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利
(山西翼城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山西翼城 043500)
7~9月份,翼城縣降雨量415.9mm,較2015年少9.4mm,較常年多135.7mm,主要集中在8~9月份,9月中旬降雨量達176.3mm,為小麥播種創(chuàng)造了條件。9月、10月平均氣溫為26.7℃、15℃,分別高于歷年7.3℃、2.8℃。9月25日測定,旱地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100~150cm和150~200cm,土壤含水量分別為13.26%、16.45%、17.73%、18.93%、18.86%、17.85%和12.48%,底墑充足,表墑較好,保障了適期播種。
由于回茬面積大,9月份降雨量多達213.3mm,降雨集中,造成夏秋作物貪青晚熟,播期延后。小麥播期呈現(xiàn)播期分散,播期長的特點。旱地小麥播期主要集中在9月25日~10月3日;回茬麥田10月10日開始,10月23日結束,今年的復播麥田播種較往年有所推遲。
深耕、深松作為今年小麥生產主推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旱地麥田普遍在伏季進行深耕或深松,納雨蓄墑,補充了土壤深層水分,旋耕播種后鎮(zhèn)壓,播種質量高,確保了出全苗;水地麥田推廣播前深松,尤其是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田,基本都實現(xiàn)了“秸稈還田→深松→施肥→旋耕→播種鎮(zhèn)壓”,打破了犁底層,提高了整地播種質量。
寬播幅條播有效解決了秸稈還田后條播擁堵、缺苗斷壟,提高了播種質量,受到麥農普遍歡迎。目前我縣推廣的寬播幅條播機播幅為13cm,行距11cm,機寬2.2m,一帶9行。主要集中在趙康、西賈等高水肥地區(qū)。
綜合抗性好、高產、穩(wěn)產品種成為麥農首選,往年單純追求高產、求新,造成品種多而亂現(xiàn)象得到改觀。
受傳統(tǒng)播種思想的影響,適播期內播量普遍偏大,水地小麥一般播量在20kg/667m2以上,甚至30kg/667m2,造成基本苗多,群體大,個體發(fā)育不良,無分蘗,假旺苗。
旱地主莖葉齡達5葉~5葉一心、單株分蘗2~3個、總莖數(shù)在60~70萬/667m2的壯苗田,采取淺中耕鋤劃或輕耙耱,鋤草保墑,穩(wěn)壯防旺;5.5葉~6葉、單株分蘗4個以上、總莖數(shù)70萬/667m2以上的旺苗田,應采取深中耕斷根、重耙耱或鎮(zhèn)壓,保墑鋤草,抑制地上部分生長,控旺轉壯。
秸稈還田后,耕作不細、土壤懸虛、吊根苗等已成為培育冬前壯苗的主要障礙因素。通過提前澆冬水,塌實土壤,補充土壤水分,平抑地溫,是解決土壤懸虛、減少吊根苗、彌合裂縫,防止冷風倒灌,確保安全越冬最有效的措施,冬澆時間應從3葉期后到土壤封凍前進行。
目前土壤含水量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下,墑情差,苗齡小,總莖數(shù)不足50萬/667m2的麥田,應立即進行冬澆,促進生根分蘗,增加冬前群體;墑情較好,苗齡4葉一心~5葉,單株2~3個分蘗,群體在50~65萬/667m2的壯苗田,應在12月上旬進行冬澆,穩(wěn)壯防旺;
如苗齡達5葉一心~6葉,主莖分蘗3個以上,總莖數(shù)達70萬/667m2以上的旺長麥田,將冬澆推遲到12月中旬,但應鎮(zhèn)壓或耙耱,抑上促下,塌實土壤,控旺轉壯。
澆水可采取小畦灌溉和大水澆灌,水到地頭立即停止?jié)菜屑商镩g大量積水。
無法及時冬澆的擴澆地,應冬前耙耱或鎮(zhèn)壓,解決因耕作粗放,坷垃較多和秸稈還田土壤懸虛、吊根苗等,保溫保墑,促進根系生長。耙耱或鎮(zhèn)壓應在晴好天氣的上午10點以后、下午4點以前進行,防止冬季死苗。
冬前中耕劃鋤既可保墑增溫,又可消滅雜草。冬澆后應適時進行中耕鋤劃、耙耱,破除板結,保墑,促進根系和幼苗的健壯生長。
(1)溫度偏高、濕度大部分麥田紅蜘蛛、蚜蟲、白粉病和銹病已有發(fā)生,應密切監(jiān)測,對已達防治指標的田塊,可選擇晴天午后防治。麥蚜:當蚜株率超過5%,百株蚜量達10頭左右時,應選用50% 抗蚜威或10%吡蟲啉噴霧防治,兼治小麥紅蜘蛛。紅蜘蛛:當百株達250頭,或尺行長200頭時應進行防治,可用40%毒死蜱乳油、1.8%阿維菌素乳油防治。
(2)銹病防治堅持“發(fā)現(xiàn)一點,防治一片”的原則,通過帶藥巡查,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立即噴藥防治。一般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5%戊唑醇水乳劑、15%粉銹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兌水均勻噴霧,間隔8~10d再噴1次。
(3)目前麥田雜草大部分(95%以上)已出土,應抓住雜草個體較小,易防除的有利時期,進行一次徹底防除。薺菜、播娘蒿(米蒿)等闊葉雜草可選用2,4-D丁酯、巨星、苯磺隆等;野燕麥等禾本科雜草可選用驃馬懸乳劑防除;惡性雜草節(jié)節(jié)麥可選用世瑪、闊世瑪防除(冬前小麥3葉期防除防效最佳,春季無法徹底防除)。
(4)除草時間:小麥3葉期后,氣溫≥5℃的晴朗無風天氣。我縣一般在11上旬~11月下旬。
注意事項:一定要注意用法、用量,達到高效、防藥害、節(jié)省開支的目的;三葉期以前禁止用藥。三葉期前,麥苗耐藥能力很差,易造成藥害;噴霧要均勻周到,不能漏噴,更不能重噴;2,4-D丁酯等除草劑對蔬菜、果樹等雙子葉作物敏感,除草器械最好專用。
(5)嚴防畜禽啃青。不論旺苗、壯苗,畜禽啃青后,造成綠葉光合面積減少,影響分蘗成穗和穗分化時間,分蘗成穗率降低,穗粒數(shù)減少,凍害加重,無法安全越冬,春季弱苗影響產量;若墑情差,土壤疏松,畜禽啃食可將部分麥苗連根拔出,造成缺苗斷壟,即使及時澆水、施肥補救,也會造成成穗數(shù)和穗粒數(shù)減少,減產10%以上。各地應加大宣傳力度,嚴禁畜禽啃青。
[1] 王海軍,晁艷麗.魯西南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J].菏澤學院學報,2014(z1):65-66.
[2] 鄭江國.小麥播種及冬前管理技術[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4(1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