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峰 何曉熙 劉明華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閩東醫(yī)院 福建 福安 355000)
患者尿液標本的檢測結果是判定患者的病情、預后的重要依據。準確的檢測結果有助于臨床醫(yī)生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的尿液標本通常無法及時送到檢驗科室進行檢測。為探討尿液標本放置的時間與各種細胞計數檢查結果的關系,我院對近期檢驗科采集的60例尿液標本在不同的時間進行了檢測,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我院檢驗科采集的60份尿液標本。在這些尿液標本中,有33份標本來自男性患者,有27份標本來自女性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18~66歲,平均年齡為(44.3±11.3)歲。
使用UF-1000i A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配套的質控品、標準品、試劑對尿液標本進行檢測。尿液標本均為患者的中段尿液,盛放于一次性塑料清潔杯中。根據試劑和儀器的說明書在采集尿液標本后0h、1h、2h、3h、4h、5h檢測尿液標本中上皮細胞、白細胞、紅細胞及溶解細胞的數量。同時使用顯微鏡觀察尿液標本中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的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檢測發(fā)現,隨著標本放置時間的延長,上皮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及白細胞計數逐漸下降。標本放置4h后,其上皮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及白細胞計數均明顯低于其放置0h時的上皮細胞計數及紅細胞計數,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放置時間尿液標本中上皮細胞、紅細胞及白細胞的計數
經檢測發(fā)現,隨著標本放置時間的延長,大紅細胞計數及小紅細胞計數逐漸下降,溶解細胞計數逐漸上升。標本放置4h后,其小紅細胞計數及大紅細胞計數均明顯低于其放置0h時的小紅細胞計數及大紅細胞計數,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標本放置4h后,其溶解細胞計數明顯高于其放置0h的溶解細胞計數,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放置時間尿液標本中溶解細胞、小紅細胞、大紅細胞的計數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尿液標本放置時間的延長,尿液標本中的白細胞和紅細胞會被破壞,在低滲狀態(tài)或堿性環(huán)境中,紅細胞還會發(fā)生溶解[1]。部分學者認為,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人員需要在采集尿液標本后2h內完成各項檢驗。但從我國醫(yī)院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采集尿液標本后2h內完成檢驗比較困難[2]。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標本放置4h后,其上皮細胞、紅細胞、大紅細胞、小紅細胞及白細胞計數均明顯低于其放置0h時的上皮細胞、紅細胞、大紅細胞、小紅細胞及白細胞計數。筆者認為,檢測人員應在采集尿液標本后4h內完成對標本的檢驗工作,避免尿液標本中各種細胞的計數發(fā)生明顯的變化[3]。
總之,尿液標本放置的時間會直接影響到各種細胞計數檢查的結果。因此,檢驗人員應在采集尿液標本后,盡快對標本進行檢測,從而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1] 郭曉紅.尿液標本放置時長對紅細胞檢測結果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14):103-104.
[2] 羅秋云.不同狀態(tài)抗凝劑及標本放置時間對血液分析儀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2014,2(9):57-58.
[3] 榮美濤,王潤琴,李美英.不同溫度下標本隨放置時間延長尿液紅細胞白細胞計數結果的變化分析[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4(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