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勤華|文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慶銅礦已連續(xù)實現14年達標達產,高強度的持續(xù)開采,使采區(qū)上部一步驟采場已基本回采完畢,二步驟和邊殘難小礦體的開采難度大,成本高,深部開采更為復雜,礦山進入轉折發(fā)展期。該礦積極實施科技興礦,強化安全環(huán)保,追求卓越績效,沖破困境走出了新路。
作為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力礦山的安慶銅礦,過去的五年是該礦困難最多但也是發(fā)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礦山克服了1#、2#礦體逐漸消失帶來的生產能力不足、二步驟回采貧化率高、深部生產能力不強、基建工程與生產交叉、生產設備逐漸老化、部分崗位人員嚴重不足、主產品市場由高走低等一系列困難,一舉完成了礦廢石處理量583.7萬噸,生產銅量38318噸,鐵精砂199.88萬噸,重介質31.66萬噸,成為銅陵有色集團公司的一顆亮眼之星。
安慶銅礦連續(xù)14年實現了達標達產,這對于有色礦山來說實屬不易。但隨著高強度的持續(xù)開采,使采區(qū)上部一步驟采場已經基本回采完畢,剩下二步驟采場和邊殘難小礦體的開采深受“量”的不確定因素和“質”的不穩(wěn)定因素影響,開采難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而深部礦石品質和品位變差,開采更為復雜。
為保證產量和質量,該礦作業(yè)計劃安排合理布局,每年做出16~19個采場,滿足產量的需要。在開采過程中抓住重點采場的回采,解決出礦品位搭配問題。選用高階段大直徑深孔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回采主礦體,對分支礦體、小礦體則采用淺孔留礦法等,提高資源的回收效果。同時加大邊、殘、難、小礦體的回采力度,做到能收盡收,還利用新成果回收水平礦柱。該礦-400米、-580米的水平礦柱雖然含銅品位高,但回收難度大。通過新成果的有效應用,最終取得了突破,現已在-400米成功回采了近10萬噸礦石,減少了水平礦柱所帶來的資源損失。
為了遏制貧化損失,采用大孔鑿巖記錄二次圈定礦柱形態(tài),對礦石與充填體交界區(qū)域采用小藥包滯后單獨爆破的方式進行爆破,有效地控制了尾砂混入和礦石貧化。
這幾年,針對生產中遇到的新難題,安慶銅礦開展了1#礦體深部厚大區(qū)域開采、復雜礦體開采、地壓監(jiān)測、地下水綜合治理、整體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及外圍找礦等一系列公關,還開展了選礦工藝技術綜合試驗研究、地下金屬礦下向連續(xù)高效安全開采技術研究、巖溶塌陷治理預案研究、東馬鞍山礦床安全高效開采綜合技術研究等,尤其是深部金屬礦床開采過程充填材料與工藝優(yōu)化技術的研究,是“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該項目現已由研究進入到實施階段。另外,礦山于2011年還對尾礦再選的重介質系統(tǒng)進行了全面技改,減少了資源流失,提高了尾礦資源回收率。五年來,該礦先后獲得公司級科技成果4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先后獲得了知識產權方面4項專利,尤其是“充填體包裹下厚大礦柱開采方法”發(fā)明專利在礦山的應用,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年來,安慶銅礦在安全環(huán)保方面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完成了尾礦庫二期工程的改造,使尾礦庫大壩更加安全,庫容可確保今后20年無憂,尤其是采用沉淀技術對尾砂管線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并進行在線檢測,使水質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農田灌溉二級標準,進一步和諧了礦農關系。井下的綠色照明也在各主要巷道全部實現,達到了既安全又節(jié)能的效果。井下“六大避險系統(tǒng)工程”已經初步完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礦山防災、減災和抗災能力。為了使全員安全環(huán)保培訓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安慶銅礦建立了安環(huán)電教室,全員受訓率達到了100%。還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全新的安全調度指揮監(jiān)控系統(tǒng),并給每個下井員工配發(fā)了人員識別卡,做到了井下安全生產重點區(qū)域全覆蓋、人員全監(jiān)控。按照全礦安環(huán)管理一盤棋的要求,除了每年同本礦各單位和部門簽訂“安全環(huán)保目標責任書”外,還將駐礦的外委單位一并納入其中,并委派兩名專職安全監(jiān)管對其進行監(jiān)督,較好地提升了外委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慶銅礦已經從事生產二十多年,一些生產設備和系統(tǒng)出現老化,存在安全隱患。為此,礦山分批淘汰了部分落后產能,先后投資新建或改造了重介質廠的尾礦再選系統(tǒng)、選礦加酸系統(tǒng)、動力車間供電總降系統(tǒng)、江邊碼頭棧橋等。五年來,礦山用于安措技改費用累計達到了5.258億元。安環(huán)形勢的改善,為礦山的和諧穩(wěn)定奠定了基礎。
