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榮,李向宏,楊娟妮
陜西省種子管理站,陜西 西安 710018
陜西省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存在問題及對策
張宗榮,李向宏,楊娟妮
陜西省種子管理站,陜西 西安 710018
就實現(xiàn)陜西省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的有關問題,從基本認識、存在問題及主要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探究思考。
玉米籽粒;機械收獲;思考
1.1 種植分布現(xiàn)狀
玉米是陜西省主要農作物,目前種植面積達120萬hm2。由于受地理、氣候和耕作制度等因素影響,全省玉米主要分為春播區(qū)和夏播區(qū),種植面積各占一半。春播區(qū)又分為陜南春播和陜北春播,其栽培品種、耕作習慣、環(huán)境條件等都有很大差異。近幾年,陜北春玉米區(qū)面積增速較快,已超過陜南春播區(qū),且有進一步擴大勢頭。
1.2 前景和意義
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鎮(zhèn)轉移,國外玉米價格低廉沖擊我國市場,傳統(tǒng)的人工收獲已經無法滿足生產發(fā)展的需要。一方面是人工收獲勞動強度大,農民期望機械化收獲;另一方面,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玉米價格下滑和土地流轉集中種植的發(fā)展,迫切需要高效率、低成本的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技術。
1.3 存在問題
近幾年,陜西省在種子行業(yè)進行了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的探索,雖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分析起來,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大主要問題:一是玉米品種不適宜機械化收獲。目前陜西省應用的玉米品種雖有個別進行了示范,但距離推廣應用“最后一公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大量品種在依靠延長生育期提高產量的背景下,玉米成熟時水分很難低于28%,更無從談到低于25%或20%。二是適合陜西省生產現(xiàn)狀的機械化籽粒收獲設備設施不完善也不規(guī)范?,F(xiàn)有設備主要是引進的或簡單改進的,體積龐大,對玉米含水量、種植行距要求苛刻,缺少針對性強、簡便快捷的設備和規(guī)范的技術標準。
2.1 努力在種子技術措施上下工夫
2.1.1 品種選育目標新要求
“玉米機械化收籽粒,關鍵看品種”,這是當今全國玉米育種專家的共識。有計劃、有目標地選育籽粒收獲的玉米新品種,既要考慮籽粒收獲的產量,又要兼顧機械籽粒收獲的農藝性狀,是實現(xiàn)機械化籽粒收獲的基礎條件和技術支撐,也是今后玉米育種目標的一個新要求。
2.1.2 玉米果穗脫水速度新目標
玉米果穗脫水速度、籽粒含水率和破碎率,是評價機械化籽粒收獲品種的重要指標。過去,我國玉米育種專家重點目標為產量和品質,機械化收割是近年來提出的新課題,在品種試驗中也不作為一項考核指標。在大田生產應用品種中多數玉米籽粒成熟時含水量在30%~35%之間,有的還更高一些。經過試驗證明,機收籽粒要求含水量在25%以下,果穗和籽粒含水量高、脫水慢,在收獲過程中會增加籽粒破碎率,造成產量損失。因此,近兩年陜西省專門開設了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品種試驗,把機收時籽粒含水量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同時也給育種家們指明了新的育種目標和方向。
2.1.3 生育期要有新適應
陜西省玉米主栽區(qū)分為春播區(qū)和夏播區(qū),不同品種生育期和成熟期都有很大差異。陜北春玉米屬一年一熟制,秋季多光照干燥,生育期可適當縮短,控制在降溫上凍之前籽粒含水量達標收獲為宜,可選擇和培育所需積溫比現(xiàn)有大豐30、陜單609等主栽品種少50~80℃的品種;陜南春玉米區(qū)為一年兩熟制,氣候相對多陰雨潮濕,脫水較困難,宜選擇生育期偏短,成熟期脫水易,收獲前不落棒、不霉變、不變質的品種;關中夏玉米區(qū)屬一年玉米、小麥兩作,為確保適時播種小麥,實現(xiàn)兩作高產,玉米適宜收獲期應選在10月上中旬,這就要求既要縮短生育期,又要控制吐絲期,并適當延長灌漿期,以選擇比現(xiàn)今主栽品種鄭單958、秦龍14等所需積溫少50~100℃的品種為宜。
2.1.4 植株形態(tài)要有新調整
從多地多點試驗證實,理想型適宜機收籽粒的玉米品種,植株呈塔型、雄穗分枝少、雌穗整齊,最好在同一水平線,葉片狹窄呈波浪分布,穗下葉的莖葉夾角小于35°,穗上葉的莖葉夾角小于25°,有利于機械摘穗;種植密度略具彈性,為4 500~6 000株/667 m2;品種還應具有較強的莖稈韌度和穗柄硬度,尤其是在收獲時未有倒伏現(xiàn)象;籽粒在穗上有較好的緊密度,活稈成熟,果穗成熟時苞葉松散,容易剝皮。
2.2 加快農機農藝技術結合
要搞好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在有計劃選育篩選品種、考慮產量的同時,還應考慮收獲機械問題。種子行業(yè)應積極同農機部門聯(lián)合協(xié)作、共同攻關,設立專門課題,也可爭取國家項目支持,研發(fā)玉米播種、作業(yè)、收獲等環(huán)節(jié)的農機,創(chuàng)新適合陜西省不同作物環(huán)境的農業(yè)機械;同時,研究制定相應的技術操作規(guī)程和標準,從制度和技術上規(guī)范全省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為玉米全程機械化、標準化提供技術與條件支撐。
2.3 因地制宜,分區(qū)推進
陜西省玉米種植地帶南北狹長,氣候條件、作物方式和習慣差異性大。筆者認為,因地制宜、分區(qū)推進、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是今后一個時期的路徑。
陜北春玉米區(qū)為一年一熟,氣候干燥,只要選對適合機械化籽粒收獲的玉米品種,可以先行示范,積極推廣;關中急需在品種上下工夫,目前正在試驗選擇,這是近期應當聯(lián)合攻克的重點課題;陜南春播區(qū)地理、氣候、耕作習慣等情況復雜,可能近期難以解決機械化籽粒收獲,今后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筆者認為,隨著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面積的迅速擴大,制定和規(guī)范適宜于機收籽粒的玉米品種標準會提上日程,如脫水速度、破碎率、籽粒含水量、丟籽率等,都會有一個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規(guī)程,讓育種家、品種管理者和廣大農民都有標準可循,也必將推動玉米種子事業(yè)上一個新的臺階。
1005-2690(2016)04-0041-02
S233.73
A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