分發(fā)揮品種的增產潛力。
當籽粒乳線消失、苞葉變黃、黑層形成后收獲,可增加千粒重,有效提高玉米產量。
4.1 產量表現
4.1.1 區(qū)域試驗結果
2011年在陜西省春玉米第8組區(qū)試中,平均產量690.1 kg/667 m2,比對照豫玉22、秦龍14(平均產量655.1 kg/667 m2)增產5.3%。
2012年參加陜西省春玉米第1組區(qū)試,平均產量768.8 kg/667 m2,比對照鄭單958、秦龍14(平均產量731.0 kg/667 m2)增產5.2%。
4.1.2 生產試驗結果
2012年參加陜西省春播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24.0 kg/667 m2,比對照鄭單958、秦龍14(平均產量682.2 kg/667 m2)增產6.1%。
4.2 抗病鑒定結果
2011年,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鑒定:高抗莖腐病、穗粒腐病,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絲黑穗病。
4.3 品質分析結果
經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容重722 g/L,含粗蛋白(干基)9.52%、粗脂肪(干基)3.02%、粗淀粉(干基)74.87%。
1005-2690(2016)04-0052-02
S513.033
B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