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華
(撫順師范高等??茖W校, 遼寧 撫順113122)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為五加科五加屬,別名五加參、刺拐棒等,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qū),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2],也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具有抗疲勞、抗腫瘤作用和免疫調節(jié)等作用[3]。刺五加種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對種子休眠機理已有探討,可通過變溫層積完成生理后熟[4],有關后熟過程中的物質代謝和酶活性的變化也有相關報道[4-5],但有關刺五加種子后熟過程中內源激素含量變化的研究較少。本試驗研究了刺五加種子后熟過程中激素含量的變化,以期為深入探尋刺五加種子休眠機理及種子生產提供參考。
刺五加種子2012年10月采收于吉林省白山市。稱取飽滿刺五加干種子100g,用濃度為200mg/L的GA溶液浸種24h,24h后進行高溫(16~22℃)層積12周后,低溫(2~6℃)層積12周的變溫層積處理。以無菌蒸餾水浸種為對照,試驗重復3次。將上述各處理種子每隔2周取樣進行萌發(fā)試驗,按《國際種子檢驗規(guī)程》規(guī)定的發(fā)芽標準計算發(fā)芽率。取各個時期(0、4、8、12、16、20、24周)處理以及對照種子各10g作為各項指標的測定,待測樣品保存于-40℃超低溫冰箱中。ABA、GA和ZR含量用酶聯(lián)免疫固相吸附法(ELISA)測定,試劑盒購自中國農業(yè)大學。
由圖1可見,層積處理12周后,種子開始萌發(fā),隨著層積時間的延長,種子的萌發(fā)率一直呈增加的趨勢;與對照相比,200mg/L的GA溶液浸種處理對種子的萌發(fā)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當層積24周時,GA處理種子的萌發(fā)率達到55%,而同期對照的萌發(fā)率只有35%。
圖1 各個時期種子的發(fā)芽率
圖2 表明,在后熟過程中,經(jīng)處理種子與對照種子內源游離GA含量整體上呈現(xiàn)上升趨勢,處理種子內源GA含量在0~4周迅速升高,4~20周緩慢升高,20~24周再迅速升高,對照種子升高緩慢,24周時處理種子內源 GA含量均達到最大,為2.589μg/g(FW),同一時期的變化使處理種子內源游離GA含量在整個過程中始終高于對照種子。
圖2 種子后熟過程中內源游離GA含量的變化
圖3 表明,在后熟過程中,處理種子與對照種子內源游離ABA含量整體上都呈下降的趨勢,前12周下降趨勢緩慢,12周后呈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24周時處理種子內源ABA含量最低為0.047μg/g(FW),同一時期處理種子內源游離ABA含量始終低于對照種子內源游離ABA含量。
圖4表明,在后熟過程中,處理種子與對照種子內源游離ZR含量整體上呈現(xiàn)升高的變化趨勢;處理種子內源游離ZR含量0~4周迅速升高,4~12周緩慢升高,12~20周再迅速升高,對照種子0~12周呈現(xiàn)緩慢升高,12~20周再迅速升高,24周時處理種子內源ZR含量最高,為0.06μg/g(FW),內源游離ZR含量對照種子始終低于處理種子。
圖3 種子后熟過程中內源游離ABA含量的變化
圖4 種子后熟過程中內源游離ZR含量的變化
如表1所示,在后熟過程中,處理的種子與對照種子GA/ABA比值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同一時期,處理種子的GA/ABA比值的增加幅度較大,且比值較高。在后熟過程中,處理的種子和對照種子ZR/ABA比值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同一時期,處理種子的ZR/ABA比值始終大于對照種子。ZR/ABA比值的增加可能調控膜的滲透性水平和促進GA的釋放,同一時期GA含量表現(xiàn)為增加。
表1 種子后熟過程中內源游離GA/ABA、ZR/ABA比值的變化
GA含量過低或生物合成受抑制會使某些種子休眠[6],GA處理通常使GA含量過低或生物合成受抑制的種子GA含量增加,控制糊粉層中淀粉酶分泌和表達[7]。本試驗結果表明,經(jīng)200mg/L GA 浸種后,種子內源GA水平明顯升高,致使其內源游離GA含量在以后的過程中始終維持著高于對照的水平,對種子的成熟及成熟后的萌發(f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BA廣泛存在于休眠的種子中,一般認為高濃度ABA是造成植物種子生理休眠的原因,其主要抑制核酸的正常代謝,干擾核糖核酸(RNA)的合成,使種子不能進行正常的代謝活動[8]。刺五加種子內含有大量的ABA,處理種子和對照種子在12周后,內源ABA含量開始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認為刺五加種子的休眠習性與內源ABA的含量仍有密切關系。細胞分裂素能夠打破休眠,其作用方式是以調控膜的滲透性水平和促進GA的釋放而實現(xiàn)的。本試驗研究分析認為,ZR/ABA的比值上升的同時內源GA含量也表現(xiàn)出明顯增加,這很可能就是ZR促進GA的釋放。
在引起種子休眠的原因中,種子內源激素的含量,特別是GA、ZR和ABA的相對含量很可能是主要原因[9]。本研究中,處理種子GA/ABA比值在前12周內表現(xiàn)出緩慢上升趨勢,12周后GA/ABA比值呈明顯上升趨勢;對照種子GA/ABA比值在后熟過程中始終表現(xiàn)出緩慢上升趨勢,二者變化幅度不一致,這很可能與施加外源GA有關,種子在完成形態(tài)后熟和生理后熟之后GA使種子內各種生理代謝增強,促使種子提前萌發(fā)。
刺五加種子后熟過程中GA和ZR呈上升趨勢,ABA呈下降趨勢,GA/ABA的比值 、ZR/ABA的比值呈上升趨勢。GA和ZR對解除種子休眠起促進作用,ABA對解除種子休眠起抑制作用。刺五加種子休眠和萌發(fā)不僅與植物內源激素的絕對含量有關,還與各類激素之間的平衡,特別是促進生長的激素與抑制生長的激素之間的比例及平衡有關。
[1]黑龍江省祖國醫(yī)藥研究所.中國刺五加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2]傅克冶.中國刺五加[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1-6.
[3]劉啟華,朱禮,李文蘭.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化學與藥理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1999,10(4):305-306.
[4]馬淑蘭.刺五加種子休眠機理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5]葛超,趙成昊,胡凱,等.刺五加種子休眠解除過程中過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變化[J].種子,2010,29(1):50-52.
[6]湯青林,宋明.蔬菜種子休眠原因及調控研究進展[J].種子科技,2002(3):155-156.
[7]王偉,朱平,程克棣.植物赤霉素生物合成和信號轉導的分子生物學[J].植物學通報,2002,19(2):137-149.
[8]鄭光華.種子生理研究[M].科學出版社,2004.
[9]李秉真,烏云,田瑞華.山楂種子休眠與后熟期間內源激素的變化[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8,34(4):254-256.