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吐爾·拉依別克
(昭蘇縣林業(yè)局林業(yè)工作站,新疆 伊犁 835600)
紫丁香的育苗及栽培技術
別克吐爾·拉依別克
(昭蘇縣林業(yè)局林業(yè)工作站,新疆 伊犁 835600)
紫丁香有著廣泛的用途,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在庭院、道路兩旁均可見,使用價值較高。紫丁香的育苗和栽培具有一定的流程,涉及到多種技術內容,如果沒有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操作,對各類育苗、栽培技術的應用也不合理,將難以確保紫丁香的生長效果,所以做好相應的育苗及栽培工作至關重要。主要對紫丁香的育苗及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紫丁香;育苗;栽培技術
紫丁香的花為紫色、較香,有著較強的耐寒力、適應力,在居民區(qū)、學校、建筑物周邊、草坪等處均有廣泛種植,形成了一定的景區(qū)[1]。紫丁香的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種植人員須選擇適宜的條件來培育紫丁香,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合理應用各種育苗和栽培技術,消除各種安全隱患,以更好地促進紫丁香的生長。種植人員必須明確紫丁香的特性和各類育苗、栽培技術的優(yōu)勢,并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各環(huán)節(jié)的培育工作,以更好地促進紫丁香的生長發(fā)育。
1.1 種子育苗
由于紫丁香的種子較小,所以須于果實成熟不久進行采收。紫丁香種子具有較長的休眠期,于初冬采用木箱溫沙層積,在室外低溫條件下進行處理;于次年5月初播種。在作床中,紫丁香耐水性能不強,所以須選擇較為肥沃的土壤,但要確保土質的疏松以及干燥,能夠有效排水[2]。之后做出長11 m、寬2 m、高18 cm的高床;施底肥二銨220 kg/hm2、腐熟有機肥35 t/hm2,并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在播種中,若經催芽有40%種子裂嘴,則于5月初進行播種,播種前適量噴水;次日做淺溝條播,鋪上1.5 cm厚的沙土,之后再覆蓋塑料薄模。種植人員須注重進行松土、除草,以促進幼苗的生長。
1.2 扦插育苗
可采取嫩枝、硬枝。若選擇硬枝扦插,則選取2年生健壯枝條插穗,在溫床中插入硬枝,促使其形成植物體。一般待花謝后一段時間選頂枝扦插,插穗長度為12 cm,帶有3對芽結,在土中埋入一對芽結。生長溫度為26℃左右,一般40 d左右生根。待幼根顏色轉變?yōu)辄S褐色,則可進行移苗栽植。于8月進行嫩枝扦插,選取當年生健壯枝條,在剪為17 cm插條后插入苗床,維持一定的濕潤度,一般在60 d左右生根[3]。
1.3 壓條繁殖
5月初在土中壓入根際蔭蘗條,維持土壤的濕潤度,一般3個月后可生根。10月左右隔離母株,再進行栽植。
1.4 分株育苗
于早春進行分株繁殖,掘出植株根際的蔭蘗苗,臨近春季進行移栽,在移栽前修剪相應的枝條。
1.5 嫁接育苗
若選擇枝接法,則于早春進行操作。所選接穗一般為10 cm左右,帶有2對芽結,且將接穗下部削尖。選取2年生紫丁香實生苗作為砧木,于砧木斷面做出一條縫,之后將接穗插入。將砧木與接穗進行捆綁,確保兩者緊密連接。采用濕潤土進行覆蓋,待接穗芽出現(xiàn)萌動現(xiàn)象,則可去掉覆土。于秋末進行采條,之后通過露地埋藏,次年春天便可進行枝接。接穗在當年一般可長至60 cm左右,種植人員可于次年截除距地30 cm左右的枝干,以促進接穗側枝的萌發(fā)。
若選擇芽接法,則可于8月進行芽接。砧木與接穗的選擇與枝接法相同。在進行嫁接時,在芽上方1 cm處橫切、芽下方1 cm處平削,去除木質部。在對砧木進行處理時,于距地10 cm處橫切、下部縱切,做出“T”形,之后將皮剖開,將接穗插入切口,之后捆綁砧木以及接穗,確保砧木與接穗的緊密連接。若接穗上的葉柄自然脫落,則可視作芽成活,這時可解除塑料條。
若選擇靠接法,則將砧木與接穗各削相同切口,做好捆綁處理。待出現(xiàn)愈傷組織,則于砧木接口上方將頂枝剪掉,進而形成相應的植株。
由于紫丁香具有較好的耐寒、耐旱性,喜陽忌水,所以種植人員需選擇較為肥沃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確保環(huán)境的干燥。一般不可選擇低洼潮濕的環(huán)境,若栽種在這種環(huán)境中,紫丁香的枝條將細弱瘦小、花少而松散。若選擇貧瘠土地,則花少、長勢瘦弱。因此,最好選擇向陽、肥沃的土地。一般在早春對紫丁香進行移栽,移栽過程中需帶土。種植人員須對枝條進行修整,一般3年后可生大苗。栽植時選取3年生苗,栽植穴直徑為70 cm、深度50 cm。每穴施腐熟有機肥1 kg、骨粉500 g。
雖然紫丁香對肥料沒有較高的要求,但也需適當進行施肥,不可過多或過少,避免對花芽的形成造成影響。待開花后,適量施氮、磷、鉀肥,用量須小于70 g,再加施25 g氮肥。也可施腐熟堆肥,與土壤充分拌合,一般500 g/株。腐熟堆肥1次/年,以增加土壤養(yǎng)分。澆灌適量水分,1次/10 d,連續(xù)澆5次。澆水后進行松土,維持適宜的溫度,以更好地促進新根的生長。
于春季萌動前對紫丁香進行修剪,將一些過密枝、枯枝、病枝剪去。待落葉后,剪去不需要的枝干,截短重疊枝、交叉枝,確保枝條的均勻,以促進生長。
紫丁香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能夠吸收SO2,對空氣進行凈化;紫丁香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清熱解燥、止瀉,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廣泛種植。實際在對紫丁香進行育苗和栽培時,種植人員必須明確紫丁香的各種特性,選擇適宜的培育環(huán)境,并消除各類風險隱患。加強水肥管理,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更好地促進紫丁香的正常生長。
[1]劉華鋒,楊紅偉,楊俊杰,等.紫丁香育苗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19):226-226,228.
[2]閆淑蘭.遼西紫丁香育苗與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9):152-153.
[3]管杰.紫丁香育苗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3,4(9):174.
1005-2690(2016)10-0084-02
:S685.26
:B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