為了提升礦山管理水平,安慶銅礦積極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科學分析礦山面臨的挑戰(zhàn)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明晰礦山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每年管理提升的側重點,先后實施了三標一體化、對標管理、5S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全員績效管理、降本增效、民主管理等,達到了穩(wěn)步推進、逐年提升的目標。
三標一體化管理。按照“管理有目標,過程可監(jiān)控,執(zhí)行有記錄,結果有評價”的工作要求,安慶銅礦持續(xù)推進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使體系在全礦范圍內得到了有效貫徹實施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先后獲得了“銅陵市工業(yè)企業(yè)環(huán)境行為評價綠色企業(yè)”、“全國有色金屬行業(yè)先進集體”、“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國家標準化4A良好行為企業(yè)”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對標管理。將對標與挖潛相結合,通過培訓普及對標管理知識,使之成為指導職工日常工作的一種思維習慣、基本手段和有效方法,并結合礦山生產經營特點,實施對標的分解與轉化,形成礦、部門區(qū)隊及班組三級對標體系,保證了對標指標體系的條理性、可溯性和完整性。
5S管理。按照“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yǎng)”五個方面的要求,將5S管理作為改進和提升現場管理的總抓手,圍繞“推進、規(guī)范、完善、提升”的工作原則,制定了《安慶銅礦5S管理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與各單位組織績效考核兌現掛鉤,做到了常態(tài)化管理,實現了空間和時間的全覆蓋,使礦山在安全環(huán)保、人員和設備管理、物資的計劃調配、“三廢”達標排放、環(huán)境衛(wèi)生、職工工作和生活質量的提升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
全面預算管理。2013年,該礦著手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已經基本建成。按照“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管控原則,年初合理確定部門和單位的各項成本費用開支標準,每月進行一次經濟活動分析,針對預算執(zhí)行中存在的差異,認真進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見。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有效管控了資金的使用,規(guī)范了單位和部門的責、權、利,優(yōu)化了礦山的資源配置。
全員績效管理。為了激發(fā)職工愛崗敬業(yè),實現人企共同發(fā)展,礦山構建了符合本礦實際的全員績效管理體系,按照“績效好,收入高;績效差,收入低。切實拉開收入分配差距,提升員工整體績效”的原則有序推進,較好地調動了全員積極性,為安全環(huán)保和生產經營等各項目標的實現起到了推進作用。
降本增效。礦山每年都開展“挖潛降耗,降本增效”活動,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增強了職工節(jié)約意識。2015年針對存在近2000萬元考核目標缺口,確定全年降本增效1800萬元的目標,2015年上半年,已實現降本增效1401.93萬元,完成了年計劃的77.89%。
民主管理。這幾年,礦山在推進基層民主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正在不斷增強。礦務公開、區(qū)隊車間事務公開已經成為常態(tài)。凡是事關礦山發(fā)展和職工利益的事情,礦部認真聽取職工群眾意見和建議,對于所提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加以梳理,及時回復,只要是合理的意見和建議都會予以重視或采納。為了進一步增強職工民主意識,該礦對全礦所有31個基層班組實現了班組長“公推直選”;2013年,首次在銅陵有色集團公司試行了基層黨支部書記“公推直選”;2014年,又率先試行了區(qū)隊長公推直選。基層民主管理,在礦山邁出了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